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著清香的綠茶,此時天色已黑了。又走到窗前,望著點點燈光,還聽得到流水的節奏。殘月下,依然是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畫麵。我找出了一本手稿,這是唯一與
過去有關聯的東西,許多遺忘的仍塵封在裏麵。有許多首感人至深的詩歌,對著窗外的徐徐清風吟誦著。何時眼中已有了閃爍的淚光?隻因為那書中筆筆瀟灑的字跡突然中斷了。他寫道“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下一句是什麼?下一句是什麼?怎能如此突然結束了呢?時間和距離沒有給我答案。 我隻念道:“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 月已無蹤,我蜷縮在角落裏,嚶嚶泣著,耳邊卻仍幽蕩著“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
假期
踏到班級的第一感覺是:終於回到現實了。 我保證,此刻在班上做作業的人80%在寫周記。 我想現在最有意義的事莫過於好好歸納總結一下這五天黃金假日裏的所作所為,我試著從心理學的角度進行分析。 我興奮地要去拜謝天地,學校竟賜予我們五天的假期,我撥通了所有外校同學的電話,將這個令人垂涎的消息炫耀給他們。 我坐在書桌前,從包裏拿出一本本練習本,一股正氣油然而生。身為畢業班的學生,當然要舍生取義,我決定頭綁紅紗布,與書本奮殺到底,我覺得我好偉大。 有人說人像一根彈簧,我同意。過分的緊張會使彈簧變形而失去彈性的,所以,我認為我現在需要好好放鬆一下。不久,各頻道在眼前閃來閃去,節目都不錯。於是我一邊大口嚼蘋果,一邊目不斜視地收取信息,現在是信息時代,決不能落伍。勞逸結合,更何況“逸”中有益,何樂而不為之。 沒有好節目時我趴在地板上聽音樂,音樂聽膩時我倒在床上看電視,電視沒有關掉,音樂也繼續吵鬧,直到腦袋裏隻剩下一團漿糊。睜開眼我必須先確定我是在床上還是地上,是該吃早飯了還是剛睡完午覺,沒關係,還有兩天的時間。磨刀不誤砍柴工,休息過後,才能拚搏。如果不刷牙我媽不會打我,我會這麼做的。我索性免掉了其他的節目,什麼看電視,聽音樂,打電話等都不要了,這樣就有足夠的時間給我睡覺了。感覺實在太好了,我像一條魚在大海裏自由地遊來遊去,遊著遊著就睡著了,於是,我遊完了第四天。 我要開始打包回學校了。我將書一本一本地放回包裏,認真細致地將每一本書都考慮過去,發現除去不必馬上交的,以後可以補做的,自己原本額外要做的,隻剩下一份作業了,那就是最令人心寒的日記,這一發現還是讓我稍感安慰。 終於到校,但學校卻安靜的陌生。我非常高興見到了同學們,當我問他們作業情況時他們的回答是“周記沒寫”,這個早已在我意料中的回答,聽起來還是讓人興奮的。 當然最讓人激動的是,十秒後我就要完成最後一份作業。我的假期慎重地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突然想起你
