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必然痛嗎
人們都知道陣痛是分娩的前兆,但專家們統計後發現,有10%的產婦分娩前沒有疼痛的感覺。醫生們沒有找到很有說服力的陣痛的機理,反而發現,疼痛的強度與子宮收縮的強度不成比例,而產痛的程度卻和產婦精神緊張的程度成正比,精神越緊張,疼得越厲害。於是有人得出這樣的結論:害怕是產痛的根源,特別是初產婦,對分娩有很多猜測、憂慮甚至恐懼。他們的憂慮是多種多樣的,如害怕發生難產,怕孩子出現意外,怕產痛、怕出血……英國產科專家格·迪裏德說:精神最不緊張的產婦,感到的疼痛最輕,也就是說,如果產婦精神不緊張,那她就不感到害怕。疼痛是一種感覺,對於相同的刺激因素,因個體的敏感程度、耐受能力等差別不同。所感覺到的疼痛的強度也不同。實際上,分娩是一種自然的生理過程,自古以來,絕大多數分娩活動都是正常順利的。在現代醫療條件及良好的圍產監護下,產婦應該是更樂觀的。家屬和醫護人員對產婦要給予足夠的寬慰,打消產婦的恐懼,增添她的希望和快樂。
在產前,孕婦要練習深呼吸、淺呼吸、短促呼吸及憋氣等方法。在宮口開到4厘米以後,在宮縮時,產婦可在吸氣時鼓起肚子,呼氣時癟下肚子。呼吸及腹部動作越慢越好。在宮縮過去以後,產婦要放鬆。在胎兒即將娩出時,要聽從醫生的命令,努力配合,避免產道損傷。
在一些情況下,醫生給產婦注射杜冷丁等藥物,使產婦平靜、舒服地迎接寶寶的降生。
分娩有沒有訣竅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孕婦經過280天左右的努力,要通過分娩結束整個妊娠期。這關鍵的最後一天應怎樣努力呢?分娩有沒有什麼訣竅呢?一位婦產科學家詼諧地告訴孕婦:有,訣竅就是別鬧。
許多孕婦在分娩前非常緊張,認定分娩一定非常疼。有的人分娩前假臨產的宮縮出現時,以為已經臨盆,便開始叫疼,甚至喊叫,實際上假臨產隻有輕微的官縮,是不疼的。
在真正進入產程以後,大多數產婦因精神心理因素,感覺到程度不同的痛感。有些產婦從一開始便大喊大叫,手足揮舞,不思飲食,哭喊得聲嘶力竭,疲憊不堪。這種鬧法除了確實感到疼痛外,恐懼占了很大成分。因為喊叫哭鬧消耗了體力,中樞神經係統得不到休息,子宮也得不到有力的收縮,致使子宮缺氧,發生宮縮乏力,或發生不協調的宮縮。這樣一來,給產婦帶來的是劇痛,胎兒也因供氧不足而發生宮內窘迫,心率變快,胎糞泄出,汙染羊水。胎兒出生後,易發生新生兒肺炎等嚴重並發症。有的產婦到子宮口開全後,由於疲勞過度,子宮乏力,需要醫生助產才能將胎兒娩出,增加了產婦的痛和創傷以及胎兒的危險。甚至有的產婦能把順產“鬧”成難產。
宮縮是受神經係統的內分泌係統共同支配的,不能人為地控製。我們隻能努力去駕馭它,如在宮縮間歇時,放鬆身心,盡量休息,不需要手術產的,可適當吃些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或飲料,但不要猛吃大量食物,以免脹氣、嘔吐。如果有小便,可及時排尿,以免影響胎頭下降。
如果出現異常情況,醫生會做出妥善的處置,作為產婦,要鎮靜、堅強,要與醫生相配合,共同克服困難,大叫大鬧則與事無補。
分娩先兆
在分娩開始之前,往往出現一些症狀,醫學上稱為分娩的先兆。
1.子宮底下降:產婦在分娩前數周可發現子宮底下降到相當於妊娠8個月時的高度。這使孕婦感到上腹部不那麼憋悶,胃口也好些。但同時,下腹部更加沉重突出,小便次數增加,走路更笨重,感覺腰酸腿疼,而且出現小腿抽筋現象。子宮底為什麼會下降呢?這是因為胎兒的頭下降入盆了。經產婦的胎兒頭入盆較遲,有時要到分娩前。
2.子宮收縮:分娩之前數周,子宮肌變得敏感起來,往往出現不規律的宮縮。這種宮縮與真正分娩時的陣縮不同,因此醫學上稱之為假陣縮,假陣縮的持續時間短,間歇不規律,收縮大多隻在下腹部。假陣縮不會使子宮頸張開,也不伴有血性分泌物。
3.陰道分泌物:在妊娠最後數周,子宮頸分泌物增加。在分娩開始前24小時內,常有一些帶血的粘液性分泌物從陰道排出,血量一般很少。這種血性分泌物俗稱“見紅”,為分娩即將開始的一個比較可靠的征兆。
是誰努力使胎兒娩出
我們知道,在懷孕以後,母體內存在兩種功能相悖的物質,一是促使子宮收縮而分娩的垂體催產素和前列腺素;一是阻止子宮收縮,有安胎功能的孕酮(黃體酮)。前者在分娩時在母體占優勢,後者在懷孕過程中占優勢。這種變化是怎樣產生的?誰是主宰這一變化的動力呢?
