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可以適當進行性生活
正常人的生活中,不能夠缺少性生活。但是,最近一些年,總是有性生活過程中猝死的報道,導致冠心病的患者和家屬“談性色變”。認為冠心病患者不適宜過性生活。可是長期壓抑性生活,會產生猶豫、緊張、缺乏自信心等情況,對病人的康複產生不利的影響。那麼冠心病患者進行性生活真的可以導致心肌梗死和猝死嗎?
美國的一項調查表明:性生活並不是引起冠心病患者發生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一般來說,冠心病患者的性生活是安全的,出現意外的情況非常少。在調查1347次心肌梗死的病例中:在休息狀態中發生心肌梗死的占30%,在睡眠中發生梗死現象的占25%,而在性生活過程中發生心肌梗死的患者隻占了7%。另外,日本的一項權威調查也表明:在五千餘例猝死的病例中,隻有34人死於性生活過程中,僅占了總數的06%,而且,在這34人中,死於心肌梗死的患者隻有18名,其餘的是由於其他原因造成的死亡。所以從以上的幾組數字可以看出,冠心病患者的性生活,並不是造成患者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遠沒有想象和傳說中的那樣危險可怕。
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可以進行適當的性生活。性學家和醫學專家曾經做過一些實驗,測試性生活過程中心髒的負荷,同比的有:散步、爬樓、騎自行車和寫作。實驗結果表明,性交所消耗的體力和上述活動消耗的體力和心髒的負荷大致相等。所以,由此看出,性交隻不過是一種與其他活動負荷相同的中度體力活動。同時,性生活所需要的時間並不長,血壓和心率的上升也是短時間的,所以,對於病情較為穩定的冠心病患者,完全可以進行正常的性生活。
冠心病患者的性生活宜忌
大量臨床試驗表明,病情較為穩定的冠心病患者,可以進行正常的性生活。正常有規律的性生活,可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有利於身心健康的恢複。但是,性生活並不隻是一項簡單的活動,它對於冠心病患者的生理、身體的變化都是一種考驗。情緒的波動越大,對心髒產生的影響就會越大。所以,在性生活過程中,冠心病患者還應該注意以下情況,以保證身體健康的穩定。
1.飽餐後不宜進行性生活
研究表明,人在飽餐後,身體內大量的血液流向腸胃,以促進腸胃的蠕動,全身的需氧量增加,心髒的負擔加大。特別是在攝入過多的脂肪以後,血液比較黏稠,血脂增高,血流速度減慢,容易導致血栓形成,堵塞血管,在原有粥樣硬化的基礎七,誘發心肌梗死。所以患有冠心病的人,在飽餐後不宜性生活。
2.冠心病患者在發病後兩個月內禁止性生活
因為這個時間內,是病情複發的危險期,病人需要多臥床休息,以恢複心髒。在患者休養兩個月後,能夠正常從事日常生活的時候,或者可以步行兩千米左右、登兩層樓時,沒有明顯的心絞痛或心跳加快現象,方可以進行性生活。
3.進行性生活的環境條件
要保持室內的空氣流通、保持安靜的狀態。
4.保有一顆平常心
患有冠心病的人,情緒較為低沉,做事總是小心翼翼。在性生活過程中,則更加緊張、恐懼。如果,在進行性生活過程中,患者出現這種恐懼、緊張的心理狀態時,最好還是先停止,讓心情平穩一點後再進行。其實,患者完全不要把這種正常的生活看恐懼,要有一個平常心。要同病前一樣放鬆,事情就會變得既簡單義安全。
5.合理的安排性生活的頻率
冠心病患者性生活的頻率,應該適量的減少,時間也應該是避免過度延長。中年患者每周1次為宜。
6.選擇省力的體位
進行性生活時,患者應該選擇比較省力的體位,如:側躺。男患者可以采用女上位的體位,女病人以采用男上位為宜。
7.性生活後不宜馬上從事其他活動
性生活後要臥床休息,不要立即從事別的活動,如:排尿、洗澡、吸煙、進食等,最好能夠睡一覺。
預防冠心病猝死的注意事項
在西方很多國家中,冠心病猝死已經成為能夠短時間內致人死亡的最嚴重的疾病。雖然這些年來,冠心病患者的人數,呈逐年遞增的趨勢,但是全世界對於這種病症仍然沒有有效的根治方法,隻能靠患者在平常生活中多加注意,預防冠心病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措施。
1.避免情緒激動
激動的情緒會使血壓突然升高,心肌驟然缺血,誘發急性心肌梗死。所以患者應避免極端的情緒。適量做一些動作舒緩的運動。比如太極拳或者書法繪畫,都有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的作用。
2.戒煙
據臨床醫學表明,冠心病猝死的人群中由於吸煙造成死亡的占21%,每天服1~14支煙的人,死於冠心病的危險性比不吸煙的人高67%;每日吸25支煙以上的人,死亡率要高出3倍。可見,吸煙的危害是多麼嚴重。
3.保持體重
肥胖可以引起許多疾病。最為可怕的就是,身體內的脂質沉積會形成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冠心病猝死,所以患者應該控製熱量和脂肪的攝入,保持正常的體重,這也是預防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4.適量運動
