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章 發宣言改組國民黨 急北伐緩攻陳炯明(2 / 3)

袁世凱既死,革命之事業仍屢遭失敗,其結果使國內軍閥暴戾恣睢,自為刀俎,而以人民為魚肉,一切政治上民權主義之建設,皆無可言。不特此也,軍閥本身與人民利害相反,不足以自存,故凡為軍閥者,莫不與列強之帝國主義發生關係。所謂民國政府,已為軍閥所控製。軍閥即利用之結歡於列強,以求自固,而列強亦即利用之,資以大借款,充其軍費,使中國內亂糾纏不已,以攫取利權,各占勢力範圍。由此點觀測,可知中國內亂,實有造於列強。列強在中國利益相衝突,乃假手於軍閥,殺吾民以求逞。不特此也,內亂又足以阻滯中國實業之發展,使國內市場,充斥外貨。坐是之故,中國之實業,即在中國境內,猶不能與外國資本競爭,其為禍之酷,不止吾國人政治上之生命,為之剝奪,即經濟上之生命,亦為之剝奪無餘矣。環顧國內,自革命失敗以來,中等階級,頻經激變,尤為困苦。小企業家漸趨破產,小手工業者漸致失業,淪為流氓,流為兵匪,農民無力以營本業,至以其土地廉價售人。生活日以昂,租稅日以重,如此慘狀,觸目皆是,猶得不謂已瀕絕境乎?由是言之,自辛亥革命以後,以迄於今,中國之情況,不但無進步可言,且有江河日下之勢。軍閥之專橫,列強之侵蝕,日益加厲,令中國深入半殖民地之泥犁地獄,此全國人民所請疾首蹙額,而有識者所以徬徨日夜,急欲為全國人民求一生路者也。吾國民黨則夙以國民革命實行三民主義為中國唯一生路,茲綜觀中國之現狀,益知進行國民革命之不可懈,故再詳闡主義,發布政綱,以宣告全國。

政綱的全文道:

吾人於黨綱,固悉力以求貫徹,顧以道途之遠,工程之巨,誠未敢謂咄嗟有成。而中國之現狀,危迫已甚,不能不立謀救濟。故吾人所以刻刻不忘者,尤在準備實行政綱,為第一步之救濟方法。謹列舉具體的要求,作為政綱。凡中國以內,有能認國家利益,高出於一人或一派之利益者,幸相與辨明而公行之。

甲 對外政策

一 一切不平等條約,如外人租借地,領事裁判權,外人管理關稅權,以及外人在中國境內行使一切政治的權力侵害中國主權者,皆當取消,重訂雙方平等互尊主權之條約。

二 凡自願放棄一切特權之國家,及願廢止破壞中國主權之條約者,中國皆將認為最惠國。

三 中國與列強所訂其他條約有損中國之利益者,須重新審定,務以不害雙方主權為原則。

四 中國所借外債,當在使中國政治上實業上不受損失之範圍內保證並償還之。

五 庚子賠款,當完全劃作教育經費。

六 中國境內不負責任之政府,如賄選竊僭之北京政府,其所借外債,非以增進人民之幸福,乃為維持軍閥之地位,俾得行使賄買侵吞盜用。此等債款,中國人民不負償還之責任。

七 召集各省職業團體(銀行界商會等)、社會團體(教育機關等)組織會議,籌備償還外債之方法,以求脫離因困頓於債務而陷於國際的半殖民地之地位。

乙 對內政策

一 關於中央及地方之權限,采均權主義。凡事務有全國一致之性質者,劃歸中央,有因地製宜之性質者,劃歸地方。不偏於中央集權製,或地方分權製。

二 各省人民得自定憲法,自舉省長,但省憲不得與國憲相抵觸。省長一方麵為本省自治之監督,一方麵受中央指揮以處理國家行政事務。

三 確定縣為自治單位。自治之縣,其人民有直接選舉及罷免官吏之權,有直接創製及複決法律之權。

土地之稅收,地價之增益,公地之生產,山林川澤之息,礦產水力之利,皆為地方政府之所有,用以經營地方人民之事業,及應育幼養老濟貧救災衛生等各種公共之需要。各縣之天然富源,及大規模之工商事業,本縣資力不能發展興辦者,國家當加以協助,其所獲純利,國家與地方均之。

各縣對於國家之負擔,當以縣歲入百分之幾為國家之收入,其限度不得少於百分之十,不得超過於百分之五十。

四 實行普通選舉製,廢除以資產為標準之階級選舉。

五 厘定各種考試製度,以救選舉製度之窮。

六 確定人民有集會、結社、言論、出版、居住、信仰之完全自由權。

七 將現時募兵製度,漸改為征兵製度,同時注意改善下級軍官及兵士之經濟狀況,並增進其法律地位,施行軍隊中之農業教育,及職業教育,嚴定軍官之資格,改革任免軍官之方法。

八 嚴定田賦地稅之法定額,禁止一切額外征收,如厘金等類,當一切廢絕之。

九 清查戶口,整理耕地,調整糧食之產銷,以謀民食之均足。

十 改良農村組織,增進農人生活。

十一 製定勞工法,改良勞動者之生活狀況,保障勞工團體,並扶助其發展。

十二 於法律上、經濟上、教育上、社會上,確認男女平等之原則,助進女權之發展。

十三 勵行教育普及,以全力發展兒童本位之教育,整理學製係統,增高教育經費,並保障其獨立。

十四 由國家規定“土地法”、“土地使用法”、“土地征收法”及“地價稅法”,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價,呈報政府,國家就價征稅,並於必要時得依報價收買之。

十五 企業之有獨占的性質者,及為私人之力所不能辦者,如鐵道航路等,當由國家經營管理之。

以上所舉細目,皆吾人所認為黨綱之最小限度,目前救濟中國之第一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