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推的恭敬,十幾年如一日,隻是子推雖然恭敬,但是仍然還是惹了重耳不快。
重耳如今還沒有後宮,隻是有士大夫們隔三差五送來美/人,當年重耳還不知自己喜歡子推,曾把自己覺得好看的女酒賞給子推,當時子推的表情很奇怪,不過還是謝恩了。
重耳看著子推的表情,突然覺得自己也很奇怪,但是他並不知那奇怪是什麼,後來子推有/意疏遠重耳,重耳變得無比焦躁起來,隻是仍然不理解那是為什麼。
一次酒宴之後,子推醉的厲害,重耳就把他直接帶回了小寢宮,重耳也不知是鬼使神差,還是因著喝多了酒,總覺得子推很是好看,比那些士大夫們送他的女子還要好看,那天晚上,兩個人糊裏糊塗的,子推沒有拒絕,隻是重耳從沒與男子做過,因此很是慘烈,子推直接被疼醒了,還因為酒意落了眼淚,仔細一看,竟然還出/血了,出/血也不少,可嚇壞了重耳,隻得半途而廢。
那之後,重耳似乎明白了,自己是喜歡子推的,隻是子推沒有再與重耳做過那種親/密的事情,頂多親一下,還差不多都是重耳半強/迫的。
重耳知他有顧慮,他心中也明白,畢竟重耳是個聰明人,隻是重耳這個人性格比較剛愎獨斷,子推總是違逆他,讓他也會不高興。
重耳坐下來,說:“諸位愛卿可有什麼事情稟報?”
眾人都沒什麼事情,如今晉國蒸蒸日上,當年那烏煙瘴氣的情形終於被控/製,十幾年才得到一個緩衝,也算是百/姓安居樂業,正在緩慢的往上坡行走。
重耳見眾人不說話,自己便說:“愛卿們沒有什麼可稟報,孤倒是有個事兒相遇大家商量商量。”
重耳都開口了,士大夫們肯定要聽,就聽重耳笑著說:“如今我晉國強大,周邊國/家也是蠢/蠢/欲/動,秦國就在我晉國西麵,這些年本臣服於我晉國的周邊小國,全都跑去向秦國朝奉……”
重耳這麼一說,眾人頓時聽明白了,君上這是想要與秦國開/戰!
子推一聽,皺了皺眉頭。
重耳又笑著說:“我晉國經過這十幾年的休養生息,一直不參與任何爭鬥,恐怕已經被人給看癟了,如今周邊小國不進貢,不朝奉,反而跑到了秦國去,實在是看我晉國不起。”
士大夫們麵麵相覷,竟然第一時間全都看向了子推,子推身為上大夫,又是重耳身邊的紅人,還是青梅竹馬,因此大家想要看看子推的反應,再做定奪,畢竟這是打仗的大事情。
而且秦國和晉國都是大國,如今所謂的秦/晉之好,還沒有發生,秦國和晉國因為離得近,實力匹敵,因此從祖輩開始,戰爭便不斷,關係可謂比較膠著。
子推皺了皺眉,沒有說話,看起來是不讚同的意思,其他人看到子推不讚同,也都不敢站出來,全都垂首坐著。
重耳說完了話,竟然湧來了一片冷場,簡直要尷尬死了,他連忙對子推遞眼色,子推則是不理他,當作沒看見一樣,重耳就更是尷尬了。
重耳看著群臣不說話,頓時心中有些氣怒,他當然看到了大家的眼神,全都先看向子推。
這些年,子推已經從一個說話奶聲奶氣還漏風的小娃娃,蛻變成了一個曠世名士,子推的影響力很大,很多國/家都跑過來偷偷挖牆腳,想要把子推重金聘請到他們的國/家去,重耳也知道他的名聲很響亮。
隻是縱使響亮,也是個大夫,重耳心中到底有些剛愎的君王氣息作祟,如今大家都看子推臉色,讓重耳冷場,重耳自是不高興的。
重耳冷哼了一聲,眾人還是不敢說話,這個時候一個士大夫站起來,笑眯眯的,說:“君上,狐覺得,可行!我晉國如今蒸蒸日上,往日裏強大的齊國和楚國,與今日裏不斷強大的秦國,已然都不是我晉國的對手,君上正當宏圖大誌之時,不如帶領我們老晉人,做一番大事業,也做一個霸主之國來試試。”
重耳看向那人,站起來說話的是個中年人,他的建樹和他的樣貌一樣平平無奇,名作陶狐,因為排行老/二,因此也叫作陶叔狐。
陶叔狐應和了重耳,重耳這才覺得舒坦一下。
子推抬頭看向重耳,眼中露/出一些想要阻止的意思,但是這回輪到重耳不看他了。
重耳沒有再說什麼,隻是說:“陶卿說得好,一會兒散了朝會,陶卿來小寢一趟,孤與你再說說這具體的事宜。”
陶叔狐頓時受寵若驚,連忙說:“是!是,謝君上恩典!”
很快早朝就散了,一堆人走在一起商量著,都不知重耳是怎麼個意思,還有人找到了子推,拱手說:“大庶長,這……君上是什麼意思?難道是鐵了心想要攻打秦國了?”
