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可盡量多欣賞藝術作品,如參觀工藝美術展覽,曆史文物展覽、美術展等,也可買些畫冊,在休息時細細玩味。西方的人體藝術往往高度融合了人的內在美和形體美,使人產生對完美的人與自由的生命的渴望。文藝複興時期的聖母像,以聖母的博愛、恬靜吸引著人們,孕婦看了更能體會到為人母的幸福和滿足。
除此之外,孕婦可在自己的生活中創造美,領略生活中的藝術。心靈手巧的孕婦可做些手工,為孩子織鞋帽衣物,做幾個醜娃等。使母愛靜靜地流淌,胎兒對這些都是能體味到的。
妊娠八個月的胎教
古人說,妊娠八個月的孕婦應“和心靜氣,無使氣極,是渭密腠理,光澤顏色”,“無食燥物,無輒失食,無忍大起”。八個月的胎兒的主要器官已初步發育完畢,胎兒開始“為自己美容”,以變得更豐滿、漂亮一些。孕婦因腹部膨隆,多不注意修飾,這樣做對身心不利。應在頭發、衣著方麵多下些功夫,胎兒可以體會到母親積極的生活態度。
孕婦焦慮的後患
我國很早就注意到情緒對孕婦的影響,《婦人秘科》說:“受胎之後,喜怒哀樂,莫敢不慎。”現代心理學則更重視妊娠期焦慮對孕婦對胎兒危害。
焦慮是一種以情緒異常為主的精神症狀反應,表現為心理上懷疑自己的能力,誇大自己的失敗;憂慮、緊張、失望不安;依賴性很強,獨立性很差;睡眠障礙、注意力不集中。孕婦的焦慮是在不良情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對產痛、難產、胎兒畸形有一種固執的擔心與害怕,也有的對家庭中的事情或生男生女憂心忡忡。焦慮使她們坐立不安,使消化和睡眠受到影響,長期的焦慮甚至引起孕婦發生某些疾病。
孕婦的焦慮自然會對胎兒產生危害,國外心理學家沙蒙羅夫和凱利研究了300多名嬰兒後,列出了3種可能的變化來說明母親的焦慮情緒如何影響嬰兒的氣質。
1.孕婦的焦慮情緒造成內分泌係統的生化變化,以致影響到子宮內的胎兒。
2.母親的焦慮會影響生產過程並易患合並症,因而影響到胎兒。
3.妊娠期焦慮情緒持續到產後,影響到照顧嬰兒的能力。有關心理學家認為,焦慮情緒在某種程度上說是可以遺傳的,孕婦的焦慮情緒可能給胎兒出生後帶來遺傳的特征。
由此可見,孕婦及其家屬對妊娠期的焦慮應予以足夠的重視,孕婦要盡量克製不良情緒,思想上保持輕鬆。如果自己沒有能力糾正,應請精神心理醫生治療。
妊娠九月的胎教
古人說,妊娠九個月,孕婦應“飲醴食甘,緩帶自時而待之,是謂養毛發,多才力”,“無處溫冷,毋著炙衣”。這時的胎兒在母親體內增長力氣和重量,活動愈來愈頻繁,力氣越來越大。但他也有安靜的時候。孕婦要注意讓胎兒休息,在他安靜的時候不要過分地刺激他,而是給他些輕柔流暢的音樂。同時孕婦要減輕緊張情緒,孕婦的緊張、恐懼心理對胎兒是一個不良的刺激。
胎兒與母親的心音
科學家認為,胎兒對母親的心音特別敏感。胎兒在母體中,能聽到各種聲音,如腸鳴、胃的蠕動聲和血流聲。但胎兒明顯地更熟悉和喜歡聽母親的心音。這可能是因為富有節律的心髒搏動聲,給胎兒一咱安全感,使他情緒穩定。有人給新生兒播放入心髒跳動的錄音,新生兒聽到這種聲音,飲食和睡眠狀況良好,不愛哭鬧。這是因為胎兒時時刻刻傾聽母親的心音,久而久之形成母親和胎兒心理的同步效應。作母親的都有這樣的體會,當嬰兒哭鬧時,將他頭貼左胸抱在懷裏,一會兒孩子就會安靜下來。這是因為嬰兒聽到了熟悉的母親的心音,得到了安全感。有人找出古今字畫,發現其中母親懷抱嬰兒的畫麵,絕大多數母親將孩子托在左臂上,孩子的頭部正好緊貼母親左胸。不論古今中外,全無二致的母子圖,間接證實了胎兒對母親心音的依戀。
妊娠十月的胎教
古人說,妊娠十月,“關節、人神皆備,但俟時而生。”麵臨分娩,孕婦要心情樂觀,充滿希望;要積極準備分娩,而不要消極等待。《媽媽你不用害怕》這首歌可以給臨產的孕婦增添勇氣:
