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中世紀政壇懸案全破譯 1(1 / 3)

第七章中世紀政壇懸案全破譯 1

謀殺威廉二世之謎

公元1100年8月的一個下午,時近黃昏,英土威廉二世騎著馬在新林獵鹿。由於這位國王臉色紅潤,一般人稱他“紅麵龐威廉”。當時新林劃為皇室狩獵禁苑,占英國南部一大片土地。同行的人有威廉的弟弟亨利和一些隨從。一行人分成幾個小組後,國王和他的親信顧問蒂雷爾並騎出獵。其後發生的事情直到現在還是一個謎,是惹人揣測的懸疑事件。一般人知道的事情大致如下:

一隻赤鹿從國王附近跑過,他立刻射了一箭,射中目標,但是赤鹿沒有死。有好一會威廉不動聲色地坐在馬鞍上,用手摭擋著夕陽的斜照光線,想看清楚那隻赤鹿怎樣走避。

就在這時候蒂雷爾射了一箭,沒有射到鹿,卻射中國王,國王向前麵倒下去,摔到地上的時候那支箭更深插在他的胸膛,國王當時便死了。蒂雷爾趕忙奔出樹林逃往法國,亨利則和其餘的人策馬飛奔,趕到附近收藏皇室財寶的曼徹斯特,他搶到財寶並確實予以掌握後,立刻趕回倫敦,在威廉死後三天就加冕登基為亨利一世。眾人離開獵鹿的樹林時,倒沒有人關心威廉二世仍然暴屍荒野。

上麵是整件事情的概略。但是有一點從來沒有獲得圓滿解答:威廉二世真的死於意外,還是他那野心勃勃的弟弟教唆主使,命人把兄長謀害了呢?或是如最近有人相信的怪異說法,指威廉二世甘心情願按照異教徒的可怕規矩,自尋短見的呢?

為什麼有人一本正經相信這個提及“邪教”的說法?答案可能是威廉二世在位期間(公元1087至1100年)公開嘲笑基督教、搶奪教堂財產,大概還崇拜異教的神。因而在他死後,不少人當然相信傳說中的凶兆,這凶兆是威廉到新林行獵前夕,做了一個噩夢,夢見自己倒臥血泊中,驚嚇得醒過來,驚醒時還在大聲狂叫。某個教士也說他夢見一個十字架把國王絆倒在地,國王躺在地上鼻子不住冒火焰和煙。此外,還有人說聽到國王叫蒂雷爾把他殺死,因為依據威廉信奉的“宗教”,他已經到了老而無用的地步,身為一個權力日漸衰落的國王,一定得在儀式中引頸就戮。

諸如此類的傳說很容易為人們所接受,因為很多人討厭這個暴虐而且顯然不信仰基督教的國王,要是他死於意外而毫不足惜。不過也許有人為掩飾事情真相而編造了這些故事,同時予以散播,到處流傳。今人卻有允分理由相信新林駕崩事件由威廉的弟弟策動,因為威廉橫死,亨利最為有利。

威廉一世有三個兒子,威廉二世排行第二。威廉一世在生時已給幾個兒子分家,把法國的諾曼底留給長子羅伯特;把英國給了次子威廉;亨利隻獲得一大筆財富,但是沒有土地。大哥與二哥經常發生爭執,甚至打起仗來,但是到了1096年,二人又言歸於好,羅伯特決定率十字軍東征,需要好大一筆軍費,於是以諾曼底為抵押品,向威廉借了他需要的錢。可是1100年夏季,羅伯特啟程返國,還新娶了一個非常有錢的女人。威廉打定主意,不讓哥哥還債贖回諾曼底,開始整軍經武預備奪取諾曼底。正在做這種準備的時候,出了新林獵鹿駕崩事件。

同時,假如亨利真的要篡奪英國王位,他一定已看清楚形勢,知道自己得趕快行動(威廉死後疾如閃電的行動顯示他事前早已做了一些準備工夫)。如果等羅伯特回到諾曼底,事情發展極可能出乎意料之外,妨礙他篡位的計劃。所以亨利先發製人,其後隻需應付一個哥哥而無須與兩位兄長爭雄。威廉駕崩而羅伯特又遠客他鄉,亨利就能篡奪他本來無權過問的王位。有一件重要的證據證明亨利要對獵鹿時發生的“意外事故”負責:他從來沒有試圖抓蒂雷爾回來治以弑君之罪,連沒收他的土地以做懲罰也沒有。

