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孕婦妊娠期的養護5(3 / 3)

婦女懷孕後,機體發生了複雜的變化,但專家認為,絕大多數孕婦的病情與孕前相似。哮喘的輕度或中度發作對胎兒影響不大,但若發作持續24小時以上或經積極治療12小時以上沒得到緩解,則會造成體內嚴重缺氧,全身功能紊亂,危害母體和胎兒的健康。

在妊娠期,要注意避免哮喘發作,減少接觸引起發作的因素,消除緊張情緒。如果哮喘發作,仍可使孕前所使用的較有效的藥物。例如氨茶堿、麻黃素、異丙腎上腺素氣霧劑、舒喘靈氣霧劑等,都可使用。但要避免用含有碘劑的藥物,這類藥可造成胎兒甲狀腺腫或甲狀腺功能減退。對一般發作,最初可用舒喘靈氣霧劑,這種藥對全身的作用較弱,但心功能不全及高血壓患者慎用。也可口服氨茶堿或麻黃素。至於腎上腺素,嚴重高血壓、心律不齊者忌用,而且在妊娠早期及妊娠晚期,對胎兒均會產生不良影響。

對嚴重的哮喘發作,可否使用皮質激素呢?國內外專家認為,嚴重哮喘發作或哮喘持續狀態對母體及胎兒的危害性要比皮質激素引起的不良反應更嚴重,在關鍵時刻應盡早使用。但應用皮質激素,壓製了孕婦自身的垂體一腎上腺軸,需停藥一年左右才能恢複。在此期間,患者對分娩、出血、麻醉、手術的耐受性較差。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糖尿病與妊娠

在未應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之前,育齡的糖尿病婦女受孕機會很少。胰島素問世以後,這種情況大為改觀,但妊娠合並糖尿病,對母胎都存在著危險。

糖尿病患者在妊娠期及分娩時,由於新陳代謝變化複雜,對糖尿病難以控製。患者糖耐量有時高,有時低,以致胰島的需要也跟著變化。因此,如不能認真治療,孕產婦常會發生酸中毒。另外,糖尿病患者的胎兒發生畸形的比率很高,新生兒成活率也較正常人低。胎兒常伴有高胰島素血症,出生後常會發生低血糖反應。糖尿病人的胎兒往往過大,約有15%~25%體重超過5000克,妊娠期內分泌失調是產生巨大胎兒的主要原因。

現代醫學在控製糖尿病方麵已有相當的經驗,在妊娠期,產科醫生、內科醫生和孕婦密切合作,可以減少胎兒畸形和新生兒死亡。孕婦要每1~2周作一次檢查,包括尿酮體及蛋白尿的檢查,血壓、體重的測定,以及心血管檢查。

妊娠期飲食與胰島素的需要,應按個人不同的情況確定。每天每公斤體重約需40千卡,胖者應低於這個標準。蛋白質每日每公斤約需2克。下表介紹糖尿病人每日飲食標準及營養成分,供孕婦參考。

糖尿病患者妊娠期每日膳食參考表

食物份量淨重

(克)蛋白質

(克)脂肪

(克)碳水化合物

(克)熱量

(千卡)牛奶2507.88.811.5雞蛋1個456.752瘦豬肉225克15015.626.70.9

續表

食物份量淨重

(克)蛋白質

(克)脂肪

(克)碳水化合物

(克)熱量

(千卡)其他肉類15018.63.62.7豆腐1508.61.15.6蔬菜70012.518.0維生B12.5毫克米35016.11.4171.5植物油3333.0總計85.979.8210.21904

在妊娠期,為了彌補過量尿糖及供應胎兒生長,需要較多的碳水化合物,同時需用適量的胰島素,以保證碳水化合物的利用。

一般患糖尿病的孕婦,應在產前三周左右住院待產,以便更好地控製糖尿病,對胎兒進行密切的監護。

肺結核患者懷孕怎麼辦

肺結核是結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非活動性肺結核,以前經過抗癆治療,而且結核病變範圍不大,肺功能沒有多大改變的妊娠過程對母體及胎兒的發育,沒有明顯的影響。但是有些情況,如慢性纖維性空洞型肺結核,由於組織破壞麵廣而且嚴重,病人往往是耐藥菌的帶菌者,病程較長,肺部萎縮,並有廣泛的纖維化代償性肺氣腫等,肺活量減低,殘氣量增加,使血液中含氧量減少,這自然影響胎兒的發育。又如急生粟粒性肺結核,由於滲出性病灶滿布肺泡而引起肺泡膜增厚,盡管肺活量和通氣量可以正常,但吸入的氧氣不能很好地散布到血液中去,因此往往出現氣急、發紺等缺氧症狀。這些情況,自然對胎兒對母體都是不利的。如果肺結核已發生肺功能不全,甚至已影響到心髒而引起心肺功能不良者,妊娠可使病情加重,甚至惡化死亡。另外,因母體本身血液中含氧量已不足,胎兒死於宮內。輕度長期缺氧,可引發胎兒發育遲緩或大腦發育不良。因此重度及活動期肺結核婦女是絕對不能妊娠的,如已發生妊娠,應在孕3個月內做人工流產。

