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座的書,在長期遭受冷落之後往往還能意外地折價賣給一些傻乎乎的顧客,比如,我就是在租書店買的大老師的《大話明星》,五塊錢;一套《丁丁曆險記》,30塊錢;龍應台的一本什麼什麼散文集,8塊錢,等等等等,全是舊的。 要是沒有象我這樣傻乎乎的顧客,還可以賣給其他企圖開租書店的人,美其名曰“友情讚助虧本不皺眉頭”。 假如決定要以開租書店為生的話,就一定要研究研究大家喜歡看什麼樣的書。打個非常不文雅的比方,好比開妓院,姑娘們一定要二八年華個頂個如花似玉的,再搭配幾個不那麼稱頭的丫鬟老媽子來襯托才行,假如都象奶媽魚骨頭一般,不嚇跑半條街的人才怪。其實和十幾年前差不多,金庸瓊瑤在租書行還是占有一定市場地,不但如此,連別有居心給自己起名為“全庸”“涼搖”的人寫的書都有人一不留神花錢租了看。雖然這樣會被文化人看不起,但是,一群天天上班枯坐著候電話不許聊天織毛衣的人,隻想著殺時間好快些下班,才不在意自己的嗉子被文化人打了多少分呢。 然而,一個有著十幾年租書曆史的人,往往看遍了金庸,全庸,瓊瑤,涼搖,衛斯理,亦舒,梁鳳儀,古龍,梁羽生,海岩,池莉,橫溝正史,希區考克,看過就忘,且忘了決不再看,但是胃口卻越來越大,租書店在賺夠他們的錢後,隻有萬分不舍地目送他們絕情的背影漸行漸遠,最終消失在北大清華的門前--LOOK,租書,也是一個必要的修煉過程啊! 不好意思,上麵一段是作為一個未來的租書店老板必須要常掛在嘴邊的廣告用語。你也許會問,租書,劃算嗎?毫無疑問,當然劃算!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小時候在路邊攤花兩分錢租小人書看的事,當時,兩分錢基本上是小人書價格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而且小人書還不許帶回家看,必須要在攤子邊立刻看完。現在不同了,在仁慈的租書店老板讀樂樂的統治下,您每月隻需花10塊錢,就可以看20本書,租金相當於書本價格的十幾到二十分之一,而且時限長達一個月之久,怎麼看怎麼劃算。 也許你還會說,還不如去圖書館借呢!這就是天佑有福之人了,因為我們鎮上唯一的圖書館,早在幾年前,就被縣長下令拆他娘的啦! 所以我相信,想擁有遠大的前途,就要做租書店老板,假如做不成租書店老板,就爭取做租書店老板娘。所謂生當為人傑,死亦為鬼雄,從今天開始,我就不是一個普通的人了,我就是一個有理想的新世紀青年了! 我真高興。
誘惑,是天使還是魔鬼?
誘惑,是什麼?
曾經有個記者,采訪過一名事業有成、頗有名望的成功人士。這位成功人士說,他能有今天的成就,應歸功於母親和兒時的一個蘋果。他說,當時母親從集市上買來一些蘋果,他和弟弟都想要。母親告訴他們,必須先把園子裏的雜草拔幹淨,才能得到蘋果。麵對蘋果的巨大誘惑,他和弟弟花費了一個下午的努力,終於得到了想要的蘋果。此後,無論做什麼事,
他都持這樣一種態度,既必須經過艱苦的努力,才能得到應有的收獲,誘惑,像天使一樣,使得他在事業上一直乘風破浪.. 誘惑,不僅是天使,有時它還是魔鬼。 據報道,曾在美國風靡一時的“油炸圈餅王”現已淪為乞丐。這聽起來似乎讓人匪夷所思,但卻是真實發生的事。靠自己的絕活——油炸圈餅成為百萬富翁以後,他卻受到賭博的不良誘惑,他賭掉了百萬家產,賭掉了幾十家連鎖店,賭的妻離子散,最終成為一名沿街乞討的乞丐,寄居在別人四麵漏風的走廊裏,淒慘無比.. 誘惑,是一柄雙刃劍,好好把握,它就是助你成功的天使,放任自流,它就是使你一敗塗地的魔鬼。讓我們好好把握誘惑這柄雙刃劍,抵禦不良誘惑,最終走向成功。 誘惑,是什麼? 曾經有個記者,采訪過一名事業有成、頗有名望的成功人士。這位成功人士說,他能有今天的成就,應歸功於母親和兒時的一個蘋果。他說,當時母親從集市上買來一些蘋果,他和弟弟都想要。母親告訴他們,必須先把園子裏的雜草拔幹淨,才能得到蘋果。麵對蘋果的巨大誘惑,他和弟弟花費了一個下午的努力,終於得到了想要的蘋果。此後,無論做什麼事,他都持這樣一種態度,既必須經過艱苦的努力,才能得到應有的收獲,誘惑,像天使一樣,使得他在事業上一直乘風破浪.. 誘惑,不僅是天使,有時它還是魔鬼。 據報道,曾在美國風靡一時的“油炸圈餅王”現已淪為乞丐。這聽起來似乎讓人匪夷所思,但卻是真實發生的事。靠自己的絕活——油炸圈餅成為百萬富翁以後,他卻受到賭博的不良誘惑,他賭掉了百萬家產,賭掉了幾十家連鎖店,賭的妻離子散,最終成為一名沿街乞討的乞丐,寄居在別人四麵漏風的走廊裏,淒慘無比.. 誘惑,是一柄雙刃劍,好好把握,它就是助你成功的天使,放任自流,它就是使你一敗塗地的魔鬼。讓我們好好把握誘惑這柄雙刃劍,抵禦不良誘惑,最終走向成功。
選擇理想