可是,以亨利的為人和本領是不是足以組織這樣一個謀朝篡位的大陰謀呢?毫無疑問,他很暴虐無道,往往還很殘忍(有時使用挖眼和閹割等酷刑處罰叛逆分子),他在位時,又故意實施恐怖統治以達鎮壓目的,可是有些史學家堅信他還不致壞到手足相殘的地步。這些史學家更追問,蒂雷爾跟主謀人串通,把朋友和恩公殺掉,對他自己有什麼好處呢?事實上蒂雷爾自慘禍發生後直至死亡時,都否認弑君。

這樣說來,當時是否可能有人在現場射了第三支箭?這第三支箭也許不是蒂雷爾射的,而是國王隨員中另外一個人所射,有些史學家的確這樣想。還有人堅持說這根本就不是謀殺,而是意外事故。在那個時代打獵是一種危險的運動,林木稠密,許多騎馬獵人不是撞在樹幹上摔碎腿骨,就是被樹枝絆住栽下馬來。獵人追趕獵物最易興奮忘形,那時所射的箭,每一支都足以釀成危險,事實上羅伯特有一個私生子就在他叔父死前幾年在同一樹林裏死於意外。

雖然如此,抱懷疑態度的人還是指出,就是那些認為亨利不致手足相殘的人也不得不承認亨利確非善類。亨利一世在位35年,其間從僅存的哥哥手上強奪了諾曼底,還把羅伯特囚禁在英國的監牢內,直到羅伯特80歲壽終之時。

拿破侖死因之謎

1821年5月4日晚上,大西洋上的英屬殖民地聖赫勒拿島上掀起了最猛烈的風暴,狂風拔起了大樹,刮走了小屋,震動了島上可震蕩的一切東西。第二天,當晨光照亮了朗伍德別墅中一間狹小的房間時,風暴平息了,在房內的床上,橫臥著一個渾身僵硬得如同一座雕像的人,他的眼角邊掛著一顆淚珠,醫生在他身上還可摸到一息尚存的脈搏。下午5點50分,一聲炮響劃破長空,太陽落山了,那個人終於停止了呼吸。哭泣著的仆人把一件軍人穿的大氅蓋在他的身上,陸續有人聞訊趕來,向死者低頭致哀。

4天以後,島上的人為死者舉行了葬禮。在禮炮的轟鳴聲中,棺木徐徐下葬在聖赫勒拿島上的托貝特山泉旁。墓碑上赫然刻著“拿破侖·波拿巴”幾個大字。長眠在這遠離大陸和世人的荒島上的居然是一度叱吒風雲、有功也有過的蓋世英雄——拿破侖?!

他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裏?又因為什麼原因死去?眼角的那滴眼淚是因為留戀人世的無奈還是其他別的什麼原因?種種問號引起了後人無限的猜測。

正值51歲盛年的拿破侖在聖赫勒拿島去世後,

其死因成了人們爭執未果的謎題。

拿破侖·波拿巴1769年出生於法國外省科西嘉島上一個破落的貴族家庭。他15歲時進入巴黎陸軍學校學習,16歲就擔任了炮兵少尉。18世紀下半葉,法國大革命爆發,激蕩的歲月,致使英雄輩出,拿破侖也在這個時期脫穎而出。1793年春天,仇視法國革命的歐洲封建君主國借口法王路易十六被處死,組織了第一次反法聯盟軍,武裝進攻法國。法軍的失利,貴族的叛亂及吉倫特派的倒行逆施,引起了法國人民的強烈不滿。6月2日早晨,8萬名武裝的巴黎平民再次向杜伊勒裏宮進發,吉倫特派的統治垮台了,代表中、小資產階級的雅各賓派建立了革命專政。