妊娠期對肺結核病的治療與孕前相同,除了加強營養,注意休息外,對活動期患者,需用藥物治療。抗結核藥物如利福平、鏈黴素等可影響胎兒發育,因此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活動性肺結核或切除過肺葉的孕婦,要提前住院待產,應采取自然分娩,避免剖宮產,特別不能使用吸入性麻醉。產後應立即給嬰兒接種卡介苗,並與母親隔離6~8周。不要母乳喂養,這樣可減少感染,同時有利於產婦恢複。當然,對於病灶已愈合的母親,則不必隔離。

孕婦要預防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是孕婦特有的疾病,一般發生在妊娠20周以後,這種病的主要症狀是水腫、高血壓和蛋白尿,在過去,稱之為“妊娠中毒症”。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發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闡明,一般認為與內分泌改變有關,主要是腎素一血管緊張素一醛固酮一前列腺素係統功能失調。過去有人主張妊娠晚期孕婦在多活動,有利於順利分娩。近年來研究認為,妊娠晚期要少站立,少走動,適當增加休息。因為妊娠後膨大的子宮壓迫盆腔血管,可使下肢回流心髒的血液減少,這自然會影響腎髒及子宮胎盤的血液供應,從而導致血壓升高、浮腫。因此孕婦除增加安靜休息時間外,要注意睡眠以左側臥位為主,輕度妊娠高血壓患者禁止仰臥位。在側臥位有內輸液的作用,能增加髒器、胎盤的灌注量,並可排鈉利尿,有控製及預防妊娠高血壓的作用。輕度患者每日上下午應各左側臥2小時。

是不是需要限製食鹽來預防妊娠浮腫呢?現在認為,孕婦新陳代謝較旺盛,正常妊娠時腎髒的血流量、腎小球濾過率增加,鈉丟失較多。一般妊娠期孕婦下肢常有不同程度的浮腫,這主要是子宮壓迫,使下肢血液回流不暢,靜脈壓升高所致。這種情況限製食鹽量沒有多大效果。減少攝入食鹽,會使孕婦對鈉的調節處於不穩定的平衡,低鈉飲食使孕婦食欲下降,影響蛋白質的攝入,不能滿足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因此,除嚴重水腫和某些合並症需低鹽飲食外,一般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均采用普通飲食。

孕婦不要隨便服用利尿藥,如雙氫克尿塞,可促進腎髒鈉、鉀、氯的排泄,易造成電解質紊亂。對於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孕婦來說,其體內有效血容量不是多而是少,利尿過多會更減少血容量,使腎及子宮胎盤更為缺血。所以除非出現腦水腫、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等嚴重並發症,一般不宜大量長期使用利尿藥。

為了預防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每個孕婦都應在妊娠6個月定期到醫院去產前檢查,測量血壓,檢查小便。在平時,孕婦要密切注意是否出現浮腫,有無頭痛,體重是否增加。如果發現低壓超過90毫米汞柱(12.0kPa),同時出現較重水腫,有劇烈頭疼、眩暈、嘔吐、視力模糊、胸悶等症狀時,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

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對母體及胎兒有什麼危害呢?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發展到嚴重的階段可發生子癇,或合並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等。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對母體及胎兒的影響如下:

(1)孕婦較長時間處於全身小動脈痙攣,病程拖延時間越長,遺留高血壓後遺症的機會越多。

(2)胎盤缺血。在妊娠34周時,正常孕女1胎盤每分鍾通過600~750毫升血液,而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患者由胎盤通過血循環發生障礙,功能降低,自然影響胎兒缺血,胎盤逐漸發生退行性變或自溶,由母體進入胎兒體內的營養不足,使胎兒有缺氧、窒息的危險。