生是一條多岔的道路,太多太多的方向,太多太多的追求,於是便有墜落深淵的悔恨、迷失道路的悲愁;人生是寬闊的大海,太多太多的航向,太多太多的選擇,於是便有驚濤駭浪的危險、擱淺沙灘的煩憂。 麵對多重的選擇,麵對莫測的人生,有人躑躅不前,有人痛苦萬分,卻有更多的人仰天長笑,義無返顧,“留得青氣滿人間。” 汨羅江畔,走出了屈原:“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然後化作曆史長河中一朵不朽的浪花。 晚花溪旁,屹立著杜甫:“窮年憂黎民,歎息腸內熱。” 從歌舞融融的梨圓裏,李白飄然而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麵對凶狠的反動派,魯迅奮筆疾書:“橫眉冷對千夫指,附首甘為孺子牛。”
人生的抉擇重於泰山,而他們卻選得從容,選得坦然。因為在他們的心中,有對國家,對人民,對正義,對真理的不屈的信念,堅定的理想。道路便在他們麵前,一覽無餘地展開。 懷著對信義的向往,孟子選擇了“舍生取義”;懷著對真理的追求,布魯若選擇了“烈火中永生”;懷著對事業的執著,居裏夫人選擇了把美麗和生命奉獻給不朽的科學;懷著對愛情的憧憬,林黛玉選擇了“冷月葬花魂”的清高。。。。。。 汪國真在《熱愛生命》中寫到:“如果你選擇了遠方,那麼便隻顧風雨兼程,如果你選擇了地平線,那麼留給世界的便隻有背影。”因為要實現報國的理想,革命者堅定地選擇了“視死如歸”,為要保持自身的高潔和不屈,許多文人墨客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寂寞。曆史微笑著證明:這由理想做出的選擇崇高而又不朽。 理想是風,牽引著生命的小船到達成功的彼岸;理想是雨,滋潤著人生的大樹結出累累碩果;理想是路標,指引著我們再前進的道路上做出無愧我心的選擇。 如果你選擇了高山,那麼便無愧地做其中一塊堅硬的岩石;如果你選擇了海洋,那麼便無愧地作其中一片潔白的浪花;如果你選擇了藍天,那麼便無愧地做一朵飄逸的白雲;如果你選擇了森林,那麼便無愧地做其中一片鮮嫩的綠葉。選擇理想,開拓屬於自己的藍天,就會織出大放異彩的流霞一片。
讀《水滸傳》有感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裏揮之不去的隻有兩個字:忠和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衝的妻子在林衝被逼上梁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淩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隻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隻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隻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舍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隻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
不必說宋江和小旋風柴進的仗義疏財,不必說武鬆漂亮的醉拳,吳用的足智多謀。說天
真爛漫的李逵,他頗有些野,一身魯莽莊稼漢和無業遊名的習氣,動不動就發火,遇事不問青紅皂白,總是一說二罵三打。結果不是吃虧就是後悔,但是卻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種英雄氣概,有一種願意為兄弟兩肋插刀的仗義,他這一點讓我尤其感動。 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與他人發生衝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家夥們聞風喪膽。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著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續,是中國曆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 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聖”。當前,我們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聖”,用自己的雙手去維護這一份“神聖”。
那一刻
輕風拂麵 吹動你的柔發 你微笑著 如燦爛的花 那一刻 我們的眼神相遇了 就是那瞬間 讓我從此 心中有了思念 也許瞬間能抵過永恒 讓我的記憶裏不再暗淡
該為集體做什麼?
