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肺原性心髒病2(3 / 3)

(二)西醫

西醫認為肺炎的病因繁多,如前所述有細菌、病毒、支原體、真菌、衣原體、立克次體、寄生蟲等引起。在各種病因中細菌為最常見。在院內感染的肺炎中,肺炎球菌約占30%,葡萄球菌占10%,而革蘭染色陰性杆菌約占50%,且病死率高。院外感染仍以肺炎球菌為主(約40%)。機體免疫力低下者容易伴發肺部卡氏肺孢子蟲、軍團菌、鳥型分支杆菌、結核菌、弓形體、巨細胞病毒等感染。

肺炎的病理:正常的呼吸道防禦機製使隆突以下呼吸道無菌,當人體防禦機能低下時,病原體到達下呼吸道滋生繁殖,引起肺泡毛細血管充血、水腫,肺泡內有纖維蛋白滲出和細胞浸潤,氣體交換出現不同程度的障礙,以下根據解剖分類詳述。大葉性肺炎:病原菌先在肺泡引起炎症,以後蔓延至其他肺泡以致部分肺段或整個肺段、肺葉發生炎變。典型表現為肺實變,病理改變有充血期、紅色肝變期、灰色肝變期和消散期。肺組織充血水腫,肺泡內漿液滲出和紅、白細胞浸潤吞噬細菌,繼而纖維蛋白滲出物溶解、吸收,肺泡重新充氣。但實際上四個病理階段並無絕對分界,在使用抗生素情況下,這種典型的病理分期已不多見。致病菌多為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及一些革蘭染色陰性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克雷白杆菌所致肺炎常呈壞死改變,且容易引起空洞。

小葉性(支氣管性)肺炎:病原體經支氣管侵入,引起細支氣管、終末細支氣管和肺泡的炎症。常繼發於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及長期臥床的危重病人。可由肺炎球菌、葡萄球菌、腺病毒、流感病毒以及肺炎支原體引起。支氣管管腔內有分泌物,病變常累及下葉。

間質性肺炎:以肺間質炎症為主。多並發於小兒麻疹和成人慢性支氣管炎,可由細菌或病毒引起。支氣管壁和支氣管周圍組織受累,有肺泡壁增生和間質水腫。

二、臨床表現

(一)症狀

1.病史肺炎球菌性肺炎常有受寒、勞累、雨淋等誘因或伴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力衰竭等基礎疾病。金黃色葡萄球菌性肺炎多見於老人和小兒,常繼發於流感、麻疹等呼吸道病毒感染或繼發於皮膚瘡癤等感染。革蘭陰性杆菌性肺炎常見於年老、嗜酒、久病體弱、慢性肺部疾病、長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製劑者。支原體性肺炎好發於兒童及青少年,常有家庭、學校或兵營的小流行。病毒性肺炎多發於嬰幼兒,也可見於老年體弱者,常有病毒感染病史。軍團菌肺炎一般為流行性,也可散發,易發生於中老年,尤其是激素治療的患者。

2.典型症狀主要表現為高熱,寒戰,體溫可達39℃-40℃,胸痛,咳嗽,氣急,咯痰。肺炎球菌性肺炎痰呈鐵鏽色;金黃色葡萄球菌性肺炎痰呈膿性或膿血性;肺炎杆菌性肺炎痰呈膿性或棕紅膠凍狀;綠膿杆菌性肺炎痰呈綠色膿痰;厭氧菌性肺炎痰常伴臭味;支原體肺炎可有少量粘液或血痰;病毒性肺炎咯少量粘痰;軍團菌肺炎則咯少量粘液痰或有血絲。重症肺炎可出現休克和神經係統症狀如神誌模糊、煩躁不安、嗜睡、譫妄和昏迷等。

(二)體征

肺炎球菌性肺炎、金黃色葡萄球菌性肺炎、肺炎杆菌性肺炎等細菌性肺炎典型者,其患側胸部叩診呈濁音,語顫及語音增強,聽診可聞廢管狀呼吸音和濕噦音或胸膜摩擦音。支原體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的肺部體征多不明顯,少數患者偶有幹濕噦音。危重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麵色蒼白、紫紺、伴有休克者可見血壓下降及四肢濕冷、少尿或無尿、脈速而細弱等表現。

(三)常見並發症

肺炎常見並發症主要有敗血症、肺膿腫、膿胸、膿氣胸、呼吸衰竭、中毒性心肌炎。

三、實驗室和其他輔助檢查

(一)血常規檢查

肺炎球菌性肺炎、金黃色葡萄球菌性肺炎、肺炎杆菌性肺炎等細菌性肺炎白細胞總數增加,中性粒細胞比例顯著增高,伴核左移或有中毒顆粒。支原體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白細胞數正常或略增多。

(二)痰液檢查

肺炎球菌革蘭染色為陽性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亦為革蘭染色陽性球菌,肺炎杆菌及綠膿杆菌為革蘭染色陰性杆菌。痰培養可確定致病菌,支原體肺炎痰培養分離出肺炎支原體則可確診,病毒性肺炎痰細胞檢查胞漿內可出現包涵體,病毒分離有助於明確診斷。

(三)血清學檢查

病毒感染常用補體結合試驗、中和試驗、血凝抑製試驗,雙份血清的效價均升高4倍以上有診斷意義。近年采用免疫熒光技術是早期和快速特異性的診斷方法。支原體肺炎冷凝集試驗,以1:32以上為陽性,特別是滴度逐漸遞升對診斷有幫助。軍團菌肺炎用間接免疫熒光法測定患者血清抗體滴定度,凡恢複期血清滴定度比急性發病期升高4倍以上達≥1:128,或單份恢複期血清滴定度達≥1:256時即可確診。