據研究,喜歡運動的人,冠心病突發的危險性比習慣久坐的人少35%~55%。運動能夠消耗脂肪,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運動時,呼吸加快,還能夠使人體吸收更多的氧氣,肌肉的收縮,可以加快體內的血液循環。所以心髒內的氧氣和血液量都相對增加。鍛煉四肢的同時,心髒也能得到鍛煉,有利於康複。
5.控製其他病症
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都是促發冠心病的危險疾病。高血壓引起的中風會突然造成冠心病人猝死。所以,在患有高血壓的初期就應該積極治療,不要使其發生病變,從而引發更嚴重的後果。高血脂是引起冠心病的重要原因,高血脂是由於體內膽固醇過高引起的,患者應該在飲食上控製膽固醇的攝入量,不要食用肥肉,不要飲酒。
6.謹防便秘
冠心病患者應該多食用一些蔬菜和水果,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不會引起便秘。冠心病患者遇到便秘情況時,排便用力,會讓患者血壓驟然升高,容易導致不測,這個道理跟冠心病患者不能突然用力的道理是一樣的。所以避免便秘也是防止猝死的重要方麵。
預防心肌梗死的注意事項
由於多數心肌梗死的發生是在人的老年階段,這便讓人們誤以為心肌梗死是屬於老年人的疾病,與中青年無關。所以往往被人忽視,知道自己患病,才後悔沒有早預防,亡羊補牢、為之晚矣。醫學界近些年在臨床中發現,許多人在青少年時期,動脈血管已經發生異常。既然已經發現了冠心病的患病年齡已不僅僅是老年階段,就應該提早預防,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膳食、堅持鍛煉、控製體重、戒煙少酒、定時體檢,這種可怕的疾病就沒有乘虛而入的機會了。
1.避免過於用力和突然用力
老年冠心病患者誘發心肌梗死的常見原因主要包括:從事重體力勞動,和由於便秘造成的突然用力。因為這種狀態下,需要屏氣,必然導致心肌缺血,而誘發心肌梗死。
2.隨時關注天氣變化
冠心病患者的自身抵抗力很低,肌體對溫度的變化比較敏感。寒冷時,冠狀動脈會發生痙攣,導致心肌梗死,所以在強冷空氣來臨時,冠心病患者要注意防寒保暖。醫學資料表明,低溫、陰雨、大風是誘發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3.修身養性、精神放鬆
遇到任何事情都要平和處理,避免激動。曾經有報道稱,一位退休老人由於玩麻將時贏了錢,過度興奮,導致心肌梗死。所以患有冠心病的人遇事要冷靜、處變不驚。
4.出現發病征兆時要及時處理
心肌梗死發病前,70%的患者是有先兆症狀的,所以,應該懂得識別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狀,采取正確的處理方法。主要先兆症狀表現在以下幾點:(1)明顯較重的突發性心絞痛。(2)隨疼痛伴有頭暈、惡心、嘔吐、大汗或心動明顯減緩。(3)心絞痛的病症較以往嚴重,在服用硝酸甘油後沒有明顯作用。常伴有肺水腫和氣喘,血壓下降,甚至休克等症狀。(4)心電圖發生明顯異常。
心肌梗死的發作時間較長,可從幾小時到一兩天。所以患者在遇到此類症狀的時候,不能忽視,一定保持冷靜,認真對待,及時就醫。預防心肌梗死複發的注意事項
心肌梗死發作前,會出現心絞痛、惡心、嘔吐等症狀,且發作時間比較長,當患者遇到這類情況時,如果及時服藥、馬上就醫,病情還是會得以緩解的。但是,心肌梗死是由於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症狀緩解後,動脈粥樣硬化並沒有減輕,所以身體內還是會有危險因素的。
根據科學研究發現,患者首次心肌梗死急性期的病死率為15%左右,可是二次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卻高達35%以上。這是因為,第二次心肌梗死的部位有時是在原來心肌梗死的部位上發生的,使已經梗死的區域進一步擴大。有時候會發生在新的區域內,形成新的梗死區。總之,第二次梗死使無收縮的心肌麵積加大,導致出現嚴重的並發症。根據患者梗死麵積的大小,還會不同程度的引起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當病情嚴重的時候還可能是心率急速減慢,誘發阿一斯綜合症。二次發症梗死還容易引起心室壁瘤,甚至導致心髒破裂。因此,在應急治療後,要配合心肌梗死後的康複,避免二次梗死發生。心肌梗死後的患者在康複治療期間,要堅持二級預防。
(1)降低體內脂肪、膽固醇含量。降低體內總脂肪、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限製總熱量以降低血脂。如調整後沒有明顯改善,可使用血脂調節劑輔助。
(2)堅持服藥,按時體檢,隨時觀察病情變化。
(3)放下精神包袱,進行體育鍛煉。病情穩定後,不要有消極的精神狀態,要配合適當的體育鍛煉,如:散步、打太極拳等動作不強烈的項目。
(4)吸煙者應立即戒除。因為吸煙叮以引起冠狀動脈痙攣,是冠狀動脈病情加重,這是誘發梗死的重要原因。據調查,在心肌梗死後的17個月內,戒煙者的梗死率比繼續吸煙的患者少了45%。
(5)使用β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含有阿替洛爾、普萘洛爾、美托洛爾等。經過大量臨床研究證明,β受體阻滯劑能夠有效預防二次梗死和猝死的發病率,使死亡率下降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