你是否曾經想過,身為集體的一員,我該為集體做些什麼?
中共中央<公民首選建設實施綱要>中指出:“敬業奉獻”。這是我們社會的基本道德規範,也是中少年首先發展的基本目標。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在<為人民服務>這篇光輝著作中也寫道:“我們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
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在我們麵前,不是有一個個敬業奉獻、為人民服務的好榜樣嗎?為人民利益而牲犧的張思德,人民的好戰士雷鋒,群眾的貼心人焦裕祿,黨史的好幹部孔每秒森,少年英雄賴寧,他們是多麼值得我們學習啊!你有注意過你身邊 兢兢業業的老師嗎?有人說,老師就像是一位擺渡者,把一批又一批的學生送到彼岸。學生已經走得很遠了,他們還是回到自己的崗位,默默地奉獻著。是啊,老師永遠有改不完的作業備不完的課,紛紛揚揚的粉筆灰染白了老師烏黑的秀發。然而,你有聽過他們的一聲抱怨嗎?他們無私的奉獻,換來的是滿園的桃李。我覺得,我們的社會不正也需要一點這種敬業奉獻的精神嗎? 有的同學說:“我們還小,談不上什麼敬業奉獻。”顯而,這是錯的。俗話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奉獻也是一樣。你撿起了地上的一塊小紙片,教室就會變得更加幹淨你扶起了一個跌倒的小同學,友愛就會在你我之間傳播你教會了夥伴一個字,一道題,燦爛的笑容就會在你麵前展現。雖然這都是一些看追認並不起眼的小事,一點而都不轟轟烈烈或者慷慨悲壯,但是,你的確奉獻出你的一分力,為社會的百花園增添了一份光彩。 其實,敬業奉獻,隻是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如果你全心全意做起,那麼,即使是一件再小的事,也會豎起一座不倒的豐碑。從今天起,讓我們一起做個熱愛集體的人吧!
每日心情
哇,明天就要上學啦。雖然放了7天假,但感覺好像是昨天才開始放假的。可能是在這個假期裏玩得太開心了吧! 在這個假期裏,我去了汕頭的龍泉岩,參觀了龍泉禪;還參觀了博古軒,了解到了潮汕風水布局文化。另外,我還去了潮州,遊覽了濱江文化長廊,觀賞了世界第一座啟閉式古橋──宋代湘子橋、粵東第一樓──廣濟門城樓、古城牆,還遊覽了韓愈祭鱷之處──祭鱷亭,探訪了明清時期所建的甲第古民居群......從中,領略了古渡口迷人的風光、了解到了潮汕民居的布局;還知道了潮汕人對茶道的了解很深。 雖然旅行社的旅遊團都滿了,我們該換成“自由行”,但這並沒有影響到我們的心情。 因為我喜歡旅遊,我從旅遊的途中可以了解到不同地方人們的語言、衣著和風俗習慣。俗話說“讀萬裏書不如行萬裏路”,可能就是這個道理。我覺得從電視上看到的、從別人口中聽到的,怎麼也比不上自己親身去感受的。 這個假期還有不到二十四小時就要結束了,真的有點不舍得。因為一上學,就會有一大堆的作業盯著你啦。唉,我們這些學生就是這麼苦的了!但就算再多放幾天假,也會有著個假期結束的一天嘛!唉,現在離我們上大學的時間還有那麼的長,什麼時候才能本科畢業呀! 雖說苦,但回想放假的時候玩得那麼爽,受點苦也值得的吧!