60年代初,科學家發現臨近足月的胎兒血液中的腎上腺皮質激素含量突然上升。於是人們在綿羊身上進行了一係列實驗。在兩隻母綿羊臨產前26天,剖開腹部,將一根管子插入母羊的頸部大靜脈。然後,每天通過管子給一隻母羊的胎兒注入一定量的腎上腺皮質激素,給另一隻羊胎兒注入等量的生理鹽水,不久,接受注射激素的羊胎兒娩出,使產期提前了20天。另一隻羊則足月娩出。這使人們注意到胎兒體內激素的變化所起的作用。經過一係列研究,人們發現,胎兒娩出是由胎兒自己發動的。
首先,臨產的胎兒加快了發育,新陳代謝活動增強,因而出現甲狀腺功能的亢進現象。這使胎兒體溫升高,腦內溫度更高些,使胎兒處於一種窘迫狀態。這時,胎兒丘腦內的體溫中樞對腦溫的升高做出保護性反應: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使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激素又抑製了胎盤產生孕酮的功能,提高雌激素的量,也觸發了前列腺素的產生,促進了垂體催產的釋放。經過這一係列的連鎖反應,分娩活動被觸發了。
胎兒要來到人間,必須艱難地通過產道。在妊娠期間,胎兒位於骨盆上麵,初產在分娩前四周左右,胎頭通過骨盆入口,稱為“入盆”。這時胎頭偏斜向一邊,也就是說,當胎頭轉向後側或左側或朝下彎時,要比胎頭正麵朝下時容易進入骨盆。這時孕婦下腹有墜痛感,覺得胎兒在下降,但上腹及胸中則舒暢多了。胎頭降至骨盆,同時胎頭轉過來,轉至前後軸向。因為骨盆出口處的最大直徑,是前後方向的,胎頭在這裏又一次轉動方向。總之,胎兒為了適應產道的形狀和大小,采取了一連串的動作,以配合母親分娩。
什麼是產道
產道是胎兒娩出經過的道路,可分為骨產道與軟產道兩部分。
1.骨產道:骨產道就是骨盆。骨盆前壁淺,後壁深,入口前後徑較短,出口則橫徑較短。如果骨盆的形狀、大小有異常,就會阻礙胎兒的娩出運動。在產前檢查時,醫生會用各種測量方法,鑒定骨盆的大小,並根據胎兒的大小,決定分娩方式。
2.軟產道:軟產道是個圓筒形的管道,是由軟組織構成的,包括子宮段、子宮頸、陰道及骨盆底組織。
子宮下段:是子宮頸的一部分,未懷孕時叫子宮峽部,隻有1厘米長,到妊娠末期,特別是分娩以後,羊水或胎先露的壓力施加於子宮下段。遇到子宮上段收縮時,下腹即被拉長,長度可達7~10厘米,變得較薄較軟。
子宮頸:妊娠後由於體內激素的變化及血管增多,子宮頸變得鬆軟,子宮頸管內有粘液封塞子宮口。分娩開始之前,子宮頸管約長1~2厘米,分娩開始以後,由於子宮收縮,子宮頸管漸漸變短、變平,最後完全消失。子宮頸管內的粘液與子宮頸粘膜也大部被擠出,同時,子宮頸管壁會受到損傷,引起少量出血。血液與粘液相混合從陰道排出,就是“見紅”。初產婦子宮頸管消失,宮口便開大。在分娩前,子宮口僅有幾毫米,子宮口必須開大到10厘米左右時,胎頭才能通過。
陰道及骨盆底:平時婦女陰道的前壁和後壁是貼在一起的,臨產後,隨著子宮口的開大和胎兒的下墜,陰道也被展開,變成又寬又短的筒狀,使胎頭可以順利產出。
什麼是產力
