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孕婦妊娠期的養護5(1 / 3)

第一章孕婦妊娠期的養護5

宮外孕有沒有什麼先兆

1.妊娠反應及停經。宮外孕後,子宮也能因受到滋養層細胞所分泌激素的影響而產生妊娠反應,子宮也會充血,變得肥厚鬆軟。病人可發生停經,可使病人誤認為是正常妊娠。

2.疼痛。宮外孕破裂,因內出血刺激腹膜而產生疼痛突然發作,下腹一側刀割或撕裂性疼痛。輸卵管流產時,出血較慢,疼痛往往是陣發的。由於疼痛劇烈,可引起惡心、嘔吐或昏迷。疼痛可向肩部、胃部、腿部及肛門放射。

3.陰道流血。輸卵管妊娠流產或破裂後,有些病人出現少量不規則陰道流血。

4.暈厥、休克。病人在疼痛發作時,可出現頭昏、眼花、昏迷、全身冷汗等。少數病人因腹腔出血較多而血壓下降導致休克。

輸卵管妊娠診斷後,要進行輸血,並及時進行手術。如果不加處理,輸卵管破裂的死亡率很高。卵巢妊娠與輸卵管妊娠不易區別、處理方法不同。腹腔妊娠則極少。

對於宮外孕,要盡早診斷。因此,婦女在停經後應及時到醫院檢查,醫生可根據胎兒發育狀況懷孕月份,做出及時的判斷。

祖國醫學談妊娠保健

中醫自古以來妊娠期的保健是十分重視的。

《褚澄遺書》說:合男女必當其年。男雖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雖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陰陽充實,然後交而孕,孕而育,育而為子,堅壯長壽。意思是說男女的結婚年齡應當適合,合適的結婚年齡,古人認為男要30歲,女要20歲,這時身體才能發育在熟,精力旺盛。此時孕育的孩子是健康的。

在談到孕期飲食時,《達生篇》提出:飲食宜淡薄不宜肥濃,宜清輕不宜重濁,宜甘平不宜辛熱。

《產集》對孕婦的起居動作提出十二戒:毋跛倚,毋高處取物,毋向非常處大小便,毋久立,毋久坐,毋久臥,毋犯寒熱。對孕婦的勞與逸《產集》這樣認為:不可太逸,逸則氣滯,不可過勞,勞則氣衰。五月以前逸,五月以後宜勞。

自然流產

流產分為人工流產或自然流產。1996年世界衛生組織確定了自然流產的定義:妊娠28周前,胎兒體重低於1000克,不能獨立生存,未使用人工方法而自母體自然分離者,稱為流產。發生12周以前者叫早期流產,發生在12~28周者叫晚期流產。由於醫療設備的改進和技術水平的提高,20周以上的胎兒,娩出後也能存活,於是人們便把流產的時間範圍改在妊娠20周以前了。

流產有一係列過程,臨床上分為各個階段。

先兆流產:表現為停經後又出現少量的陰道流血,呈暗紅色;有輕微腹痛,或有腰酸。如果胚胎正常,經過休息、治療,出血可停止,妊娠可能繼續。如果胚胎發育出現障礙,出血不止,則將發展為難免流產階段。

難免流產:難免流產由先兆流產發展而來,這時腹痛加劇。子宮頸口擴張,陰道流血增多,或可見到宮口有胚胎組織堵塞。

不全流產:這時胎兒已排出,尚有部分胎盤殘塊存留在宮腔內阻礙子宮收縮,出現陣發性下腹痛及持續性陰道流血,流血量較多,甚至發生休克。宮口已開大,易造成感染。

完全流產:妊娠產物已完全排出,陰道出血明顯減少停止,腹痛隨之消失,宮口關閉。

過期流產:指的是胚胎死亡兩個月以上尚未自然排出者。此時娠反應消失,可有反複陰道流血,子宮大小與妊娠月份不符,妊娠試驗陰性。

發生流產的原因很多。

胚胎發育異常:早期流產,胚胎發育異常者占80%。這可由於遺傳因素、外界化學及物理因素造成。因胚胎發育異常引起的先兆流產,用任何方法治療,往往都有是徒勞的,即使延續到分娩,也大多娩出畸形兒或死胎。

母體方麵的原因:母體體質較差或患有嚴重疾病可引起流產,如嚴重貧血、嚴重營養不良、急性傳染病、急性感染、沉重的精神創傷等。子宮內膜異位症也可造成流產。母體的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畸形、子宮肌瘤、宮腔粘連也易引起流產。母體內分泌功能失調,特別是黃體功能不全,可導致孕激素不足,蛻膜發育不良,影響孕卵的種植和發育,引起流產。

