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高脂血病的中醫調理與康複調血脂6
一百零三、溜雙色魚絲
原料:鱖魚200克,胡蘿卜50克,萵筍50克,雞蛋50克,黃豆粉8克,鹽15克,料酒8克,味精5克,胡椒粉5克,薑8克,大蔥8克,澱粉(玉米)4克,花生油20克。
製作:1.鮮鱖魚肉洗淨,去骨、去皮,切成絲,用鹽、料酒、胡椒麵醃漬30分鍾;
2.胡蘿卜、青筍分別去皮,切成粗,長相應的絲;
3.將蛋清,幹豆粉調成糊,將魚絲拌勻,用碗盛鹽、料酒、味精、湯、水澱粉調成汁;
4.鍋內油燒至三成熱,放入魚絲、蘿卜絲、青筍絲,用筷子輕輕滑散,倒入漏勺內;
5.鍋內加油,將薑、蒜、蔥炒出香味,倒入三絲,烹入芡汁,迅速翻炒均勻,起鍋裝碟即成。
用法用量:中餐、晚餐。
功效:營養不良調理、補虛養身調理。
營養分析:鱖魚含有蛋白質、脂肪、少量維生素、鈣、鉀、鎂、硒等營養元素,肉質細嫩,極易消化,適於兒童、老人及體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者食用;並具有補氣益脾的滋補功效。
禁忌:萵筍忌與蜂蜜同食。
一百零四、炸雞肉餅
原料:雞肉500克,麵包屑100克,洋蔥150克,西紅柿65克,香菜50克,芹菜10克,雞蛋50克,薑10克,大蒜5克,辣椒粉1克,鹽20克。
製作:1.雞剝皮去骨後剁成肉泥;
2.洋蔥、香菜、西紅柿、芹菜均洗淨切碎待用;
3.把剁好的雞肉泥、鮮麵包屑50克,洋蔥西紅柿,鮮香菜、鮮薑、大蒜、香芹菜籽(末)、紅辣椒粉和雞蛋放入一深盆中,攪拌均勻,成餅料;
4.把餅料分成八等份,分別做成直徑7.5厘米左右,厚為2厘米的肉餅,兩麵掛上麵包渣,放在蠟紙上備用;
5.鍋內倒入印度脫白油,用中火燒熱,放入肉餅,改用文火;
6.每麵炸七八分鍾,用鏟子輕輕翻動,不要把肉餅弄碎。
7.把炸好的肉餅放入預熱過的大盤中即可上桌。
用法用量:中餐、晚餐。
功效:營養不良調理、補虛養身調理。
營養分析:洋蔥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見的食物,無論中餐還是西餐,洋蔥使用都非常普遍,洋蔥的營養及其豐富,特別是它的特殊功效更是成為食物原料中的佼佼者。洋蔥具有發散風寒、抵禦流感、強效殺菌、增進食欲、促進消化、擴張血管、降血壓、預防血栓、降低血糖、防癌抗癌、清除自由基、防治骨質疏鬆症和感冒;並且還可治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積內停等症。
禁忌:洋蔥忌與蜂蜜同食,會導致腹脹、腹瀉洋蔥也不宜與黃魚同食。
一百零五、炸魚排
原料:草魚1500克,麵包屑100克,雞蛋100克,小麥麵粉25克,花生油100克,鹽15克,味精10克,料酒10克,胡椒粉10克。
製作:1.魚去鱗、剖腹、去五髒、洗淨;
2.雞蛋磕入碗內打散;
3.魚頭向左、魚脊向裏平放在砧板上,用刀從魚尾貼脊骨剔開,並去頭;
4.再剔魚的另一麵,去掉脊骨;
5.然後剔去軟翅和皮,片成半厘米厚的大片;
6.魚片放在盆內加精鹽、料酒、胡椒粉和味精醃漬5分鍾;
7.拍上麵粉拖雞蛋液並蘸上麵包屑;
8.鍋置火上燒熱,加油燒熱六成熱,魚片炸至兩麵金黃色;
9.撈出控去油,改切成一指條形,碼放在魚務盤中即可。
用法用量: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功效:補虛養身調理、營養不良調理。
營養分析:草魚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對血液循環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草魚含有豐富的硒元素,經常食用有抗衰老、養顏的功效,而且對腫瘤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並具有暖胃和中、平肝祛風、治痹、截瘧、益腸明眼目之功效,主治虛勞、風虛頭痛、肝陽上亢、高血壓、頭痛、久瘧。
禁忌:雞蛋與糖精、紅糖同食會中毒;與鵝肉同食損傷脾胃;與兔肉、柿子同食導致腹瀉;同時不宜與甲魚、鯉魚、豆漿、茶同食。
一百零六、炸糍飯糕
原料:糯米600克,鹽8克,花生油120克。
製作:1.將糯米淘洗幹淨,瀝幹水分備用。
2.將鍋內倒入水,放入精鹽,燒沸後倒入糯米燒煮,待沸後,用鐵鏟不斷翻動,燒煮8-10分鍾,至米粒膨脹、水分快幹時,用小火燜煮10多分鍾,全飯熟取出,倒入木框內(框底墊擰幹的濕沽布,框邊塗少許花生油),加蓋清潔的濕布,雙手用力均勻按壓平整,去掉蓋布,翻扣在潔淨的案板上,拆開框架,自然冷卻,即成糍飯糕坯,用刀均勻地切成小塊。
3.鍋內倒入花生油,燒至八成熱時放入生坯小塊,用小火浸炸,邊炸邊翻動,炸5分鍾左右,至表麵發挺,呈金黃色時,即可食用。
