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不懂老李的話,就問:“什麼叫琺琅瓷器?”
老李說:“琺琅畫在清朝指的是西洋畫,東方的中國是國畫,重在寫意;西方是西洋畫,重在寫實。1715年,意大利有個畫家名叫郎世寧,當時以傳教士的身份來到中國,受到康熙帝召見。他為康熙帝畫像,深受讚賞,後來就留在宮中長達五十年,成為康熙、雍正、乾隆三個皇帝的禦用畫師。西洋畫的內容重在人物、風景,而郎世寧用西洋畫的筆法畫中國畫中的慣常題材花鳥、山水、走獸,開創出了一種新的畫派。”
我說:“這個郎世寧是個聰明人。用中國畫和西洋畫生出了二轉子。”
老李問:“什麼是二轉子?”
我說:“我們老家把回族人、維吾爾族人和漢族人生出的小孩都叫二轉子,二轉子都長得漂亮,還很聰明。”二轉子在今天的叫法是混血兒。
老李說:“郎世寧的畫確實是二轉子。”
順娃他們聽見這樣說,都一齊笑了。
老李接著說:“當時,康熙帝看到郎世寧的這種二轉子畫很漂亮,就在宮中成立了琺琅作,讓郎世寧教這些中國畫師作畫。後來,康熙帝就有了一個想法,給他使用的瓷器上,也能印上這些琺琅畫。琺琅作的畫師們就和宮廷造辦處的瓷器師溝通,在做好了瓷胎後,把琺琅畫畫上去,然後燒製,這就是琺琅瓷器的來曆。”
我說:“皇帝真會折騰人,連用個盤子都要畫上西洋畫。”
老李說:“這就是皇帝啊。天下都是他的,讓琺琅畫師給他畫幾幅畫算個什麼!琺琅瓷器屬於宮廷的工藝珍品,專供皇帝和妃子們使用。琺琅畫師每畫好一幅畫,先要經過皇帝欽定,皇帝說這幅畫可以畫在瓷胎上,才能畫;皇帝否定了,就不能畫。所以,琺琅瓷器世間隻有這一個,絕無重複的。而且,瓷胎還是從江西景德鎮專窯燒製,專車運送,你想想這需要多少成本?琺琅畫畫在了瓷胎上後,在宮廷造辦處燒製,出窯後運至皇宮。你想想,這一個琺琅瓷器該值多少錢?”
冰溜子說:“那可老貴老貴了。”
老李說:“所以,我見到那張琺琅瓷器盤子,說啥也要買下。”
在老李大談琺琅瓷器的時候,順娃一直在聽著。老李說完後,順娃說:“琺琅瓷器是宮廷的,那為什麼我們這裏會有?我們這裏又不是京城。”
老李說:“到了乾隆年間,宮廷的琺琅瓷器漸漸增多,乾隆和以後的皇帝,就把部分琺琅瓷器賞賜給有功之臣,所以,琺琅瓷器就有了一部分進入了富貴之家,再然後,英法聯軍入侵,圓明園被焚燒,八國聯軍入侵,老佛爺落難西逃,清帝退位,清宮門戶大開,誰都能夠走進去拿東西,琺琅瓷器就這樣流落了民間。所以,在民間能夠找到當年宮廷專用的琺琅瓷器了。”
順娃說:“你說的這些都對,但我就是覺得這個人是騙子。”
老李說:“你怎麼知道他是騙子?”
順娃說:“我們這裏很多騙子專騙外地人,使用的借口都是‘偷老爺家中’的。”
我偷偷地笑了,我第一次騙那對省城來的夫妻時,也是這樣的說辭。
老李像站在講台上一樣,揮舞著手臂說:“說不定他真是偷老爺家中的。這麼好的機會,怎麼能失去呢?”
順娃說:“如果您執意來買,你就說十個銀元,再多沒有,看他怎麼說。”
老李夫妻和我又來到了那條巷子盡頭,順娃和冰溜子躲在一邊。那個男子看到老李去而複返,眼睛裏有一星火花在閃爍,他快步走到了老李麵前,說:“快點快點,我出來時間夠長了,老爺會懷疑的。”
老李說:“十個銀元。”
那名男子不高興了:“啥?十個銀元?你這是糟蹋我哩。”
老李說:“十個銀元,再多沒有。”
那名男子左右望望,說:“算了,給你,我要急著回去。”
老李用十個銀元買了一個宮廷製作的琺琅瓷器,高興得不得了,認為自己撿了天大的便宜。他拿著那張盤子翻來覆去地看,向我們講解著琺琅畫的精妙之處。他興致盎然,眉飛色舞,我們一句話也插不上。
路過一家客棧,老田突然發現什麼異樣,她喊道:“這邊看,這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