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女性更年期相關的生理和心理2(1 / 3)

第三章女性更年期相關的生理和心理2

更年期卵巢有哪些變化

更年期是女性生命旅程中的必經之路,它指的是從性成熟期向老年期過渡的一個階段,主要特點為卵巢的生殖功能和內分泌功能逐漸衰退直至完全停止,曆時因人而異,絕經是其重要標誌。

女性到了40歲生育任務將近完成,卵巢皮質內的大量始基卵泡已經枯萎,皮質變薄,具有活性的卵泡數量愈來愈少,分泌的雌激素量也日漸減少,抑製激素也分泌不足,致使卵巢殘留的卵泡對垂體分泌的卵泡刺激素和黃體生成素的應答能力明顯下降,此時垂體不得不分泌更多的促性腺激素才能勉強維持卵泡的發育。在更年期的頭幾年,月經還比較正常,還會排卵,有時還會懷孕。以後卵巢功能逐漸衰退,卵泡發育不全,排卵周期減少,以至不排卵,所以卵巢功能衰退首先表現為黃體功能不足,生育能力下降直至完全喪失,卵巢孕激素的分泌終告停止,生殖功能結束。

但這時卵巢的卵泡仍有少部分發育,所分泌的雌激素仍然能夠維持子宮內膜,隻是雌激素的量時多時少,再加上缺乏周期性的孕酮拮抗,使子宮內膜的增生、脫落變化不那麼規律了,因而出現月經周期紊亂、經期長短不一、經量多少不等,甚至淋漓不盡,嚴重的可因長時間多量出血造成貧血,臨床上稱之為“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終於有一天卵泡耗盡,對“司令部”下丘腦—垂體發布的命令再也沒有執行的力量了,卵泡發育停止,當雌激素的分泌減少至不再能夠刺激子宮內膜增生時,月經停止,這種情況持續達一年以上,我們稱之為“絕經”。

絕經後卵巢功能將進一步衰退,它所產生的極少量雌激素雖不能引起子宮內膜的變化,但還能產生一定生理功能,直到絕經3~5年以後,卵巢門血管硬化,管腔阻塞,停止了對卵巢的營養供應,卵巢纖維化,間質增生,質地變硬,體積萎縮,完全喪失了直接產生雌激素的功能,卵巢衰老,女性隨之步入了老年期,卵巢的內分泌功能也告結束。

現在我們知道,女性的衰老取決於卵巢的壽命。卵巢為女性一生服務的時間大約30~40年,超過這個時間,卵巢內的卵細胞所剩無幾,不能對正常的調節因素發生反應,也不再規律地、周期性地分泌女性激素,子宮內膜也不能隨之周期性地增生與脫落,最後出現絕經。這個過程是卵巢功能興衰的具體表現,當卵巢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便自動退出了曆史舞台。

絕經後女性生殖器官有什麼變化

絕經後期是指由絕經起,直到生命終止這一整個時期。由於卵巢分泌的性激素水平低落,致使依賴於性激素調節的女性生殖器也開始退化,萎縮、紛紛衰老。

1.外陰:是雌激素依賴器官,當雌激素不足時,外陰失去大部分膠原、脂肪和保留水分的能力,腺體萎縮,分泌減少,皮膚變薄、幹燥、易裂,有時出現瘙癢。陰阜和大小陰唇的皮下脂肪減少,陰唇萎縮,陰毛稀疏或脫落。

2.陰道:由於雌激素減少,使陰道縮短、變窄、皺褶減少,陰道壁變薄,彈性減弱,陰道粘膜萎縮、脆薄,毛細血管易破損而出血。早期陰道粘膜呈充血性改變,有散在瘀斑。晚期顏色蒼白,因分泌物減少和萎縮性縮窄,常發生性交疼痛和性交困難。由於陰道的萎縮,使尿道和恥骨聯合的角度變得平直,尿道外口與陰道口十分接近,任何陰道操作或性生活都可能增加對尿道的壓力,容易發生尿頻、排尿不適和感染。陰道上皮細胞糖原含量減少,乳酸杆菌減少,陰道酸度減少,“自淨作用”減弱,菌群失調,抵抗力下降,有利於致病菌的生長、繁殖,易患“老年性陰道炎”,感染嚴重時可引起潰瘍、糜爛,使陰道粘連。