(四)X線檢查

肺炎球菌性肺炎早期x線胸片可見均勻的淡影,大葉實變為片狀均勻致密陰影,多呈葉、段分布。金黃色葡萄球菌性肺炎早期可呈大片絮狀、密度不均的陰影,呈支氣。

四、中醫辨證治療

肺衛風熱型(初期)

(臨床表現)惡寒或寒戰、發熱、頭痛身疼,咽喉腫痛,咳嗽,痰白或微黃而粘,胸悶或隱痛,口幹微渴,舌邊尖紅,苔薄白或黃、脈浮數。

(治法)辛涼解表,清肺化痰。

(方藥)銀翹散:金銀花10克,連翹9克,淡豆豉9克,牛蒡子9克,薄荷5克(後下),荊芥穗6克(後下),桔梗9克,甘草6克,淡竹葉9克,鮮蘆根9克;或合五味消毒飲(金銀花12克、野菊花10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0克,青天葵10克)加減。

(成藥)銀翹解毒丸,每次服1丸,每日2-3次;或用羚翹解毒丸,每次服1丸,每日2—3次。還可選服桑菊銀翹丸(散)、羚翹解毒丸,犀羚解毒丸。

(單方驗方)

1.魚腥草30克,北杏仁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3次。

2.桑白皮30克,魚腥草30克,桔梗10克。水煎服,每日2-3次。

3.虎杖60克,魚腥草30克,大青葉30克,瓜蔞仁15克。水煎服,每日1-2次。

(飲食療法)

1.大蒜浸液:大蒜籽100克,去衣搗爛,和溫開水200毫升,浸漬4小時,過濾取汁備用,每4小時口服10毫升,連服2—3天。

2.橄欖煲羅卜:同急性氣管炎之風熱犯肺型。

3.萬青菊糖水:同上。

4.魚腥草煲豬肺:同上。

邪熱壅肺型(中期)

(臨床表現)壯熱、但熱不寒、出汗、口渴,咳嗽、胸痛,咯痰黃稠或鐵鏽色痰或帶血絲,鼻煽氣粗,尿赤便結,舌質紅,苔黃幹,脈洪數。

(治法)清熱解毒,宣肺化痰。

(方藥)麻杏石甘湯(麻黃9克,北杏仁12克,石膏25克,甘草6克),合千金葦莖湯(鮮蘆根30-60克,薏苡仁30克,冬瓜仁30克,桃仁12克)或合瀉心湯(大黃9克,黃芩9克,黃連9克)。

(成藥)清肺抑火丸,每次服1丸,每日2次;或用二母寧咳丸,每次服1丸,每日2次。還可選服止嗽高果丸,竹瀝化痰丸。

(單方驗方)

1.石膏30克(先煎),苦參30克,萊菔子30克。水煎服,每日1—2劑。

2.銀花24克,連翹15克,黃芩15克,鮮蘆根30克,七葉一枝花12克,大力子12克,北杏仁9克,生石膏30克,虎杖根30克,野蕎麥根30克,麻黃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飲食療法)

1.馬齒莧粥:馬齒莧30克,白米50克。煮粥食用(加敗醬草30克,效果更佳)。

2.敗醬瓜仁蘆根粥:敗醬草30克,鮮蘆根30克,冬瓜仁15克(鮮品25克),白米50克。煮粥。

3.銀花紫草糖茶:銀花30克,紫草根15克。水煎,加紅糖適量調味服。

4.冰糖燉豬膽:豬膽連汁1個(或雞膽2-4個,升鵝膽1個),加冰糖30克燉服。

氣陰兩虛兼痰熱未清型(後期)

(臨床表現)咳嗽,微熱,自出汗,五心潮熱,神疲乏力,舌質紅,苔少,脈細數。

(治法)益氣養陰,潤肺化痰。

(方藥)竹葉石膏湯加減:竹葉9克,石膏20克,麥冬12克,人參6克,半夏9克,粳米30克,甘草5克。或合用沙參麥冬湯:沙參15克,麥冬10克,玉竹10克,桑葉9克,天花粉15克,白扁豆12克,甘草5克。

(成藥)清痰補肺丸,每次服1丸,每日2次;或用養陰清肺丸,每次服1丸,每日2次。還可選用瓊玉膏,保金丸,蛤蚧養肺丸。

(單方驗方)

1.沙參20克,麥冬15克,桑葉10克。水煎服,每日1—2劑。

2.黃連3克,黃芩9克,淡豆豉9克,焦山梔9克,沙參9克,杏仁9克,瓜蔞皮9克,地骨皮9克,知母9克,蘆根60克,茅根30克,玄參15克,薏苡仁15克,石膏24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

(飲食療法)

1.西洋菜南杏煲豬肺:西洋菜500克,南杏仁15克,豬肺500克。將豬肺洗淨切塊,煲湯服食。

2.川貝雪梨煲豬肺:川貝母15克,雪梨2個去皮切塊,豬肺250克。將豬肺洗切塊,加冰糖少許,清水適量,慢火熬煮3小時後服食。

3.柚肉菜幹北芪豬肉湯:柚肉5瓣,白菜幹60克,北芪15克,豬瘦肉250克。煲湯服食。

4.蔗汁淮山糊:淮山60克搗爛,加蔗汁半碗(或加梨汁、馬蹄汁亦可)。隔水燉熟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