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幹掉一切對手 (4)(3 / 3)

風險套彙部剛到高盛3年、同為打工仔的魯賓盯上了福勒。在魯賓的眼裏,福勒是一位非常有吸引力的人物,簡直就能跟高盛公司萬人敬仰的西德尼·溫伯格有一比。這位前財長,現在看上去不起眼的打工仔,早在羅斯福新政時期就在華盛頓工作,再往後,凡是民主黨在選舉中獲勝,福勒都能在政府中找到工作。

政治經濟學畢業的魯賓因其祖父是民主黨在布魯克林地區的領袖,父親是很有社會影響的律師,有著政治遺傳基因的魯賓在大學畢業之後,也曾想在白宮混個一官半職,可惜在華盛頓沒有門道,隻有進了高盛。福勒的到來讓魯賓蠢蠢欲動,他利用一切機會和福勒談政治。剛到高盛的福勒卸下財政部長的爵位,多少有些孤單,魯賓的出現讓自己感到一絲快樂。

福勒將魯賓當做哥們,專門打電話把魯賓的情況告訴了剛剛擔任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財務主管的羅伯特·施特勞斯(Robert Strauss)。

魯賓一生難忘,這位民主黨的財務大總管根本就沒有將魯賓當一回事兒。1972年,剛剛提升為合夥人的魯賓在紐約見到羅伯特·施特勞斯,羅伯特·施特勞斯很不屑地看了看魯賓說:“如果你想參與政治,那你對我毫無用處。但如果我想募集資金,那我們應該談談。”

羅伯特·施特勞斯的話雖然難聽,但確實說到要害,如果不是福勒的推薦,施特勞斯根本就不可能見魯賓這樣的小小合夥人。畢竟魯賓是西德尼·溫伯格的手下,施特勞斯還是給魯賓一點麵子說:“尼克鬆打算競選連任,所以他正集中精力於如何在參議院和眾議院確保民主黨人保持對國會的控製。”

“從書麵介紹上看,你還不錯。但現在我見到了你,我認為你並非多麼重要。所以你最好努力幹。”在施特勞斯一通近乎羞辱之後,魯賓有點失望,施特勞斯在走的時候說了一句話讓魯賓終身難忘:“在政治上,許多人承諾做某件事情,但很少有人真的去做。如果你不想做別人要求你做的事,那就說不。但如果你說你準備做某件事,堅持下去會使你與眾不同。”

魯賓知道自己人微言輕,要想在白宮謀求個一官半職,自己沒有實力那是不行的。到了1985年,跟溫伯格兒子約翰?溫伯格搭檔的聯席首席執行官約翰·懷特黑德選擇了離開。約翰·懷特黑德已經跟裏根總統已經談好了,去國務院料理經濟方麵的事務。1986年,懷特黑德的名片已經改成了美利堅合眾國副國務卿的職務。

懷特黑德離開之前,高盛的另外一位合夥人丹尼爾·阿姆斯特茨已經在3年前走馬上任,成為農業部副部長。懷特黑德一離開,約翰?溫伯格就開始尋找接班人。魯賓跟弗裏德曼被選中成為自己的接班人。1990年12月1日,奮鬥了21年的魯賓終於大權在握。

就是這一年,高盛的競爭對手德雷克斯的死亡讓魯賓再度萌生了要打通白宮跟高盛這一道旋轉門的想法,讓權力中心跟高盛完完全全的互動起來。在跟白宮的官員交往的過程之中,已經身為華爾街大腕的魯賓現在很有資格跟羅伯特·斯特勞斯交談了。魯賓跟施特勞斯電話的時候,施特勞斯已經到了莫斯科,擔任駐蘇聯大使。

在施特勞斯的牽線搭橋下,魯賓跟克林頓搭上線了,兩人相見甚歡,1992年,魯賓告別了老朋友弗裏德曼,走進了白宮,坐上了財政部長寶座。2年後,魯賓的老拍檔史蒂芬·弗裏德曼也離開了高盛,2002年開始擔任白宮的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後來當上了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因為悄悄地買入老東家高盛的股票被人揭發,最後卷鋪蓋卷滾蛋。

2006年,弗裏德曼離開了白宮,小布什的大管家又將保爾森給拉進了白宮。

在保爾森進入財政部之前,保爾森的老搭檔,也就是1998年底搞掉的聯席執行官科爾金也賭上自己的家當,參加了議員的競選,最後獲得了新澤西州州長的職務。在白宮大總管,老朋友約翰·博爾頓的推薦下,在小布什三番五次的邀請下,沒有太大政治興趣的保爾森重複著老掌櫃魯賓的路,走進了財政部。

保爾森到了財政部可謂全心全意為高盛服務,除了在雷曼兄弟生死存亡的時候學習了狄龍雷德總裁尼古拉斯·布雷迪,他甚至將影響力擴張到海外。大家還記得那個“漢克計劃”吧,高盛入股中國的工商銀行就是“漢克計劃”的一部分,到了財政部,保爾森更加可以名正言順地以國家利益為借口,為老東家高盛爭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