3.宮頸、子宮、輸卵管:宮頸萎縮,分泌的粘液減少,宮頸的鱗狀上皮變薄,易受傷出血。宮頸管有時可因萎縮、狹窄而堵塞,造成宮腔積液、感染積膿。子宮頸的柱狀上皮和鱗狀上皮萎縮上移,宮頸糜爛可以自然消失。子宮體逐漸縮小,肌壁變薄,子宮內膜萎縮變薄、光滑蒼白,不再有周期變化。由於子宮肌層和腺體的萎縮,可使部分患子宮內膜異位症和子宮肌瘤的患者症狀減輕或消失,從而免除手術。輸卵管也萎縮。

4.生殖道支持結構:在雌激素的影響下,生殖道的支持結構——盆底肌肉與筋膜能保持一定張力,維持內生殖器的正常位置。絕經後期,雌激素不足,生殖道的支持結構減弱,盆底組織鬆弛,韌帶失去彈性,易發生子宮脫垂、膀胱和直腸脫垂及張力性尿失禁。

5.第二性征:隨著雌激素的減少,女性第二性征也逐漸退化,乳房萎縮、肩部變寬、腰身消失,女性體型逐漸消失,少數人可有嗓音低沉和多毛現象。這時的女性從生理上開始走向衰老。

可見,絕經後期,卵巢功能迅速減退,體內雌激素水平的明顯下降,是導致女性一係列退化性生理變化的主要因素。

絕經後期女性非生殖器官有什麼變化

婦女絕經後進入絕經後期,此時期的卵巢還繼續經曆著不斷衰老的過程,直至功能完全喪失,伴隨出現的是體內低雌激素血症而引起的健康問題。現有研究明確表明,雌激素受體除存在於生殖係統與維持第二性征有關外,亦存於全身其他各器官係統的細胞,如皮膚毛囊、心肌、血管內皮和平滑肌細胞,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等。絕經後卵巢內分泌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低下,導致女性機體內環境的改變,其影響是全身性的。多數會出現血管舒縮功能不穩定、泌尿係統不適、皮膚和毛發改變、骨質疏鬆症、心血管疾病等,分述如下:

1.泌尿係統改變:雌激素對維持膀胱及尿道粘膜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雌激素嚴重缺乏時,膀胱、尿道上皮變薄、平滑肌彈性減弱,會引起萎縮性膀胱炎、或萎縮性尿道炎,出現尿頻、尿急、燒灼感,也可出現血尿,但尿液檢查並無感染表現,尿培養也無致病菌。還會出現膀胱或尿道憩室、尿道粘膜脫垂、尿道肉阜。膀胱肌肉收縮力下降,可出現殘餘尿。膀胱、尿道萎縮後解剖位置改變、盆底肌肉及尿道擴約肌鬆弛,易出現張力性尿失禁、遺尿症或排尿困難。膀胱萎縮,容積減少,夜尿增多。

2.皮膚、毛發的改變:皮膚是雌激素作用的重要靶器官,含有雌激素受體,能代謝雌激素。隨著絕經後雌激素水平降低,皮膚的血流量減少,上皮膠原合成減少,皮下脂肪減少,結果使皮膚彈性降低、紅潤消失、皮膚變薄、幹燥、脫屑、瘙癢、失去光澤、出現皺褶。皮膚的感覺也日漸減弱,組織再生能力差,創傷不易愈合。皮膚免疫能力減退,抵抗力降低,易患感染及腫瘤。進入老年期毛囊上的雌激素受體減少,皮脂腺分泌減少、毛發的髓質和角質退化,使毛發變得細軟易脫落。由於雌激素水平低落,雄激素作用相對明顯,麵部及唇周汗毛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