媽媽,媽媽,你不用害怕,你不是希望我是個勇敢的娃娃?勇敢的娃娃,該有個勇敢的媽媽,隻要想到我,你就不會害怕。
是呀,是呀,你不用害怕。
孕期的保健與護理
妊娠期的房事
受孕的前3個月,胚胎正處於發育階段,胚胎附著得並不牢固,容易流產。所以,在妊娠的頭3個月禁止性交,尤其是那些婚後多年不育,以及發生過自然流產的婦女,更應避免性交,以免性交時盆腔充血,子宮發生收縮而誘發流產。
隨著妊娠月份的增加,到了妊娠中期,子宮體逐漸增大,羊水增多。雖然這個時期可以性交,但如果性交次數過多,或動作過大,也易導致流產和感染。
懷孕超過四個月以後,胎盤也形成得很牢固了,胎兒在宮內也很穩定,舒心,此期流產的危險性相對小多了。孕婦的早孕反應也逐漸消失了,女性生殖道的分泌的也增多了,平時較瘦的身材,此時顯得更豐滿,更性感了。因此性生活的條件也是很具備的,可以愉快地進行適度的夫妻生活,但從次數上、強度上和性器官的刺激上都要加以控製和調整,總之不能同於未懷孕之前,注意不要壓迫妻子的腹部,尤其是有習慣性流產史的女性更應注意,避免性高潮引起子宮強烈收縮,以免誘發流產的可能,孕婦可以從情緒上自我適當的做些調整。
此外,做丈夫的也要注意不要刺激愛人的乳頭,性交的體位可以采取前側位,前座位側臥位均可,但要注意在整個孕期男性的生殖器在做愛時,不能過深的插入妻子的陰道,動作不要太激烈,這樣更安全。
妊娠晚期,就是懷孕的最後3個月,性交帶來的危害更為明顯,除可能造成早產外,主要是可導致孕婦感染,增加胎兒和新生兒死亡的機會。
女子陰道裏經常分泌少量酸性液體,這些分泌物可抵抗外來細菌的侵襲。因此在一般情況下,性交不會引起生殖器官的感染,但在分娩過程中,產道可有損傷,同時子宮裏胎盤剝離後有一個較大的創麵,這些都是細菌滋長的基地。分娩以後,產婦抵抗力降低,更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人們調查發現,在分娩前三天內性交的,有20%可發生嚴重的感染。在發生了產褥感染的產婦中,有50%在產前一個月中有過性交。因此,妊娠最後3個月是禁止性交的,這樣可避免將細菌帶入產道。
產前檢查會引起流產嗎
產前檢查在確診妊娠以後就開始了,除了詢問病史、全身檢查及進行一些化驗外,還要進行婦科檢查。有些孕婦擔心婦科檢查會引起流產,不願做這項檢查。這種擔心是多餘的。
婦科檢查包括以下各項內容:
1.醫生通過窺器觀察陰道和子宮頸,看有無炎症、息肉、腫瘤和胎兒畸形;並取出分泌物檢查有無滴蟲、黴菌及性病。
2.用雙合診檢查子宮大小,以確定妊娠月份、是否葡萄胎;了解子宮形狀,有無子宮肌瘤、子宮畸形等;檢查卵巢、輸卵管有無腫物及異位妊娠。
產前的婦科檢查要檢查多方麵的情況,有些可用B超等儀器檢查,有些則必須用手操作。醫生在做婦科檢查時,動作輕柔,不會影響胎兒發育,也不會增加流產機會,在檢查時,孕婦應主動配合,精神不要緊張,腹壁要放鬆,使檢查順利進行。
一般來說,有習慣性流產史、多年不孕者,不宜做此項檢查,另外,有先兆流產者應等病情穩定後再檢查。
孕婦能接受免疫接種嗎
免疫接種是將疫苗或類毒素等生物製品接種到人體內,使人體產生對傳染病的抵抗力,來預防疾病。在免疫接種以後,常發生局中紅、腫等反應或全身發熱、腹瀉等反應。孕婦接受接種以後某些反應較為明顯,嚴重時可引起流產。還有的如風疹、流行性腮腺炎、脊髓灰質炎、麻疹等疫苗的孕婦忌用。狂犬病的傷寒疫苗在必要時,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如果孕婦生活在烈性傳染病疫區,則需要進行預防接種。一般情況下如無特別必要,孕婦最好不要進行接種。
黃體酮和維生素E能否保胎