孕婦受外傷是否易於流產呢?古往今來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實際上,一般外傷並不易引起流產,例如在孕期手術、摔傷、擠撞,發生流產的比重都不高。可見胚胎如果發育正常,是相當結實的。

孕婦出現陰道流血,要盡快到醫院檢查,如診斷為先兆流產,孕婦要臥床休息,絕對禁止性交,必要時須服用鎮靜劑,口服維生素E等。經過診斷如果必要,可使用黃體酮製劑安胎。

經過休息治療,如果出血減少,腹痛減輕,可繼續妊娠。如果出血增多,從陰道排出胚胎組織,一定要保留好,到醫院查看。經過檢查,胎心音消失,宮頸口明顯開大,最好及時終止妊娠,以保護孕婦的健康。

發生先兆流產,可試服以下食療膳食:

(1)蔥白65克,搗爛取汁,蒸熟服,可輔助治療陰道出血、先兆流產等。

(2)南瓜蒂燒炭存性,研成細末,每次10克,糯米湯送服,治孕婦胎動、陰道流血。

(3)艾葉10克,煨母雞湯,對先兆流產有一定治療作用。

(4)紫河車150克,或鮮胎盤一個,加艾葉10克,煎服或煮湯喝,可輔助治療先兆流產。

(5)紅糖水煎荷葉一張,服水,每天三次。

(6)將黑豆40克,糯米60克洗幹淨,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粥服用。

(7)香油120克,蜂蜜400克,分別用小火煎煮至沸,停火,涼溫。然後將油和蜜混合調勻。每次食用1~2湯匙,每日二次。

(8)雞蛋一個,艾葉一把,放入砂鍋裏煮,蛋熟後吃下,每日一次,早晨食用。

(9)雞蛋黃4個,黃酒30毫升,水適量,調勻,可酌加食鹽少許,蒸半小時,一頓或分頓吃完。

不要輕易做人工流產

有的年輕婦女,懷孕後因夫妻口角或有什麼不愉快,不谘詢醫生,便決定做人工流產,人工流產通常用於避孕失敗後的補救。這種手術雖然簡便易行,對身體損傷不大,但對頭胎孕婦來說,還是以慎重為好。

首先,做人工流產手術,必須擴張宮頸,將器械送入官腔。沒有生育過的婦女,子宮頸口較緊,手術時擴張比較困難,很容易造成宮頸內口損傷。其次,人工流產手術是在子宮腔內進行,術者在不能觀察的條件下手術,難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損傷,比較嚴重的創傷是子宮穿孔。子宮穿孔後可以進行修補。但修補了的創傷仍然是子宮的薄弱處,再次懷孕後容易發生危險,易發生流產、前置胎盤。第三,有些婦女在刮宮後子宮內膜生長不良,或發生感染後宮腔粘連,可造成不育症。

因此,年輕夫婦如不打算在近期要孩子,應采取安全可靠的避孕方法,不要把人工流產當做避孕措施,把懷孕做兒戲。

預防早產

一般來說,妊娠28足周至37足周之內出生的嬰兒稱早產。早產的原因有些出在孕婦身上,有些問題在於胎兒。患心、肺、腎疾病及高血壓的孕婦,早產率較高。闌尾炎及妊娠高血壓綜合征也容易造成早產。患子宮畸形的孕婦,因子宮發育不良,不易使胎兒發育到足月。子宮口鬆弛也易發生早產。懷孕後期頻繁性交並出現性高潮也是早產的原因之一。前置胎盤和胎盤早剝是妊娠後期的嚴重並發症,它們本身造成早產。多胎和羊水過多使子宮過度膨脹,也會提早分娩。

對孕婦來說,如果是順產,早產兒更易娩出。但對早產兒來說則易損傷。因此早產多主張剖宮產。早產兒的孕齡短,體重輕,身體各部尚未發育完善,特別是主要器官的功能難以正常地維持生命活動,所以比足月容易死亡。早產兒占新生兒的3%~4%,但死亡數卻占新生兒死亡總數的一半。早產兒容易死亡的原因有三種,即呼吸功能不良,調節體溫能力弱,吸取營養困難。這些都是撫養上的難題,需長期住院由醫護人員精心護理。如不能住院,最重要的是不要讓孩子著涼,給孩子保持足夠的溫度,並提高室內溫度。早產兒最好用母乳喂養,少量多次喂。如沒有吮吸能力,可用滴管喂水喂奶,每1~2小時喂一次,每次由幾滴增加到十幾滴、幾十滴,並密切觀察喂奶後的反應,看吞咽得好不好,有沒有嘔吐、溢奶等。由於早產兒抵抗力很弱,護理早產兒時一定注意清潔衛生,奶具及其他用品要消毒,護理人員要戴口罩,護理孩子之前先用肥皂洗手,還盡量少讓無關的人接觸孩子。如果孩子呼吸不規則,陣陣青紫,嚴重嗆水,吐瀉,出現黃疸並逐漸加重,或雖然采取了種種措施保暖,孩子體溫仍然不升,應盡量早去醫院救治。