警惕高危妊娠

妊娠期存在一些對母胎不利的因素或合並症,構成對分娩或對產婦、胎兒、新生兒的威脅,這種妊娠叫高危妊娠。高危妊娠增加了圍產期母親及胎兒、新生兒的死亡率,因此應予以高度重視。在醫院裏,醫師可應用高危監測手段對孕婦和胎兒進行定期監測,同時,孕婦亦應加強自我監測。以下幾方麵的問題,如果你有,請劃上“√”,並要請醫生診治。

1.妊娠前就有的疾病如心髒病(),糖尿病(),腎炎(),高血壓(),血液病()。

2.過去有過異常妊娠或不良分娩史如習慣性流產或早產(),死胎(),死產(),產傷(),手術產()母子血型不合()。

3.這次妊娠的異常情況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羊水過多(),羊水過少(),胎兒發育遲緩(),前置胎盤(),胎盤早剝(),骨盆狹窄(),臀位(),高齡初產(35歲以上)()。

妊娠與肝髒

正常妊娠對肝髒有一定的影響,約2/3的孕婦可出現肝掌(即手掌大小、小魚際和指尖呈紅色)及蜘蛛痣(常見於頸、上肢有胸部的紅痣,直徑3毫米左右,微隆起,周圍有放射狀枝叉,用手壓迫便褪色)。在妊娠晚期,由於增大的子宮的擠壓,肝髒向右上方移動,使孕婦有右上腹不適感。妊娠晚期血清白蛋白濃度由4.3克%下降到3克%;球蛋白濃度則有所增高;血清堿性磷酸酶在妊娠第二個月開始逐步升高。這些在分娩後可迅速恢複正常。

在妊娠期,有些孕婦會出現黃疸,其原因有以下幾點:①嚴重的妊娠反應,可使體液不足及新陳代謝發生障礙,造成糖原缺乏,使肝髒受損,肝細胞脂肪變性而出現黃疸,一般在妊娠12周左右隨反應緩解而消失。②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因全身性血管痙攣,門脈周圍的肝竇狀隙纖維蛋白栓塞形成,造成肝細胞壞死,可出現黃疸。③妊娠急性脂肪肝,發生在妊娠後期,可山急性營養不良引起的脂肪代謝紊亂所致。④妊娠期複發性黃疸,是妊娠期黃疽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大多出現於妊娠22周以後,孕婦情況良好,一般分娩後即自行消退。

急性病毒性肝炎是妊娠期的常見病,病程與症狀與非妊娠患者沒有大的區別,但由於妊娠期肝髒負擔重,孕婦蛋白質攝入不足,所以發生重症肝炎和肝昏迷的較多。肝炎還可導致流產、早產及胎兒畸形。孕婦肝炎越到妊娠後期,病情越重,分娩時容易發生產後出血。肝炎病毒可通過胎盤、分娩過程中血和羊水、哺乳、產後母嬰問的密切接觸這樣四條渠道傳染給嬰兒。

因此,在妊娠期孕婦要把住病從口人這一關,注意預防肝炎:①孕婦盡量不要在外吃飯,不要用他人碗筷。②要注意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量,多吃蔬菜和水果。③到妊娠中期早孕反應仍然明顯,就到醫院檢查肝功。④染上肝炎應早住院治療。如母親患的是乙型肝炎或澳抗陽性者,新生兒在出生24小時內、1個月、6個月分別注射乙肝疫苗。⑤肝炎產婦及澳抗陽性者,分娩後注意與嬰兒隔離。

什麼是宮外孕

卵子受精以後,經過分裂而形成胚囊具有溶解母體組織的酵素,能侵入母體而著床。當胚囊運行到子宮,植入子宮體腔粘膜內而繼續發育成長時,就成為正常的妊娠。但是具備著床能力的胚囊,也能侵入子宮體腔以外的母體組織而停留下來,在那裏生長發育,這就是異位妊娠,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宮外孕。宮外孕可發生在輸卵管、卵巢、腹腔等處,分別稱為輸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等等。以輸卵管妊娠為多見。

輸卵管妊娠的結果一是輸卵管流產,二是輸卵管破裂。據報道,以輸卵管流產為多。

輸卵管流產往往是胚胎植於輸卵管壺腹部,孕卵漸漸長大以後,自管壁附著處分離下來,落人管腔,再排入腹腔,最後連同血流被吸收。

輸卵管破裂往往是孕卵植入管腔狹小部位,無法容許孕卵向管腔內擴張,而將管壁向外膨出。另外絨毛組織侵入管壁後穿過漿膜,引起管腔破裂出血。輸卵管破裂出血,有時出血很急,來不及凝固,便布滿整個腹腔。出血嚴重時,病人可在短時間內因失血過多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