婦女在受孕後,卵巢中的黃體不萎縮的繼續發育並分泌孕激素,即黃體酮,以維持妊娠的正常發展。黃體酮的作用一是在受精卵植入後,進一步促進子宮內膜發育成蛻膜;二是降低子宮肌的興奮性,使子宮對興奮子宮肌的催產物質的敏感性降低,使妊娠能夠維持。在妊娠早期,胎盤未完全形成時,黃體酮由黃體分泌。胎盤形成以後,其所分泌的黃體酮占主要部分。在胎盤未完全形成時,由於某些原因引起子宮收縮,可導致宮肌的興奮性,使其收縮減弱,以防止先兆流產發展,起到保胎作用。注射黃體酮保胎,隻用於孕婦體內黃體酮不足所造成的先兆流產,對於胎兒畸形等胚胎發育不良所造成的先兆流產,一般沒有什麼意義。使用黃體酮對胎兒發育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而孕婦不要隨便使用,要在醫生指導下按一定劑量注射。
維生素E廣泛存在於動物和植物體內。經動物實驗人們發現,體內缺乏維生素E,可引起不育或流產。但人的生育與維生素E的關係怎樣,維生素E能否治療不育和先兆流產,這些並不十分明了。因此,臨床上隻是把維生素E作為一種輔助用藥,如果發生先兆流產,還需全麵檢查,對症治療。
孕婦冬春應防感冒
病毒性感冒是冬春季流行的常見病,輕者僅有鼻塞、流清水鼻涕、頭痛和咳嗽;重症可發高燒並伴四肢酸痛等。感冒對普通人不會引起嚴重後果,但對孕婦來說,卻有著較重的危害。
1.流產、早產和死胎率高。過去人們以為孕婦患重感冒後流產、早產率高是因為咳嗽引起了子宮收縮的緣故,後來經過大量實驗發現,感染過流感病毒的孕婦,早產率為未感染孕婦的1.5倍,流產及死胎率為1.8倍。對流產的胎兒組織進行分離培養,發現死胎許多重要器官裏,都生存著大量的病毒,正是這些病毒破壞了胎兒組織的正常發育,帶來致命的損害。被感染的胎兒月齡越小,出現的危害越大。此外,病毒性感冒時的高燒,也會嚴重損害胎兒。
2.導致胎兒畸形。專家們發現,許多孩子的先天性心髒病,與其母親妊娠期患病毒性感冒有關。特別是在妊娠的前三個月內受到病毒感染,畸形兒的發生率更高。
3.對新生兒的危害。如果母親在產前發生過病毒性感冒,也容易把流感病毒傳染給胎兒,因而使新生兒也發病。新生兒發病迅速,往往有並發症,而且極易惡化。
病毒性感冒對妊娠婦女的危害是多方麵的。因此,在冬春季節孕婦要盡量避免到人多、空氣汙濁的地方去,盡量避開患感冒的人。外出時,要注意空氣流通,保持室內清潔。最好的預防方法是加強體育鍛煉,多作戶外活動,多曬太陽,提高機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同時,要增加營養,以增強體質。
孕婦患了病毒性感冒,也不要緊張,應及早休息,多飲水、多吃清淡的食物,避免濫用藥。
孕婦服中藥要小心
孕婦不要隨意服用中藥,因為某些中藥有墮胎的作用,可造成孕婦發生流產。
孕婦慎用的中藥包括通經去瘀、行氣破滯、辛熱滑利等藥,如桃仁、枳實、紅花、大黃、附子、半夏等。這些藥物在一般情況下盡量不用。
孕婦忌用的中藥包括逐水藥和活血行血藥,如巴豆、黑白醜、大戟、商陸、三棱、莪術、虻蛸等。這些藥毒性較強或藥性較猛,妊娠期婦女絕對不可服用。
有一些中成藥中,包含有孕婦忌用慎用的中藥,這些中成藥一般在說明或用法上注明“孕婦忌服”這樣。例如牛黃解毒丸、紫雪丹、跌打丸、至寶錠、開胸順氣丸、玉真散等。另外,防風通聖丸、藿香正氣丸、蛇膽半夏末等也要慎用。
有的人平時稍有不適,便自己選兩種中成藥服用,在妊娠期切不可這樣做,如須用藥,應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以免對胎兒造成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