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平定逆賊 第三百五十章 托孤登基end(2 / 3)

李徽擰著眉,思索著聖人究竟是自何處得知王子獻的身世——難不成,他這些時日特意調查了王家?又或者,是因著悅娘與子睦的情意有了端倪,才進而使他對王家之事產生了興趣?但王子獻早已將諸多痕跡抹平,許多舊事已經查不出來,除非……

出了宣政殿後,遠遠地就見李璟小心翼翼地挪了過來:“阿兄沒事罷?這兩天叔父逮著我,問了許多事。有你的,也有王致遠的。說來也奇怪……他對你們二人之間的交情怎麼那般感興趣……”

李徽猛然間抬起首,靜靜地盯著他。

李璟驚了一跳,訕訕地往後退了兩步:“我,我應該沒說甚麼不該說的,阿兄放心。”

問題是,你知道什麼是不該說的麼?李徽忽然有種扶額喟歎的衝動:“景行,如今環娘、悅娘都成了婚,叔父的病情也穩定了,你該早些啟程去勝州了罷?”

“阿兄……”李璟以為他依然怒火未消,忙辯解道,“連叔父都說,我和大兄再遲些時日去赴任也無妨……”

“最近你阿娘時常來找我阿娘商量,要給你尋個才貌雙全的小娘子,你不知道麼?”李徽終究放出了殺手鐧。

李璟立即果斷地往回奔,直衝宣政殿而去:“叔父!叔父,孩兒想去赴任!總不能讓勝州都督府一直空著……”

正飲著苦藥的聖人懨懨地望了他一眼,目光裏帶著說不出的複雜,仿佛辨認,又仿佛確定了甚麼,更似是隱約鬆了口氣:“你想去,那便去罷。”而後,他便看著這個侄兒歡呼雀躍著離開,再次輕歎一聲。

李徽本以為自己即將迎來暴風驟雨,亦暗自做好了各種辯解的準備。孰料,接下來的日子卻仍舊平淡寧和,仿佛一切都不曾發生,依然如故。這令他不由得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莫非,是他多想了?

********************

一年之後,大明宮宣政殿。

昏迷多日的聖人終於清醒過來,張開雙目便見妻女兄弟們都圍攏在病榻前,幾乎每人的雙眼都有些紅腫。他飲了些參湯之後,便掙紮著依靠在杜皇後身上,憐愛地望著尚且懵懂不知事的年幼愛子,斷斷續續地道:“二兄,三兄,太子……日後便交給你們護著了。”太子年幼,必須依靠宗室中的長輩,日後方能逐漸立穩,緩緩收攏大權。而論起血緣與親近,沒有比越王與濮王更合適的人選了。

“聖人放心,臣必定不辜負聖人所望。”李衡拭去了眼角的淚,低聲應道。

李泰則哭得格外傷心,幾乎是上氣不接下氣:“五郎,你才是太子的阿爺!你才是這大唐天下的聖人!也隻有你,才能像阿爺教導你一樣,將太子教養成一位明君啊!!”

兩位兄長截然不同的反應,與他們的性情正好相合。聖人神色柔和了些:“三兄,朕已經沒有餘裕教養他了,所以才隻能托付給你們……”有杜皇後與李衡在,他也不必擔心李泰將好端端的太子給教歪了。更何況,就算是李泰悉心養大的孩子,如今看著似乎也很聰敏,脾性氣度與他完全不像。

“梓童,咱們的孩兒年紀太幼小,唯有讓你垂簾聽政了。若有不決之處,上可問舅父,下可問伯悅與玄祺,你隻需斟酌決斷即可。從今往後,便需你辛苦些,照料著兒女們了。”聖人又輕聲對杜皇後道,將冰冷的手覆在她的掌上。

杜皇後泣不成聲,自是頷首答應下來。而聖人又叮囑長寧公主道:“好悅娘,下一回再嫁,便全憑你的心意了。他……他確實是位不錯的郎君,日後你們定能琴瑟和鳴。”聽得不仔細之人,以為聖人所言的是駙馬尉遲二郎。然而,同樣跪在榻前的尉遲二郎卻是心明如鏡,知道聖人誇讚的是未來的駙馬都尉。

長寧公主亦是怔了怔之後,方含淚答道:“阿爺盡管放心,兒可是你與阿娘的女兒,日後定能活得風光自在。想得到什麼,兒便親自去取回來,絕不會委屈自己。”

“很好,朕的女兒,就應該如此。婉娘,如今好好聽你阿娘與阿姊的話,日後有了自己的主見,便可自行決斷了。原本,阿爺還想等到你出降的那一日,唯有親眼看著你出嫁,心裏才能徹底放心。可眼下……恐怕是……等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