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幹掉一切對手 (6)(1 / 2)

J.Aron公司,高盛的商品部,其實也就是高盛旗下的一個馬仔而已。高盛的網站對傑潤有過意味深長的宣傳:J.Aron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商品交易機構之一,有能力在實物和金融領域進行交易。在商品業務領域的從業經驗超過100年。

事實上,這家有著純正猶太血統的傑潤可謂曆史悠久,早在1898年,由猶太人雅各布·傑潤(Jacob Aron)在新奧爾良創立,主要從事咖啡交易。1910年,雅各布·傑潤發現越來越多的猶太商人聚集到華爾街,於是雅各布·傑潤也將傑潤公司搬遷到華爾街91號。

搬家後的傑潤發現摩根等公司也在做同樣的業務,他們的經營範圍比傑潤大得多,傑潤家族的合夥人商量,將公司業務擴大到橡膠、可可、獸皮以及銅業。為了能夠在華爾街占居一席之地,傑潤家族決定打破家族成員壟斷的局麵,吸納外部合夥人。

在華爾街默默無聞地經營了50年後,傑潤家族決定再次擴大經營範圍,開始進行一些貴金屬的交易。新領域讓傑潤的收入突飛猛進。1925年合夥人資本400萬美元,到了1965年已經擴張到1250萬美元,可以說,這一年,傑潤的規模已經達到高盛的一半。

傑潤家族有一個經商思想,那就是隻希望將傑潤經營成一家小型公司。1250萬美元的合夥人資本已經超出了小公司能夠承受的範圍,尤其是傑潤家族一些年紀大的合夥人希望不要把攤子搞得太大。到了1970年,傑潤家族決定縮小經營規模,一下子合夥人作鳥獸散,人才的流失讓傑潤一敗塗地,合夥人資本縮減到40萬美元。

西德尼·溫伯格去世之後,高盛的接班人是加斯·萊文。萊文跟傑潤的董事會主席傑克·傑潤都是猶太人社團的領袖人物,同時還是西奈山醫務中心的重要成員,兩人關係非常好。高盛跟傑潤的業務往來在萊文掌權後更加密切。傑克·傑潤多次給加斯·萊文商討出售傑潤,希望萊文能給一點建設性意見。

1997年,萊文派懷特黑德跟傑克·傑潤商洽,但是雙方在傑潤大量未實現利潤的稅收負擔問題上出現分歧,傑潤第一次跟高盛交易擱淺。

後來,傑潤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全球資本市場一片春光明媚,傑潤家族一改之前的保守,抓住機會拚命跟摩根等固定收益部門爭搶市場,到了1981年,傑潤創造了曆史紀錄,合夥人資本總額達到1億美元。

這一次傑潤家族是下定決心要把傑潤賣掉了。

作為顧問的高盛到處給傑潤找買家,懷特黑德再次成為這次交易的承辦人。到底該把傑潤賣給誰呢?懷特黑德反複思量,既不能將傑潤這樣的商品期貨交易商賣給摩根等華爾街競爭對手,也不能將傑潤賣給他的競爭對手菲利普兄弟公司(Philipp Brothers或 Phibro)。

懷特黑德掌握到一個商業機密,高盛的競爭對手所羅門兄弟公司已經跟菲利普兄弟公司簽訂了秘密協議,菲利普兄弟公司以5.5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所羅門兄弟公司所有合夥人的股份,並將所羅門公司由私人合夥公司轉變為公眾上市公司。這是一個可怕的聯合,菲利普兄弟公司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期貨交易商,在45個國家交易著160個以上的商品品種,而所羅門兄弟公司一直跟摩根、狄龍雷德這樣的大腕在一個層麵上競爭。高盛奮鬥了幾十年,好不容易才擠入第一集團層麵。如果所羅門兄弟跟菲利普兄弟公司聯合,那高盛要想超越所羅門兄弟,就難於登天了。

一旦把傑潤賣給菲利普兄弟公司,那就等於是讓所羅門兄弟公司如虎添翼。

懷特黑德這一次可謂煞費苦心,要想遏製所羅門兄弟,又不能將傑潤賣給競爭對手。懷特黑德這小子一肚子壞水兒,最後給傑潤找了一個買家:英吉哈德礦業公司(Enge Hard Mineral Coporation)。這個英吉哈德礦業公司是菲利普兄弟公司的分公司,現在獨立出來了,專跟老東家作對,這一次參與收購傑潤,就是要跟老東家一決高下。

這是高盛最喜歡看到的場麵,坐山觀虎鬥,等著瞧好吧,所羅門兄弟的麻煩要來了。

懷特黑德將雙方拉到一個談判桌上。英吉哈德礦業公司的人財大氣粗,要將傑潤的股份全部買走,合夥人也將以股份製的形式獲得大量現金,雇員將跟公司簽訂3年的合同。股份化之後,傑潤將轉變成一家公眾持股的公司。

英吉哈德礦業公司想完完全全掌控傑潤,跟傑潤家族談判的時候要求公司的主要成員也要簽訂用人合同。這樣一來,傑潤身上那一層神秘麵紗也就揭開了,傑潤家族的成員可能隨後從公司滾蛋。傑潤家族的合夥人很不高興,很抱歉地對英吉哈德礦業公司代表說:“我們經營哲學就是絕不告訴任何人我們賺了對少錢,賺了錢後高高興興地存在銀行就行了。”悶聲發大財的傑潤家族最後拒絕了英吉哈德礦業公司。

生意沒有做成,萊文覺得很沒有麵子麵對老朋友傑克·傑潤,還沒有等萊文向懷特黑德興師問罪,懷特黑德就自己找上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