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預防糖尿病引發冠心病
糖尿病是誘發冠心病的危險因素。糖尿病合並冠心病的臨床表現包括:高血壓、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等。由糖尿病引起的冠心病,其病情嚴重,發展迅速且發病年齡較輕,也容易導致心源性猝死。經臨床研究,糖尿病患者引發冠心病的發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的3倍以上。所以,有力的控製糖尿病是減少冠心病的有效方法。由糖尿病引發的冠心病包括:糖尿病性心肌病、糖尿病性微血管病變、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是目前世界公認的最可能誘發心髒病的疾病類型。引發糖尿病的誘導因素主要有: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所以從以上方麵控製糖尿病,就能夠減少引發心髒病的概率。
(1)將血糖控製在正常區域。血糖正常的標準為:空腹時,血糖應為44~67豪摩爾/升(80~120毫克),睡前的血糖應在56~78豪摩爾/升(100~140毫克)的區域內,糖化血紅蛋白要小於7%。如果血糖過低,發生低血糖症也是相當危險的,一旦發生低血糖,就會引起大血管痙攣,冠心病也會加劇。所以血糖要在正常範圍內,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
(2)肥胖者要合理均衡膳食,減少脂肪的攝入,食用低熱量的食品,加強身體鍛煉,保持正常的體重。
(3)堅持運動。運動能夠促進新陳代謝,從而控製血糖含量。
(4)控製血脂。高脂血症可以分為:明顯遺傳性特征和無明顯遺傳性特征兩類。對明顯遺傳性特征高脂血症的治療,可以使用降脂藥,同時,搭配合理的膳食和適量的運動。對於無明顯性遺傳特征的高脂血症,主要采用運動和飲食控製。通過消耗脂肪,來達到降脂的目的。
(5)降壓。高血壓與冠心病有密切的關聯,可以說是如影隨形。醫學界認為,高血壓與高血脂和吸煙是冠心病最主要的三大危險因素。由於血壓升高往往伴有高血脂、高血糖,所以控製血壓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選擇適當的降壓藥的同時,患者還應該控製食鹽的攝取量,每日不應超過5克。正常的血壓應不超過140/80mmHg。
(6)戒煙。香煙中含有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上千種有害物質。對人的健康絕對不利。
肥胖症是冠心病的高發因素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含量高和熱量高的食物已經在人們的膳食結構中占據了主導地位,而脂肪的攝入與消耗又不成比例,打破了人體脂肪的平衡狀態,導致肥胖者的人數與日俱增。許多人都錯誤地認為胖是健壯,是人健康的一種表現。可是,據眾多臨床實踐表明,肥胖會誘發許多疾病: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這些都是由肥胖引起的。在冠心病患者中,肥胖的病人發病率也比體重正常的人高。身體重量與心肌梗死、猝死的病發是成正比的。控製體重也使減少發病的途徑之一,所以肥胖是誘發冠心病的導火索。這主要是因為以下幾個方麵:
(1)身體的脂肪增多,血壓就會上升,心肌耗氧量增大,所以心髒的負荷就會增大。肥胖能夠伴發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高血壓、高血脂也能夠引起冠心病。
(2)肥胖可以造成心髒的結構和功能的變化。因為體重增加後,心髒的排血量要增加,循環的血液會增多,而循環阻力降低。左心室舒張與收縮力受損,能夠引起心率衰竭。另外,肥胖容易造成呼吸困難,胖人在睡覺時,容易發生睡眠中的呼吸障礙,甚至導致呼吸暫停。造成肺動脈高壓,進而使右心室肥大,同時影響到心髒的功能。
(3)往往肥胖者都有不良的飲食習慣,喜好高熱量、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品,這樣的飲食習慣能夠使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加劇,隨之增加血脂、血壓的水平。
(4)肥胖有礙運動。體重過高的人往往不喜歡活動,這樣會妨礙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側支循環的形成。
下麵我們為大家提供一個簡單實用的公式,來測試自己的體重是否處於正常狀態:體重(Kg)÷身高(M)的平方=肥胖指數
指數為206~22,有肥胖的傾向,需要及時控製飲食,堅持鍛煉身體。
指數為221以上者,你的健康已經受到威脅,必須馬上減肥,否則疾病很快就會來騷擾你。
冠心病患者如何防治高血壓
