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伯格最後拍了拍沃森的肩膀:“托馬斯,給我搬幾台到公司吧。”
沃森在晚宴上成功將IBM的電腦賣給了總統的紅人,華爾街大名鼎鼎的溫伯格,這是IBM打通金融市場的第一步。高盛的示範作用將是成倍地擴散,華爾街就是全球金融市場的時尚秀場,通過華爾街,IBM要將電腦賣向全球。
沒過幾天,沃森將一個大盒子送到了倫敦辦公室,上麵寫著IBM幾個字。倫敦主管沃治·博克圍著大盒子轉了一圈,看了看周圍同樣茫然的同事,撓了撓光禿禿的腦子,走開了。對這個突然送過來的盒子,博克每天上班都會圍繞著轉一圈,那個時候還沒有恐怖炸彈一說,隻是好奇。
溫伯格在倫敦實習的兒子約翰也很好奇,他回到家忍不住跟他老子西德尼·溫伯格提起公司發生的怪事,說有人莫名其妙地送來一個大盒子,沒人敢私自拆開。溫伯格微微一笑,什麼也沒有說,過了幾天飛到倫敦,讓人打開盒子,原來裏麵是一個灰色的鐵質盒子。
大家望著溫伯格,他手上還在不停地搗鼓這個盒子。突然溫伯格問博克:“你認為這是什麼?”沃治·博克撓了撓光頭,說:“不知道。”溫伯格站起來學著沃森的語氣說:“他將做成一件大事,他將改變一切。”
員工們都驚呆了,溫伯格下令把這個怪東西裝好,通電。
插頭剛一插進插座,整個公司一下子陷入黑暗,停電了。溫伯格望了望窗外,隔壁的街道對麵沒有停電,怎麼回事?博克嘴角一絲壞笑,驚訝的員工開始小聲嘀咕,這就是改變一切的大事?
溫伯格跑到電梯口,著急下樓給沃森打電話興師問罪,沒想到電梯也停了。溫伯格氣喘籲籲地跑下樓,頂著烈日,到處找公用電話。好不容易找到電話,溫伯格立即撥通了沃森的電話。
沒容托馬斯·沃森了解情況,西德尼·溫伯格就嚷嚷開了:“你賣的東西不但不能工作,還摧毀了我的一切,你告訴我,到底是做什麼用的,現在公司都癱瘓了,你馬上來公司讓它轉起來。”
溫伯格的一通撒氣,沒想到沃森還真從紐約飛到了倫敦,推銷員出身的托馬斯根本就搞不好高盛倫敦公司的電路以及電梯問題。但是作為IBM的老板,因為客戶的一個電話,就立刻親自飛到倫敦,這讓溫伯格很震驚。西德尼·溫伯格決定好好了解一下這個托馬斯.沃森。
托馬斯·沃森,窮苦人出生,本該在課堂學習的17歲,卻開始為生活奔波,替一家五金店老板走街串巷推銷縫紉機。2年後他加入了“現代銷售之父”亨利·帕森特創辦的NCR公司。在帕氏的指導下,沃森銷售技能進步神速,職位也不斷躥升,38歲時已成為公司的二號人物。
正當沃森春風得意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卻陷入了權力鬥爭之中,這一次的對手就是自己的老師亨利·帕森特,在跟老師較量的過程之中,沃森敗下陣來。後來,離開NCR的沃森發現了一個機會,一家創建於1911年的名叫計算製表記錄(CTR)的瀕臨破產的公司。
擁有銷售經驗的沃森跟CTR的董事們討價還價,最後除了要得一份體麵的薪水外,還得到利潤的一定比例作為獎勵。沃森上任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向銀行借貸5萬美元,用於產品研發。當銀行對CTR的償債能力提出質疑時,沃森施展推銷口才解釋說:“負債隻說明過去,而這筆貸款是為了未來。”
巧舌如簧的沃森說動了銀行。在度過最初的艱難時刻後,CTR業績開始迅速上升,老謀深算的沃森慢慢地將公司的控製權抓到了自己的手裏,到1924年幹脆把公司的名字改為國際商用機器(IBM)。
溫伯格深深佩服沃森的大膽改革,更是從沃森那裏獲得了寶貴的經驗。
沃森從來不認為推銷員是下賤的職業,在IBM,沃森為了樹立銷售員的自信心,要求公司上下樹立起“公司的英雄是銷售人員”的觀念,並給予推銷員十分豐厚的傭金。沃森還專門建立了一所營銷學校,所有新加入的員工首先要進行銷售技能的培訓,教員則由IBM業績最為出眾的銷售人員輪流擔任。
沃森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麵更是超前,他號召職工要樹立主人翁精神,他信奉員工要主動為自己的工作承擔責任,能從勞動中享受樂趣。沃森還提出IBM的三項宗旨:必須尊重每一個人,必須為用戶提供盡可能好的服務,所有的工作都應該追求最卓越的成績。
托馬斯·沃森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