美麗珠海&美麗生活
天還未亮,微風吹過海麵上泛起湛藍的漣漪,靜靜的,好象沉睡了一樣,隻聞到那新鮮而略帶腥味的氣息. 忽然,遠處海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道刺眼的光芒,大海像醒了一樣,充滿了生氣和活力,被點綴得波光粼粼.使我不由得想起曹操的詩句”日月之行..”太陽越升越高,光芒四射,照耀著漁女石像那顆高舉的明珠,多麼光彩奪目.啊!又是珠海——浪漫之城的新一天. “一年之計在於晨”.漸漸的,人們一個個都出來了,抖擻抖擻精神,舒活舒活筋骨.馬路上,車水馬龍,汽車聲,喧嘩聲,吆喝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是的,人們好好利用了早晨的時間,重新投入勞動和學習去了.在假日的中午時分,大家都會選擇來到海濱公園這裏,享受溫暖的陽光,徐徐的清風,湖中的碧波,綠油油的草地,確是一種假日的寫意和情趣. 尤其在春天,整個公園像是一塊綠地毯似的,綠得可愛,綠得誘人,飄來了陣陣泥土的清新,.孩子們愛極了這裏,在滾呀,跑呀,玩呀,好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不知不覺中,夕陽西下金燦燦的餘輝,在海麵上.匆匆地離開了.夜幕降臨.華燈上,猶如也空上綴滿了星星,一閃一閃地,瞧,這情侶路的燈飾最為迷人.形形式式的燈飾沿著蜿蜒的海灣一直延伸到那遠遠的一處,望不到邊際.記得春節的晚上,一幕幕精彩的煙花就在此上空放演,那隻得瞬間的絢麗照亮了整天夜空,那最後殘留的煙花消失在陰森的海麵上,這些美麗的片段至今我還記憶猶新.. 明月高懸在夜空上,路燈下的街道寂靜極了,海浪輕輕地拍著岸邊,好象細訴著他的寂寞.這座美麗的城市又再甜甜地睡著了.
小議漫畫《父與子》
今天在班上,我看了一則十分耐人尋味的漫畫《父與子》。她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反思與啟發。 這則四格漫畫畫得是一對父子——父親穿這一套西裝,打著領帶,說:“我的寶貝兒子,今天還有我幫你寫作業嗎?”兒子卻十分無奈的說道:“不敢讓你做了,”他看見老爸十分驚訝,繼續說,“昨天你把一頓飯寫成了一噸飯,還得老師罵我大飯桶!”他老爸聽完便當場暈倒,“四腳朝天”了。 在許多家庭當中都會出現類似的情況,最後也都把愛的意義扭曲,變成了把自己的孩子害得沒文化了!
他讓我回想起我曾經看過一本《青年文摘》中的主編,艾子寫的一篇叫《釣竿》的文章:“一個小孩看著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正用釣竿在釣魚。不到二十分鍾,就釣到了七八條魚——隻見他釣時都會做一個讓釣竿顫動的動作。半小時過去了,黃昏灑在臉上,老人提著裏麵放著上十條魚的小籃子走了。臨走時,老人把兩條魚送給了那個‘伴’他釣魚的小子,小子卻要了釣竿。”看了這個故事後,我想你一定會說那小孩真聰明,知道要條釣竿能釣更多的
魚。但是,你錯了!因為她不懂釣魚的技巧,光有釣竿是沒用的,因為釣魚重要的不在釣竿,而是釣技。 和這幅漫畫一樣,他——父親為了不讓兒子辛苦地做作業,自己幫他寫。這是一個“惡種”,學校布置作業是為了讓每一個學習課文後,更好地去吸收課文,更好的去吸收課文的精華。而父母卻請一些老師或自己為孩子做作業,這樣,使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錯下去!父母應當適量地照顧孩子,而不是去幫孩子“鋪後路”,因為在父母肩上摘的蘋果是不甜的!父母應該讓孩子去闖! 這孩子也應該自覺,不要頑固地認為叫你學習的人全都是要還你的人;幫你做作業,叫你夜不歸家,學壞的便是好人。不是的!岩石日日夜夜都在經曆和解決、打敗接踵而來的“考驗”;梅花不居功自傲,在寒冷的冬天中綻放。我應該“烈火焚燒若等閑”,去饑餓般地吸取知識,從小立誌做一個對社會貢獻的人,不要等到老時才來後悔。 這則漫畫給了我很大的啟發——父母不會永遠照顧我們,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刻苦鑽研,不再讓父母為我們“做作業”!作有用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