7月,盤踞在土倫和南方其他幾個城市的王黨分子為了推翻雅各賓派專政,恢複波旁王朝,居然引狼入室,允許反法聯軍英國和西班牙艦隊駛入土倫港,並把擁有30餘艘艦隻的法國地中海艦隊,拱手交給了英國人和西班牙人。此後,其他外國軍隊也都相繼踏進這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港口。這一情況猶如晴天霹靂震驚了整個法國。為了捍衛新生的革命政權,打退國內外反革命勢力的猖狂進攻,革命政府頒發了全國總動員法令,動員人民起來掃除叛亂、抵禦侵略。拿破侖在這次戰鬥中率領一支炮兵打敗了波旁王朝軍隊和英國侵略者,為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政府立下汗馬功勞。時年24歲的拿破侖也因此受到重用,被破格提拔為將軍。從此後,正式開始了他輝煌的軍事政治生涯。

1804年,拿破侖登上帝位,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這是一個資產階級的中央集權國家,拿破侖不僅堅決地鎮壓封建複辟勢力,還頒布了著名的《法國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鞏固法國大革命的成果。為發展國內資本主義的經濟、文化和教育事業,他采取了一係列有效的措施,並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積極影響,他的這些思想,甚至傳播到了歐洲許多封閉落後的封建國家中。

然而,拿破侖的權利欲望和野心也隨著他個人事業的快速推進而不斷地膨脹著,最終導致法蘭西帝國卷入爭霸和掠奪的戰爭。在以後的歲月裏,他曾兩次退位,最終被英國人囚禁在大西洋上的聖赫勒拿島上,並死在那裏。也正因為他是死在聖赫勒拿島上,才使他的死因出現了種種猜測與懷疑。

拿破侖死後,遵照死者生前的遺囑,他的私人醫生安托馬先生親自為他解剖了屍體。在整個解剖過程中,共有6名醫生和十幾個來自英國、法國的官員在場。雖然在醫生們最終提交的四份解剖報告上的陳述並不完全一致,但有一點是相同的:拿破侖“胃部靠幽門的地方有潰瘍”。因此對於拿破侖死因的最終診斷是:死於胃癌。

為了進一步證實這一診斷,有關人員還對拿破侖的家族病史進行了查找、驗證。證明顯示,拿破侖的家族有癌症病史:他的父親夏爾·拿破侖就是被癌症奪去的生命。而拿破侖在生前也曾認為自己很有可能會患癌症,並且對自己的身體不時地取笑說:“癌症是內部出現的滑鐵盧。”可是,當時許多的人們並不相信英國公布的這一屍檢報告,尤其是法國人。他們固執地認為拿破侖不會是死於胃癌,一定是其他的原因。許多年以後,人們發現英國人確實在當時做過手腳,在當時,有一個醫生發現拿破侖的肝髒異常腫大,認為他也許是死於肝病。因為當時島上的氣候很不好,肝病非常流行。而英國人擔心如果將此病因公布於眾,會導致人們指責英國對拿破侖“蓄意迫害”,因此在驗屍報告中隱瞞了這一事實。不過,胃病也好,肝病也好,終究是因病死亡,也就相當於自然死亡。

1840年10月,法國人將拿破侖的遺體從聖赫勒拿島運回巴黎,安葬在塞納河邊的榮譽軍人院。據說,當拿破侖的棺材被打開時,人們都驚呆了:拿破侖的遺體在土中掩埋了20年卻完好無損,依然栩栩如生。1982年初,瑞典醫生、毒物學家斯坦·福舒夫伍德的《誰是殺害拿破侖的凶手》一書出版,引起轟動。在書中,他將拿破侖的這種異常現象解釋為“慢性砒霜中毒”。

終於可以證明拿破侖是死於非命了!法國人和其他對拿破侖死因持懷疑態度的人也終於證明自己的猜測是正確的。出於對這位蓋世英雄的崇拜與熱愛,人們對他的死因耿耿於懷。基於自己研究結果得出的結論,斯坦·福舒夫伍德對當時拿破侖身邊的隨從人員進行研究,發現一個叫蒙托隆的最為可疑。蒙托隆曾在拿破侖手下當差,後投靠波旁王朝,滑鐵盧戰役後,他又回到拿破侖的身邊。斯坦·福舒夫伍德確信蒙托隆之所以又回到拿破侖身邊,是受波旁王朝國王路易十八之弟阿圖瓦伯爵的指示,潛伏在拿破侖身邊伺機迫害。蒙托隆不斷地在拿破侖飲用的葡萄酒中投放小劑量的砒霜,使其慢性中毒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