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春秋卷 齊侯(3 / 3)

就在此時,突聽“踏踏踏”的跫音快速而至,前後兩個人快速走進來,為首的人一身淡青色的長袍,長得十分端正,留著一縷胡子,看起來頗有些仙風道骨的感覺,跟在後麵那個人一身白色長袍,年紀和吳糾幾乎差不多大,頭束白玉冠,長得十分斯文,星目卻十分有神,從走路姿/勢來看,還是個練家子。

子清看到兩個人,立刻站起來,連喊:“管師傅!召師傅!二位可來了!”

走在前麵年長一些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管夷吾,此時他是吳糾的師傅,而走在後麵的,對比起管夷吾,似乎沒什麼人聽過他的大名,年輕人身材挺拔,麵相俊秀,動作卻幹脆利落,就是子清口/中的召師傅——召忽。

別看召忽年輕,但是召忽也是公子糾的師傅,而且才學過人,他和管仲一文一武,召忽武藝出眾,謀略過人,隻是脾氣略微有些急躁了些。

在公子糾被處死之後,召忽氣急,自/殺而死,完成了他的忠君之心。

兩個人走進來,召忽最先沉不住氣,說:“公子,魯公兵敗了!”

吳糾一聽,心裏一片坦然,竟然沒有半分忐忑,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完全不需要驚訝,畢竟魯公麵對的可是大名鼎鼎的高僖,而且高僖背後站著的還是春秋五霸之首的不世梟雄。

吳糾麵色不動,隻是靠在榻上,用白絲捂住嘴唇,輕輕咳嗽了一聲,召忽見他沒有什麼表情,立刻驚訝說:“公子?”

管夷吾看了看吳糾的表情,心裏竟然有一絲奇怪,總覺得公子醒過來之後,變得比之前更加沉得住氣了,公子糾非常聰明,當年管仲和鮑叔牙輔佐公子的時候,都選擇的是公子糾,因為公子小白沒有人侍奉,所以齊僖公才命令鮑叔牙去侍奉公子小白,可見公子糾的聰明才智非同一般。

但是管夷吾做了公子糾這麼多年的師傅,深知公子糾性/情急躁,雖然聰明,但是總誤大事。

如今公子端端坐在他麵前,臉色蒼白,卻沒有一點兒焦躁的神色,大敵將至,甚至麵不改色。

管夷吾眯了眯眼睛,就聽吳糾又咳嗽了一聲,虛弱的說:“兩位師傅,齊軍這次指揮大軍的人,是誰?”

召忽首先答道:“是高僖!”

吳糾點了點頭,似乎也在意料之中,完全符合曆/史,就聽管夷吾突然又說:“高僖指揮大軍,公子小白親自臨陣督軍。”

他這樣一說,吳糾終於露/出一絲小小的詫異,隨即又恢複了冷靜,高僖指揮大軍這件事情,是曆/史上明明確確寫著的,然而此時此刻,齊侯小白竟然在臨陣督軍?這可是曆/史中沒有寫過的。

畢竟他們的大哥諸兒,還有堂兄弟公孫無知,可都是因為離開都城行獵,忘乎所以的時候被一劍刺殺,齊侯剛剛登位,竟然離開了臨淄城,跑到了齊國和魯國交接的時水來督戰?

這是什麼意思?

吳糾心裏有一絲奇怪,同時,他的心裏竟然萌生出一股生還的希望。

吳糾心裏“梆梆”猛跳兩下,如果是齊侯親自來了,那麼他似乎還有一點生還的可能性,若是精明的高僖一個人獨掌大/權,吳糾反倒沒什麼把握了,此時此刻吳糾心裏已經有了一個辦法。

吳糾眼睛輕輕轉著,隨即眯起眼來,不知在想什麼,其他人則是萬分著急,小童子清又要哭起來,召忽也急的握緊手中佩劍。

隻有管夷吾冷靜,對視著吳糾。

吳糾輕笑了一聲,說:“管師傅,有話請直說。”

管夷吾輕輕沉吟了一聲,說:“公子,高僖前來時水,曾遞過一封信給魯公,我這裏有抄本,如今魯公兵敗,可能會重新考慮書信內容了。”

吳糾說:“哦?信呢?”

管夷吾從袖中將一卷白絲拿出,召忽瞪大眼睛一把搶過來,似乎不想給吳糾看,吳糾笑著說:“召師傅,但看無妨。”

召忽一臉糾結,終於一臉狠色的將白絲遞給吳糾,吳糾展開,一瞬間還真有些頭疼,畢竟這上麵的文/字,他並不認識,此時的文/字並不是繁體這麼簡單。

吳糾不動聲色,將信遞給管夷吾,說:“管師傅替我代念。”

管夷吾恭敬的接過白絲,展開來,上麵竟然是血字,白絲紅血,異常刺目。

管夷吾聲音不大,一字一字的讀出來,整封信非常長,出自高僖之手。

信中說,齊國寡君的意思是,公子糾和寡君是兄弟,寡君不忍心殺了公子糾,所以請魯公出手殺了公子糾,另外的管夷吾和召忽,是齊國的罪臣,寡君請魯公將這兩位罪臣交出來,讓寡君帶回齊國,碎屍萬段,剁成肉泥。

召忽立刻說:“豈有此理!”

吳糾一聽,卻默默皺眉,信中的內容,似乎和曆/史又有些出入,曆/史中隻提到齊侯賞識管夷吾的才能,要讓魯公交出管夷吾,但是沒有提到召忽,而這封信裏,也同時提到了召忽。

吳糾沉默了一下,聲音仍然很虛弱,但是卻非常篤定,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說:“稍安勿躁,幫我準備三樣東西,我要陣前見齊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