流行病學專家發現,高血壓和冠心病兩者之間,是有密切聯係的,存在著一定的因果關係。高血壓屬於一種代謝病,是一個不依賴其他危險因素存在的獨立發病因素。冠心病能夠損傷冠狀動脈和其他動脈的內皮。造成脂質沉積,沉積後的斑塊會形成動脈粥樣硬化。這種斑塊很不穩定,極其容易破裂,破裂後,血管的管腔就會變得異常狹窄,從而誘發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的發作是隨著血壓的升高而增加的。所以患有冠心病的人要有意識的控製高血壓病的發作。患者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對高血壓做預防。
1.限製脂肪和鈉鹽的攝入
減少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量。鈉鹽的攝取量也應該控製在每日5克以下。經一項測試研究證明,14組人群中,每人每日攝入的食鹽量增加2g,則收縮壓和舒張壓的平均值分別增高20毫米汞柱和12毫米汞柱。食用過多的鹽分,是我國高血壓病發病的重要因素。
2.少量飲酒
中美心血管病流行病學合作研究表明:男性持續飲酒的人比不飲酒者,4年內發生高血壓病的危險比率增高了40%。所以,為了防止高血壓病的產生,還是不要頻繁飲酒。
3.保持理想體重
體重超標者患有高血壓的幾率極高,所以控製身體重量也能夠避免高血壓發病。體重是否合理可以用這個公式來測算:身高(厘米)-105=理想體重(Kg)。
4.堅持運動
在運動過程中,身體的脂肪得以消耗,體內新陳代謝的速度加快。能有效的減少患有肥胖症的概率。運動的程度要適度。適量的運動標準是:每分鍾的心跳在102~125次/分鍾的區域內。
5.要有樂觀的精神狀態
有研究機構通過4年的追蹤研究發現,616名被調查男性中,經常失望的人中患高血壓的人占了37%,而很少失望的人中,高血壓的患者僅為17%。可見,長期超負荷的工作和緊張的情緒,也可能引起高血壓。
6.定期檢查
定期測量血壓能夠令病症早被發現。尤其是35歲以上的人群,定期檢查血壓是非常有必要的。早發現、早治療。
冠心病患者如何預防便秘
冠心病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需要格外注意,絕對不能從事體力較大的活動,也不能夠過於用力和突然用力,否則會引起心絞痛、心肌梗死,嚴重的還會導致猝死。冠心病患者便秘時,需要屏氣、用力,使腹內壓和心內壓瞬間升高,病人心肌收縮力加強,心率加快,心髒負荷增大,極易引起冠心病發作。許多冠心病患者日常的病情基本穩定,隻是因為便秘引起心絞痛,導致病情惡化的例子並不鮮見。大約有10%的患者是因為便秘誘發的冠心病急性發作。所以每個冠心病患者都應該預防便秘的現象發生。
1.飲食方麵
大便是由水和食物的殘渣組成的,所以身體內缺乏維生素、纖維素和水都有可能引起便秘。在日常生活中,冠心病患者應該多食用一些蔬菜和水果。例如:韭菜、芹菜、黃瓜、茄子和蘋果及香蕉等,都能有效的緩解便秘。因為蔬菜中含有較多的植物纖維,有利於排便。像一些辛辣、油膩的食物都不適合冠心病患者食用。另外,蜂蜜或糖水,也是預防便秘的理想飲品,每天睡前衝水飲用可以促進次日清晨起床後的排便。
2.體內不要缺水
每日的生活中至少要飲用不少於2000毫升的水,體內缺少水分也是導致便秘的因素之一。夏季來臨時,出汗較多,更應當及時補水。
3.心理壓力不要過大
由於過度疲勞、過度焦慮也會引起排便不通暢,所以,患者需要做一些適當的戶外活動,一方麵可以放鬆心情,調節精神狀態;另一方麵,在運動的時候,也能夠促進腸胃的蠕動。這也是有利於排便的方法之一。
4.日常揉推腹部
通過患者自己對腹部的推揉,可以讓腸胃被動的蠕動,也能夠防止便秘。
5.藥物調節
睡前可以服用適量果導片、液體石蠟,或者番瀉葉煎水飲用等緩瀉劑,都能夠促進清晨的排便。針對經常性便秘的冠心病患者來說,排便前,可以向肛門注入開塞露10—20毫升,也能夠促使排便通暢。
當大便仍出現排便不暢時,可以暫時停止排便,馬上服藥或采取其他辦法幫助,不要緊張、著急、不過於用力。
高原地區冠心病患者的防治要點
高原地區空氣稀薄、環境比較惡劣,同時冠心病人的體質也很特殊、肌體很敏感。對於患有冠心病的患者應該如何防治呢?首先我們要了解高原地區的環境。
高原地區的環境特點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自然環境特點,二是生活方式特點。這兩點,都是影響高原地區冠心病患者發病重要因素。高原地區自然環境的特點是:地勢高,空氣比較稀薄,氣候寒冷。在寒冷的氣候條件下,冠狀動脈會發生痙攣,引起冠狀動脈異常收縮,會影響到心肌的供血量減少,導致心肌缺血。另外,在寒冷的氣候中,冠心病患者易發感冒和呼吸道疾病,這也能促使冠心病病情加劇。另據科學家發現,由於高原低氧,會導致人體內自由基增加。所以,生活在高原地區的正常人血液中的自由基比平原地區的人明顯高很多,自由基的增多對生物膜會造成直接的損傷。另外,由於海拔高度的上升,人體內血液的黏稠度也隨之上升,容易導致血栓的形成,從而引起心肌梗死。同時,由於高原的氣溫較低,人們主要食用的是熱量較高的食物,對維生素和纖維素的攝取量要比平原地區的人少,所以,高原地區的冠心病患者應注意多補充一些維生素C和維生素E。針對這些特點,高原地區的患者應注意以下兩點:
1.注意保暖
高原地區天氣變化莫測,白天和夜晚的晝夜溫差較大,所以,應該根據氣溫的升降,隨時調整自己的服裝,注意保暖,預防感冒和各種呼吸道類疾病。
2.使用一些自由基消除劑
可以服用:沙棘、枸杞子等,微量元素硒也能夠有效地消除體內過量的自由基,從而達到預防冠心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