類似的插話在生活中時有發生,它不僅會使正常的交際蒙上陰影,有時還會有損插話者的形象。可見這種無端的插話對人、對己都是沒有好處的。
怎麼樣才能巧妙地對待這種無端的插話者呢?
1.婉言製止
對於幹擾說話者主題的插話,你不加製止,他就可能娓娓插來,沒完沒了,造成一種喧賓奪主的局麵。為了顧及插話者的麵子和情緒,你還不能斷然地明令製止,隻能用委婉的語氣來幹預,使對方覺察出自己所插的話不合時宜,自覺地刹住話頭,才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一位校長在學校中層幹部會議上傳達上級有關會議精神,當講到要加強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時,一位主任打斷校長的話,大講學生中的不文明現象,因他插話而不得不中途停止的校長隻好對他說:“你說的這些問題我們下次再議吧!”這樣處理既可以讓插話者主動地停止插說下去,又可以幫助插話者走出在人多場合下都注意他、責備他的尷尬處境。
2.態勢語暗示
麵對無端的插話,被迫中斷的說話者有時會感到若專門尋找一些話來製止,似乎又有失交際風度,怎樣才能做到兩全其美呢?選用態勢語來暗示,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某公司經理去省城批發站洽談有關業務,展開話題後不久,同行的供銷科長向批發站的人員打聽起他的一位多年未見麵的同學,出於禮貌,對方虛與應付,可他又窮問不止。經理為了製止這種無價值的插話,用一種帶有誇張性的態勢:把戴有手表的手抬起、伸直、又縮回到胸前,並抬高到與下顎平齊的位置看時間。看到這種動作的供銷科長馬上領會了經理的意思,很快刹住了插話,使談話又轉入正題。態勢語的種類比較多,比如借用籃球裁判暫停的動作、用眼神提醒、用厭煩的表情來暗示等,隻要用得恰如其分,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3.冷置處理
在一些不那麼嚴肅認真、顯得很寬鬆的場合,自由組合的談話者之間可以營造和諧且具有特色的談話氣氛。此時第三者的無端插話不僅不合適,而且還是不受歡迎的。一位省政府的覘關處長的處理方法可以給我們有益的啟示:周末,在朋友舉辦的宴會上,這位處長和一位中學時代的老朋友相會,特地坐到一起,暢談別後之情,眼前之狀。可就在這時,另一位客人插進來,像查戶口一樣對那位處長問長問短,搞得正談得投機的雙方都很不愉快。於是,那位處長從衣袋中抽出一張名片微笑著遞給插話者後,就把他丟到一邊了,繼續他們的談話。那位插話者自覺再插下去實在無趣,又去尋找新的談話對象去了。當然,在冷置處理時還須考慮被冷置對象的身份、性格和冷置處理的方式、方法等。否則,盲目而簡單的冷置,還可能出現一些適得其反的消極影響。
4.針鋒相對
對於有些無端的插話,特別是那些對原來所交談的話題會產生十分消極影響的插話,越回避、製止,給對方造成的疑慮和陰影就越明顯,隻有針鋒相對,明確地指出插話內容的片麵、不真實,方可以維持原談話內容的正確性。某市創建衛生文明城市辦公室的一行人到一家公司去檢查,座談會上,公司負責人向檢查人員彙報該單位在創建過程中齊心協力、齊抓共管所取得的一係列成就,這時公司另一位領導成員插話說:“公司三個月來隻罰過一次款。”彙報的公司負責人立即予以反駁:“那次罰款是一位職工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違犯交通規則被罰款的,是個人行為,不應記在公司的賬上。”經這麼針鋒相對的反駁,其實際效果反而比開頭的一般彙報更好:它顯示了該公司三個月來沒有過一次違反規定的事。可見,在特定的場麵和對象麵前,對那些不真實、容易引起誤解和歧義的插話,進行反駁,是非常有必要的。
5.事後調教
在有些場合,對有些插話者,在場者都知道他不該插話,且插的話又是錯的,但考慮到實際的交際效果,卻不宜當著大家的麵去采取一些相應的措施來現場處置,隻能留待背後去仔細調教。有一位班主任在班會上講話,要求同學講究衛生,並舉了些典型的不衛生現象。這時一位平時自尊心很強的同學馬上插一句話:“還有不少同學上廁所出來不洗手。”引起全班同學的哄堂大笑。為了考慮對該同學的教育效果,班主任采取了置之不理的方法,事後找這位插話者,向他講明在開會、公共場合隨便插話的弊端,同時還教導他今後在講話前要動腦筋想想再說,免得出笑話,那位學生後來改正了那種不好的插話習慣,收到了比較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