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唐宋詞的風格流派(1)(2 / 3)

(三)奇豔詞派群體

在雅俗之間,小令與慢詞之間,另有一派詞人。他們的詞有獨特的奇警秀豔之風,其代表為張先、賀鑄。張先早年學習“晏歐”,並與之齊名。早年主要寫小令,晚年轉向長調慢詞,又與柳永並稱。他不僅用新調創作長調,而且還用小令筆法寫慢詞;另外作詞時特別講究精雕細刻,語言也細膩纖巧豔麗,並追求朦朧情調、藻繪美、情韻濃鬱。詞的內容狹窄,多寫詩酒交歡,男歡女愛以及花香月色,風格是纖巧冶豔,含蓄工巧。如因其詞中有“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行香子》)的句子,被人稱為“張三中”。又因填詞時喜歡用影字,如“雲破月來花弄影”(《天仙子》)“嬌柔懶起,簾壓卷花影”(《歸朝歡》),“柳徑無人,墮風絮無影”(《剪牡丹》)又被人稱之為“張三影”。這些詞充分顯示了張先獨特的語言造詣。同時在別的詞中,也有不少影字運用,如他的《謝池春慢》中“日長風靜,花影閑相照。”《青門引》中“那堪更被明月,隔牆送過球千影”。可見詞人對影字的偏好。

賀鑄略晚於張先,但他卻是寫奇豔詞的行家裏手。他的詞極為重視色彩的濃重及華麗,語言上追求精警新奇、情韻深長,如他的《菩薩蠻》、《西江月》、《石州慢》、《薄幸》等詞。他的詞不僅奇豔華美,而且能在濃豔中揉進幽淒之意,意境更為朦朧,從藝術上具有更強烈的感染力,他的《江城子》、《橫塘路》等與張先詞有異曲同工之美。在奇豔一派之中,還有宋祁、李之儀、蔡坤、王觀、舒亶等。

(四)正宗詞派(清雅派)群體

北宋前期經過歐陽修、晏殊、柳永、張先、賀鑄等人的努力,婉約詞漸趨繁榮,隊伍也逐漸壯大,到了北宋中後期的詞壇時,已蔚為大觀。秦觀、李清照等大家輩出。這時期的詞人,即繼承了西江詞派的基本情調,又融合了柳永等詞人的長處,克服了他的淺俗,表現了一種清麗婉約之美。同時,他們有點回歸詞的原汁原味上,使詞的情感真摯明淨,語言清新淡雅,韻味柔婉深蘊,情緒淒婉哀怨,從而使詞確立了清婉體的地位。他們的詞以抒情為主,語言工巧,纏綿淒怨,情深意切,意境曼妙,令人陶醉。如李清照的《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聲聲慢》(尋尋覓覓)、《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秦觀的《望海潮》(梅英疏淡)、《滿庭芳》(山抹微雲)、《鵲橋仙》(纖雲弄巧),其風韻柔婉自可現。如秦觀的《好事近》: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

飛雲當麵化龍蛇,夭矯轉空碧。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

李清照的《永遇樂》:

落日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撚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