晚上,放下了手中的筆和室友閑聊,不停地換著話題,最後竟說到了母親。 她紅著眼鼻跟我後悔著,說她在家中總是對母親發脾氣,而她的母親每一次都順著她,原本想讓母親狠狠地罵她或打她一頓,但最後總是她在後悔,於是每每她總會哭。 她越說越激動,我本想安慰一下,卻無能為力。因為以往我很少同其他人談及這一方麵的事,對於觸及“母親”這一範疇的內容我自覺膚淺,但她的言辭和舉動卻是令我吃驚。通常在家中我也總是對母親發火的,把學校中不如意的事統統帶回去發泄,想來,我總是覺得理所當然。 她說家長會沒讓父母來,覺得很對不起他們,她這次考試成績不是很好,不想被父母知道。我說我也沒讓我媽來。其實家長會的前一周我就已通知了母親,並讓她給我帶幾件毛衣和幾本書。但在家長會的前一天,我又打電話對她說可以不用來了。她在電話那頭怔了一會兒,然後說毛衣和書怎麼辦。我說下周我回家拿。她隻“唔”了一下,又接著絮絮叨叨的說什麼在家中閑著沒事做啦,什麼車費又不貴啦等等,但最後她還是說那就不去了。現在想來,母親當時一定是很失望的。我怎就沒聽出她很想參加的口氣呢。其實我的成績也不差,隻是怕太麻煩了母親,現在看來是我想錯了。 室友突然從床上起來去翻她的錢包,一麵問我說,買一整合化妝品要多少錢。我說不會是買給你媽的吧。她說當然是,她過年的時候要帶一整套的眼影、口紅、眉筆什麼的回家給她的母親。我笑她的想法如此天真,這種衝動我隻是在小學時第一次知道母親節才有的。但看到她認真的神態,我不笑了。我建議她不用買化妝品,買了母親也隻是心疼,不如去買一大瓶優質的護手霜、洗手液。她激動不已,一直說我的建議好。我開心地笑了。 在臥室看了一會兒書,我突然起來穿衣梳洗,然後衝下樓去,到IC亭裏撥了自己家的電話號碼。母親接了電話,擔心地問我出了什麼事。我連忙說沒什麼事,隻是要說一下,我下周回家。 打完電話,回到寢室的途中,我不由地想了很多。不知不覺中,竟然離母親已經這麼遠了。從小學離開家門,初中離開村莊,到高中要坐幾小時的車才到家,或許明年我會走的更遠,但我卻總以為一回頭便可以看到母親跟隨的腳步。但我竟不知母親的步伐越來越累,越來越遠了。
人生二題
一、無須崇拜 不要過分崇拜別人。把時間、精力、目光放到別人身上,其實這是一種浪費,因為別人的終不屬於你!日日夜夜地思想別人,崇拜別人,模仿別人,會留下什麼?東施效顰便是一例。
金無赤足,人無完人,更何況你崇拜的對象不是太陽,你無須圍著人家轉。說起來,
崇拜並不是信仰,也不是目標,是一片白茫茫的東西。你有激情去崇拜別人,不如把激情移到自己身上,幹些實事。你會去崇拜,首先就因為你有自卑心理,沒有拿出自己的能耐,帶給你的隻能是消極的心態。追求的不是實事而是一個人,這與偉大的世界怎能相提並論呢? 盲目地崇拜別人,是不是有些媚態之嫌?你越崇拜,而那對象就可能越得意。報上不是經常報道某些明星如何耍大牌,而且還覺得這是應該的!想想看,一個連自身都不完善的人,還值得崇拜嗎?這樣的崇拜,我們能得到什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舞台,隻有相信自己,你才會開墾出一片土地,得到收獲。 相信自己,我能行! 二、新年祝詞 我們南方,濕熱多雨,每當雨季來臨,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我並不喜歡下雨。一場多年不遇的幹旱,使家鄉吃盡了苦頭,我不禁想到了我們的大西北,還有中東地區,廣大的非洲,那兒的人民是如何解決缺水之苦?世界上有多少次的戰爭因“水”而起! 我願2004年的鍾聲是在一片雨聲中敲響,雨後,一個嶄新的世界。 這場大雨洗去人們身上的汙垢,洗去有錢難買“水”的煩惱,讓幹涸的水庫吃飽喝足重新歌唱,還要洗淨宇宙間的山川萬物——伊拉克人民重建家園,走出陰影,開始新的一年。看,雨後的天空有隻雪白的鴿子,銜著嫩綠的橄欖枝翱翔在一千零一夜的故鄉。大地上處處光明,天空無一絲雲影,伊朗大地震災區沒有一個流浪的兒童,沒有人們頹廢的身影;大地沒有一片廢墟,沒有人們垂淚的冷清。 