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白蘿卜忌與胡蘿卜、橘子、柿子、人參、西洋參同食。
八、百果雞粥
原料:梨500克,母雞1000克,粳米100克,棗(幹)50克,銀耳(幹)10克,蓮子25克,薏米25克,幹貝10克,橘餅25克,荸薺25克,冰糖200克。
製作:1.將雞宰殺,去毛、爪及內髒;
2.雞洗淨切成大塊,放入沸水鍋中氽一下,撈出;
3.粳米淘洗幹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水;
4.銀耳用溫水漲發,洗淨,去掉根蒂,撕成小朵;
5.紅棗、蓮子、荸薺、雪梨、橘餅、薏仁、幹貝分別整理幹淨;
6.將肉、粳米、銀耳、紅棗、蓮子、荸薺、雪梨、橘餅、薏仁、幹貝全部放入鍋中,加冷水約1500毫升,先用旺火煮開;
7.然後改小火慢煮;
8.見雞肉煮爛時撈出,撕成絲狀;
9.重新放入鍋內,調入冰糖熬化,續煮至粥稠即可。
用法用量:早餐、中餐、晚餐。
功效:秋季養生調理、補虛養身調理。
營養分析:母雞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身壯體的作用。母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母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禁忌:雞肉忌與野雞、甲魚、鯉魚、鯽魚、兔肉、蝦子以及蔥蒜等一同食用。
九、杏仁川貝粥
原料:粳米100克,杏仁10克,川貝母6克,冰糖10克。
製作:1.杏仁去尖皮,焯水燙透,備用;
2.川貝去泥沙,洗淨;
3.粳米淘洗幹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幹水分;
4.鍋中加入約1000毫升冷水,將粳米、杏仁、川貝放入;
5.先用旺火燒沸,再改用小火熬煮;
6.粥將成時下入冰糖,調好口味,再稍燜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用法用量:早餐、中餐、晚餐。
功效:健脾開胃調理、補虛養身調理。
營養分析:杏仁含有豐富蛋白質、維生素及鈣、鎂、鋅、硒等營養元素,還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和多酚類成分,這種成分不但能夠降低人體內膽固醇的含量,還能顯著降低心髒病和很多慢性病的發病危險。杏仁還有美容功效,能促進皮膚微循環,使皮膚紅潤光澤。
禁忌:杏仁不可與板栗、豬肉、小米同食。
十、黃芪紅糖粥
原料:粳米10克,黃芪30克,陳皮6克,赤砂糖30克。
製作:1.將黃芪洗淨切片,放入鍋中,加入適量冷水煎煮,去渣取汁;
2.陳皮用冷水浸透,切絲;
3.將粳米淘洗幹淨,浸泡半小時後撈出;
4.粳米與陳皮絲一起放入鍋中,再倒入黃芪汁,加冷水適量;
5.煮至粳米爛熟,下入紅糖拌勻即成。
用法用量:早餐、中餐、晚餐。
功效:秋季養生調理、補虛養身調理。
營養分析:粳米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減少高血壓的機會;粳米能預防糖尿病、腳氣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粳米米糠層的粗纖維分子,有助胃腸蠕動,對胃病、便秘、痔瘡等療效很好。
禁忌:粳米不宜與馬肉、蜂蜜同食;不可與蒼耳同食,否則會導致心痛。
十一、鹿角膠粥
原料:粳米100克,鹿角膠15克,鹽2克。
製作:1.粳米淘洗幹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幹水分;
2.鍋中加入約1000毫升冷水,將粳米放入,先用旺火燒沸;
3.然後改用小火熬煮;
4.待米粒熟爛時,加入鹿角膠,等再次燒沸;
5.下入鹽調好味,即可盛起食用。
用法用量:早餐、中餐、晚餐。
功效:補虛養身調理、冬季養生調理。
營養分析:粳米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減少高血壓的機會;粳米能預防糖尿病、腳氣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粳米米糠層的粗纖維分子,有助胃腸蠕動,對胃病、便秘、痔瘡等療效很好。
禁忌:粳米不宜與馬肉、蜂蜜同食;不可與蒼耳同食,否則會導致心痛。
十二、鵪鶉馬蘭粥