分娩時胎兒通過產道並被逼出的過程。這一活動取決於三個因素,即產力、產道、胎兒。如果這三個因素是正常的,能互相適應,分娩就會順利。產力是把胎兒從子宮經產道娩出的力量,這種力量來自以下3個方麵。
1.子宮的收縮:在臨產時,子宮肌肉出現自發而有節律的一陣陣收縮和放鬆,這種子宮有規律性的收縮,簡稱宮縮。官縮具有節律性,每次由弱到強,維持一個短時期後,逐漸減弱後消失。每兩次宮縮之間有一定時間的間歇。在分娩初期,宮縮持續大約10秒鍾,間歇時間約15~20分鍾,以後,宮縮時間加長,間歇時間縮短,而且收縮的強度亦逐漸增加。當子宮口開全後,陣縮可持續1分鍾以上,問歇時間也僅1~2分鍾。
子宮收縮時,能牽引子宮的下段,使子宮頸擴張,使胎兒下降。間歇時,子宮肌纖維放鬆,使血循環得到恢複,胎兒與母體間,趁這個空隙進行物質交換,子宮肌也就得到休息。如果宮縮過頻、過強、過長、過稀、過弱,都會妨礙正常分娩。
2.腹肌的收縮力:子宮頸完全開放以後,胎兒逐漸下降而進入陰道中。每次宮縮時,胎先露或羊水囊壓迫骨盆底組織和直腸時,使產婦發生排便的感覺,產婦便會主動地作排便時向下進氣的動作。進氣時,喉頭易閉,腹壁及膈肌有強力收縮,使腹內壓力增高。這種力量是逼出胎兒的重要力量,可以受意誌支配。產婦會將這種力量,隨宮縮時運用,否則沒有效果。當胎兒娩出後,腹肌的力量可幫助胎盤的娩出。正確運用腹肌的收縮力是娩出胎兒的重要條件,因此,孕婦必須在產前了解和練習。
3.提肛肌的收縮力:當胎頭露下降到骨盆底部時,提肛肌的收縮對胎頭的仰伸和娩出很有幫助;胎兒娩出後,能促使胎盤娩出。
產力的三種力量都很重要,但以子宮收縮力為主,其他兩種力為輔。
分娩過程分幾個階段
在子宮生長約266天、發育成熟的胎兒便將娩出。分娩過程雖有快慢難易之分,但都經過三個階段,也就是三個產程。
1.第一產程(第一期或開口期):第一產程是從分娩開始至子宮口完全張開的階段。在第一產程剛開始時,宮縮間歇長,約10~15分鍾;持續時間短,約15~30秒。在分娩進展中,子宮收縮逐漸加強,間歇縮短至3~5分鍾甚至1~2分鍾,持續時間漸加長至1~2分鍾。在此期間,宮縮使子宮頸口變短消失,子宮口逐漸開大,胎兒漸漸下降,子宮口完全開大時,直徑約為10厘米。這時血性分泌物加多,從陰道排出。在子宮口開全時,胎膜破裂,羊水流出。
一般在第一產程開始時,產婦可走動。在宮縮時,可自己按摩腹部和腰骶部。
2.第二產程(第二期或娩出期):在此階段,產婦將把胎兒娩出。當子宮開全,胎膜破裂以後,宮縮常暫停,但很快再一次開始。再次出現的宮縮比第一產程時更強烈,間歇與持續的時間大約都在1~2分鍾。當胎頭先露壓迫骨盆底部時,產婦有排便的感覺,引起反射性進氣和向下用力的動作,每次宮縮可進氣2~3次。在宮縮間歇時,產婦可稍事休息。經1~2小時的努力,胎兒順產道娩出,然後,又有少量血液及羊水湧出。
在此期間,受過訓練的產婦大多能隨著子宮收縮有節律地用力和休息,幫助胎兒克服在產道中運行時所遇到的阻力,配合醫生順利將胎兒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