我還願新年的鍾聲在一片歡歌中敲響,而不是在恐怖陰影中;世界各地普天同慶,而不是戰戰兢兢迎接新年;慶祝活動是五光十色,煙火繽紛,而不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大批的巡邏警察。 各國衛生部不再發布SARS、瘋牛病、禽流感等疾病的疫情,人們不用生活在提心吊膽、處處防備中。地球村和平寧靜,大路交錯,鮮花簇擁,看不見道德淪喪的社會殘渣和心靈汙穢的孩子。人與人之間丟掉了麵具,彼此真誠地相處,洋溢在臉上的是掩不住的笑意。一眼望去,人們團結互助,在新年中就開始儲備“快樂”資金。
讓生命之火燃燒起來
茫茫荒野,一望無際。當猿人走出森林,踏上征程時,他的心中是否茫然無措?前路漫漫,且不說有猛虎磨牙吮血,且不說有巨蛇貪婪的眼神,單是那寒風冰雨足以讓他痛苦不堪。然而,一道閃電,劃破長空,帶來了生的希望。對,就是它,火! 火就是希望。人類有了火,便擁有了生存與發展的基本力量。用火驅趕猛獸,用火抵禦嚴寒,人類得以生存;用火開辟土地,營建家園,用火煮熟食物,告別難以下咽的生肉,人類有了火得以發展壯大。不然,怎會有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中高喊:“人,宇宙之靈長,萬物之精華!”怎會有如此文明繁榮的地球?火,是人類的希望。
希望就是火。人生有了希望,便如同有了火的溫暖,火的活力,火的氣息。沒有希望的人生就如一潭沒有活力的冰水,冷冷冰冰,沒有朝氣,終日消沉,因為它沒有火的存在。 是什麼讓司馬遷忍辱負重,曆盡千辛萬苦,走遍千山萬水,尋訪古跡,搜集資料,還要忍受世俗的冷嘲熱諷,終成“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是希望,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希望。 是什麼讓一個礦井工人深埋地下卻竭盡全力,求得生存?是希望,是求生的希望,如同一把火,將生命的潛力發揮出來,將人的本能挖掘出來,曆經數十天折磨,依然意誌堅定,不放棄,不退縮。 是什麼讓鍾南山麵對“非典”肆虐的攻擊依然沉著?是什麼讓白衣天使們勇往直前,直麵“非典”?是希望,是堅信必勝的希望,才會在激流中,在荊棘叢中不斷前行。 希望的魅力在於即使遭遇逆境,也能激起你內在的潛能。 希望的偉大在於即使身遭不幸,也能鼓起你前進的風帆。 希望的力量在於即使失敗挫折當前,也能激勵你不斷向前。 希望就像烈火,點燃你的生命,讓生命在燃燒中得以體現,在發光發熱中展現真正的價值。 那麼,請點起你的生命之火,讓燃燒的火光照出真正的自我,照亮你前行的道路,讓生命在創造真善美中得到永恒!
《斷章》等三篇
斷 章 誰在肆意雕刻我的時光 承受那洶湧的洪荒 坐在黑暗裏 等候一場恍惚月光 在北方以北 你的憂傷 遺落在 我的霓裳 沉默的 幾枝斷章 行走季節 在夢開始凋零翻飛如蝶的季節 我聽到蒼涼的古樂 穿越斑駁陸離的碎裂時光 而我 飛天以仰望 像一株樹的憂傷 那些花兒 開在生命裏 是一場沉默的喧囂 於是 風來了
我無處可躲 青春祭 ——為我死在那場不朽的風裏的華年而作 我曾踏夢而歸 唱我的驪歌 你如期而至 衣我華裳 那道斑駁樹影 是隱忍的哀傷 你的飛揚 落木蕭蕭 誰在刻意粉飾時光 繁華之上 如何湮沒蒼涼 無窮無盡的風 是我無窮無盡的傷 輾轉不安 孤身流浪 像北上的獵人 義無返顧 有誰 知道風的歸宿 人群如風 是傷痕的囚禁 商時目光 唐時的夢 浮沉般的飄泊 一夢千年 恍如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