用法用量: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功效:補虛養身調理、營養不良調理。
營養分析: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及澱粉等,營養豐富,為溫補強壯食品;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之功效,對脾胃虛寒,食欲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糯米有收澀作用,對尿頻,盜汗有較好的食療效果。
禁忌:糯米不宜與雞肉同食。
一百零七、炒鵪鶉
原料:鵪鶉肉500克,蘿卜200克,植物油15克,薑10克,大蔥10克,醋3克,黃酒5克,味精1克,鹽2克。
製作:1.將鵪鶉放水中淹死後去毛和內髒,洗淨血水,把它切成長、寬各1.6厘米的塊;
2.蘿卜切成長3.3厘米、寬1.6厘米的塊備用;
3.將鍋置武火上,放入菜油燒沸;
4.將鵪鶉塊下鍋,用鋁鏟反複翻炒至肉變色;
5.再將蘿卜放入混炒;
6.然後放入蔥(切末)、生薑(切末)、料酒、醋、鹽,加水少許,煮數分鍾,待鵪鶉肉熟即成。
用法用量:食用時可加入味精佐餐。
功效:壯腰健腎調理、補虛養身調理。
營養分析:鵪鶉肉適宜於營養不良、體虛乏力、頭暈、腎炎浮腫、瀉痢、肥胖症、動脈硬化症等患者食用。所含豐富的卵磷,可生成溶血磷脂,抑製血小板凝聚的作用,可阻止血栓形成,保護血管壁,阻止動脈硬化。磷脂是高級神經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具有健腦作用。常食鵪鶉肉,可治療肥胖型高血壓、糖尿病、貧血、胃病、肝大、肝硬化、腹水等多種疾病。
禁忌:鵪鶉不宜與豬肉、豬肝、菌類食物同食,否則令人麵生黑子或發生痔瘡。
一百零八、清蒸板鴨
原料:鴨1500克,白砂糖100克,五香粉5克,花椒5克,香油15克。
製作:1.鴨洗淨散骨破肋,割去筋,用繩子掛起,滴幹水分;
2.再將鹽、五香粉、花椒、白糖拌勻,抹在鴨身上,醃漬12個小時,中途翻動一次;
3.出缸後用兩根竹簽將鴨子繃伸,晾幹水氣;
4.用穀草引火,撒上糠殼,將鴨子烘炕至呈金黃色為度;
5.將鴨上籠蒸熟,取出斬成條塊,盛於盤中,擺成原鴨形,刷香油即成。
用法用量:早餐、中餐、晚餐。
功效:營養不良調理、補虛養身調理。
營養分析:鴨肉中的脂肪酸熔點低,易於消化。所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較其他肉類多,能有效抵抗腳氣病,神經炎和多種炎症,還能抗衰老。鴨肉中含有較為豐富的煙酸,它是構成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之一,對心肌梗死等心髒疾病患者有保護作用。鴨肉性寒涼,性寒,味甘,鹹,主大補虛勞。
禁忌:鴨肉忌與兔肉、楊梅、核桃、鱉、木耳、胡桃、大蒜、蕎麥同食。
一百零九、清湯鮑魚
原料:鮑魚250克,蘑菇(鮮蘑)15克,金華火腿15克,豌豆苗15克,黃酒5克,鹽2克,味精1克。
製作:1.將罐頭鮑魚取出,斜刀切成薄片;
2.金華火腿切成小片;
3.鮮蘑洗淨,斜刀切成片;
4.豌豆苗掐根,留嫩尖,擇洗幹淨;
5.鍋加雞清湯坐火上,湯開後分別將火腿片、鮮蘑片、鮑魚片、豌豆苗下鍋燙透,撈出,倒入湯碗中;
6.炒鍋上火,倒入雞清湯,加入料酒、鹽、味精,調好味後,見開,撇去浮沫,盛入湯碗中即可。
用法用量:中餐、晚餐。
功效:補虛養身調理。
營養分析:鮑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還有較多的鈣、鐵、碘和維生素A等營養元素;具有滋陰、清熱、益精、明目的功能。
禁忌:鮑魚忌與雞肉、野豬肉、牛肝同食。
一百一十、油酥煎包
原料:冬筍180克,小麥麵粉600克,羊肉(瘦)600克,大蔥35克,薑10克,鹽6克,味精2克,醬油6克,料酒35克,香油30克,花生油120克。
製作:1.將150克麵粉放入盤內,放蒸鍋中用旺火蒸熟,取出碾碎,用細篩篩細後放在案板上,扒成窩形,加入50克花生油和勻,即成油酥麵團。
2.另將450克麵粉放在案板上,扒成窩形,放入50克花生油、適量水,和勻,揉成光滑的水油麵團。
3.將冬筍去殼洗淨,切成末;羊肉洗淨,切成末。
4.羊肉末放盆內,加入冬筍末、精鹽、醬油、料酒、麻油、味精和適量鮮湯,攪至稠黏,放入薑末、蔥末、拌勻,即成餡料。
5.將兩種麵團分別揉勻、搓條,分成大小均勻的劑子,將水油麵劑子逐個按扁,擀成長方薄片,包入油酥麵劑子,卷成卷,再按扁,擀成圓形坯皮,包入餡料,捏成包子生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