原料:粳米100克,鵪鶉肉300克,馬蘭頭30克,大蔥15克,薑15克,料酒10毫升,鹽3克,味精2克,醬油5克。
製作:1.先把鵪鶉鳥宰殺,用開水去毛及內髒,用清水洗淨,放入碗內,加入蔥、薑末、料酒、精鹽和醬油,上籠蒸至爛熟,去骨留肉備用。
2.將粳米淘洗幹淨,與馬蘭一同放入鍋內,倒入適量清水,置武火上煮,水沸後,改用文火繼續煮至米開花時,加入鵪鶉肉,再燉片刻,加入適量的味精,即可食用。
用法用量:早餐、中餐、晚餐。
功效:營養不良調理、補虛養身調理。
營養分析:鵪鶉肉適宜於營養不良、體虛乏力、頭暈、腎炎浮腫、瀉痢、肥胖症、動脈硬化症等患者食用。所含豐富的卵磷,可生成溶血磷脂,抑製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可阻止血栓形成,保護血管壁,阻止動脈硬化。磷脂是高級神經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具有健腦作用。常食鵪鶉肉,可治療肥胖型高血壓、糖尿病、貧血、胃病、肝大、肝硬化、腹水等多種疾病。一般人都可食用,是老幼病弱者、高血壓患者、肥胖症患者的上佳補品。
禁忌:鵪鶉不宜與豬肉、豬肝、菌類食物同食,否則令人麵生黑子或發生痔瘡。
十三、鵪鶉粥
原料:粳米100克,鵪鶉肉300克,大蔥15克,薑15克,料酒10毫升,鹽2克。
製作:1.將鵪鶉宰殺,整理幹淨,用冷水略加浸泡,去掉血汙,放入碗中;
2.蔥、薑洗淨,切成末,放入鵪鶉碗中,加入鹽和料酒拌勻;
3.將碗放入蒸籠,用旺火蒸半小時;
4.見鵪鶉熟爛,拆去骨頭備用;
5.粳米洗淨泡好,放入鍋中,加入冷水約1500毫升,先用旺火燒沸;
6.再改用小火,煮至米粒開花時放入鵪鶉肉,煮至米爛粥稠即可。
用法用量:早餐、中餐、晚餐。
功效:補虛養身調理、秋季養生調理。
營養分析:粳米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減少高血壓的機會;粳米能預防糖尿病、腳氣病、老年斑和便秘等疾病;粳米米糠層的粗纖維分子,有助胃腸蠕動,對胃病、便秘、痔瘡等療效很好。
禁忌:粳米不宜與馬肉、蜂蜜同食;不可與蒼耳同食,否則會導致心痛。
十四、鴨脯火腿粥
原料:糯米100克,鴨肉150克,花生仁(生)50克,火腿30克,蝦米10克,香菇(鮮)50克,料酒10毫升,鹽3克。
製作:1.將鴨脯肉切成小丁,在沸水鍋中燙一下,立即撈出放在碗內;
2.碗內加料酒、清湯攪勻,然後放在蒸籠中蒸1小時;
3.取出蒸汁和鴨肉丁備用;
4.將火腿肉、香菇切成同鴨肉一樣大小的丁;
5.花生仁洗淨,用冷水浸泡回軟;
6.糯米洗淨,用冷水浸泡3小時,瀝幹水分,放入鍋中;
7.鍋中倒入鴨汁和適量冷水,加入火腿丁、香菇丁、花生仁一起煮粥;
8.粥煮沸後改用小火煮40分鍾;
9.放入海米、鹽,稍煮片刻,再把鴨肉丁放在粥上即成。
用法用量:早餐、中餐、晚餐。
功效:補虛養身調理、營養不良調理。
營養分析: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及澱粉等,營養豐富,為溫補強壯食品;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之功效,對脾胃虛寒,食欲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糯米有收澀作用,對尿頻、盜汗有較好的食療效果。
禁忌:糯米不宜與雞肉同食。
十五、鯪魚黃豆粥
原料:大豆50克,稻米100克,鯪魚罐頭100克,豌豆20克,大蔥3克,薑3克,鹽1克,味精1克,胡椒粉1克。
製作:1.大米洗淨泡30分鍾,大豆浸泡12小時撈出用沸水焯燙除去豆腥味,豌豆焯水燙透即可。
2.鍋中放入大米、大豆、清水,上旺火煮沸,轉小火慢煮1小時,待粥黏稠時下入鯪魚豌豆粒及調味料攪拌均勻即可。
用法用量: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功效:健脾開胃調理、補虛養身調理。
營養分析:鯪魚富含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A、鈣、鎂、硒等營養元素,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具有益氣血、健筋骨、通小便之功效,治小便不利、熱淋、膀胱結熱、脾胃虛弱等。
禁忌:大米不宜與馬肉、蜂蜜、蒼耳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