子推沒有說話,隻是目光有些發沉,說:“各位大夫,子推先行一步了。”
他說著,趕緊出了路寢宮,往小寢宮的方向去了。
重耳正在小寢中與陶叔狐商議攻打秦國的事情,隻是陶叔狐沒什麼才能,不會打仗,也不知道輜重怎麼安排,因此隻能應和著重耳。
重耳總是聽子推在自己耳邊反/對,如今聽到了讚同的話,而且陶叔狐很會拍馬屁,頓時覺得心情都好了不少。
不過就在他心情變好的時候,寺人說:“君上,大庶長求見。”
重耳的臉色僵了一下,那陶叔狐的臉色更是有些僵,重耳想了想,還是說:“請大庶長進來。”
子推從外麵走進來,看了一眼陶叔狐,隨即給重耳恭敬的作禮。
重耳則是回身坐下來,這才不緊不慢的說:“大庶長請起罷。”
子推站起來,重耳明知故問的說:“不知大庶長前來,所謂何事?”
子推看了一眼案子上放著地形軍地圖,便說:“為了阻止君上即將打得敗仗。”
他這麼一說,重耳“騰!”一下,火氣就衝了上來,“嘭!!”的拍了一下案子,差點嚇死了陶叔狐。
重耳低喝道:“敗仗?!孤還沒有打仗,大庶長就說是敗仗,也未免太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了罷?!”
陶叔狐趕緊說:“是是是,就是,大庶長,您怎麼……怎麼越活越糊塗呢?”
子推的態度卻很淡定,說:“君上,不是子推信口雌黃,而是確有道理。如今我晉國,經過十幾年的休養生息,剛剛有所發展,百/姓安居樂業,還不到可以打仗的地步,君上想一想,若是我晉國貿然出兵秦國,對於秦國來說,便是侵略,秦國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土地和尊嚴,自當會用盡全力,到時候我晉國損兵折將再所難免,若是這個時候北麵的狄人和戎人再侵擾過來,君上,這初成形態,內部還有翼與曲沃黨派之爭的朝堂,可能頂得住多方的壓力?”
子推這一番話,說的是步步緊逼,重耳頓時就不說話了,他是聰明人,雖然心裏生氣,但是他明白子推說的是正確的。
陶叔狐眼珠子一轉,說:“大膽!大庶長,你如何與君上說話呢!?仔細你的口氣!還有,君上前些年想要討/伐楚國,你就以君上許諾過‘退避三舍’的事情為借口,如今想要討/伐秦國,大庶長又多番阻攔,還對君上不敬,大庶長你居心何/在?!”
陶叔狐說這番話,就是想要討好重耳,重耳聽了仍然沒說話,子推拱手說:“君上,子推之言,字字出於肺腑,也是為了我晉國的百年基業。”
他一開口,陶叔狐又說:“好啊,大庶長你的意思就是君上不為了晉國的基業了麼?!”
子推看了一眼陶叔狐,眼神涼冰冰的,陶叔狐不知為何,竟然一下不敢說話了。
子推又把目光轉向重耳,拱了拱手,說:“子推身為人臣,一心為了君上,若是不為君上,方才在朝堂之上,子推的這番話已經說了出來。”
重耳一聽,冷笑說:“怎麼,孤還要感謝你剛才給孤長臉了?”
子推淡淡的說:“子推不敢。”
重耳冷冷的說:“與秦國一戰,勢在必行,否則周邊的小國定然小覷了我秦國,這件事情,大庶長去考慮考慮,輜重如何先行,兩日之後,給孤擬定一個計劃。”
陶叔叔頓時喜上眉梢,說:“大庶長,還不領詔謝恩?”
子推沒有說話,隻是深深的看了一眼重耳,抬起手來拱了一下,隨即轉身就走了。
重耳看著子推離開的背影,心中一緊,頓時覺得自己方才說的話有些太衝了,想要攔住子推,隻是陶叔狐還在旁邊拱火,說:“大庶長這是何等態度,都是君上太寵著大庶長了,若是朝/廷上的士大夫都如大庶長這般,晉國豈不天/下/大/亂/了!?”
重耳聽到陶叔狐的話,想要去追的步子就頓住了,總要給自己留些顏麵,畢竟自己可是國君。
自那天子推離開小寢宮,重耳已經整整兩日未見子推了,心中有些忐忑,不知子推是不是還記恨自己說話難聽,今日正好到了兩日,重耳就讓人去傳子推進宮,就用國君想看擬定輜重的借口。
寺人去了很久,這才回來了,重耳見寺人進來,便說:“大庶長來了麼?”
那寺人臉上有些害怕,連忙“咕咚!”一聲跪了下來,磕頭說:“君……君上,大庶長他……”
重耳嚇了一跳,還以為子推出了事情,“噌!”一下站起來,說:“大庶長怎麼了?可是病了?”
那寺人搖頭說:“不是不是,君上,大庶長他……掛冠離開了……”
那寺人說著,將一個冠冕放在地上,正是晉國大庶長的冠冕。
重耳一聽,頓時都愣了,那寺人說,自己去大庶長府邸的時候,下人都遣散了,沒有任何人,不過桌案上放著一封書信,用官帽鎮/壓著。
重耳趕緊把那封信展開,是一張小羊皮卷,字數很少,寥寥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