孕早期什麼情況下應立即去醫院

孕早期,多數孕婦都會出現程度不同的早孕反應,如惡心、嘔吐、乏力、頭暈等,這是懷孕後體內一係列代謝變化和生理改變造成的。對早孕反應,目前沒有什麼特效的治療方法。因此,一般的早孕反應不需要治療。但出現以下異常情況,應引起孕婦及家屬的重視。

1.孕早期突然出現小腹劇痛,並伴有惡心嘔吐,甚至發生暈厥,或有少量陰道流血。遇到這種情況,應考慮到子宮外孕,必須立即送孕婦到醫院檢查,一刻都不要停留。

2.陰道流血往往是流產的先兆,極少數孕婦妊娠後仍有少量月經。不管怎樣,出現陰道流血,應到醫院檢查。

3.一般的早孕反應是正常的,但如果孕婦嘔吐劇烈,也應請醫生治療,以糾正電解質不平衡。

4.胎兒在宮內生長有一定的規律性,如果子宮增大速度與妊娠月份不符,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子宮增大速度過慢,可能是胎兒死宮內;一種是子宮增大過快,這種情況除多胎妊娠外,要請醫生檢查有無羊水過多或葡萄胎。

孕期要防腎結石

妊娠期腎結石發病率很高,這是因為妊娠期婦女內分泌發生很大變化,代謝加快,這使腎盂、輸尿管的正常排尿功能出現異常變化,主要是收縮蠕動作用減退,隨即發生一定程度的擴張,使尿流鬱滯、變緩。這樣,就很容易誘發腎結石。另外,增大了的子宮壓迫輸尿管,使輸尿管發生一定程度的擴張和積水,也很容易誘發結石。妊娠期腎結石,以右側為多,這與右腎位置稍低等原因有關。

妊娠期婦女應注意以下事項預防腎結石。

(1)懷孕以後每天要有一定量的活動。要多散步、做操,這樣可以促進腎盂及輸尿管的蠕動,防止子宮長時間壓迫輸尿管。

(2)要多喝水,孕婦應養成多喝水的習慣,喝水多排尿也多,特別是晚間要注意喝水。因為在夜間,輸尿管的蠕動會減慢,再加上尿液分泌少,尿液中的結晶物質很易沉澱變為結石。

(3)在妊娠期,不要偏食,特別注意不要進某些容易誘發腎結石的食物,例如菠菜、白薯、豆類等。

在妊娠期發生腎結石盡量采用非手術治療,特別是注意多飲水。如果沒有反複發作,可以等待分娩後再進行排石治療。

O型血孕婦應注意什麼

人的血型可分為O、A、B、AB四種,O型血的婦女與A型、B型或AB型男子結婚後,懷孕後所得的胎兒可為A型、B型、O型。胎兒由父親遺傳而獲得血型抗原為母親所缺少,這種抗原通過胎盤進入母體,刺激母體產生相應的免疫抗體,抗體又進入胎兒體內,抗原抗體相結合使胎兒紅細胞凝集破壞,發生溶血,可出現流產和死胎。母胎血型不合的新生兒可出現早發性黃疸,發生心力衰竭或黃疸後遺症,搶救不及時,則造成腦性癱瘓、呆傻甚至死亡。當然這種情況不隻發生在O型血母親,但是母親O型,子女為A型或B型最多見。絕大多數母胎血型不合的新生兒也可以不患病,這與父親血型抗原性的強弱、連接母胎的胎盤屏障的通透性等因素有關。

凡是以往有過死胎、流產、早產或新生兒出生後很快死亡,或於出生後24~36小時內出現黃疸的孕婦,均應想到患此病的可能。

O型血的孕婦,均應想到患有此病的可能。

婦女懷孕以後,應該到產科檢查血型,同時也要確定配偶的血型,如發現雙方的血型有產生母胎血型不合的可能時,孕婦應在產前門診接受定期檢查。檢查主要包括孕婦血中抗A(或B)抗體的濃度,如果大於1∶32,就應引起重視。另外還可用B超觀察胎兒發育情況。對有溶血病史的孕婦,在妊娠期應加強監護,設法提高胎兒抵抗力及孕婦的免疫力,產婦最好在預產期前兩周入院,在嚴密的監護之下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