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係統開通剪彩儀式上,劉春燕笑了,笑的是那樣甜。
這正是她心中所期望的係統。
2003年12月9日,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張繼平參加在蘭州召開的中國電信本地網資源集中管理工作會,在視察了甘肅電信管線資源管理模式和傳輸資源管理模式改革後,對甘肅電信網絡資源集中管理工作銜接流程、前台業務支撐、工程管控以及合理有效利用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等方麵的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2004年,在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對甘肅電信本地網綜合化集中維護驗收中,72%本地網達到2A級水平,武威、白銀、蘭州本地網啟動了3A達標工作。
換言之,甘肅電信本地網綜合化集中維護已經開始向3A目標邁進。
而實現這個目標也是指日可待。
忠實的網絡守護神
夜黑風高,雨下如注。
荒山野嶺,一絲燈光。
江武、武文公路附近,印有“中國電信”標誌的帳篷內燈光通明。人們似乎在平靜地等待著某一時刻的到來。
時間不緊不慢,依舊一分一秒地走著。
淩晨零點,從武都機房傳出的一聲指令:“開始割接!”
如同戰鬥打響,訓練有素的“戰士”開始衝鋒。他們行動一致、身手敏捷,剝纜、熔接、測試、封盒……
一切都顯得有條不紊。
外麵,雨越下越大;
裏麵,水越積越多。
搶修隊員們雙腳浸泡在水裏,褲腿越濕越高,他們渾然不覺。夜更深,絲絲涼意陣陣侵襲過來。還是那樣全神貫注。一根根細如發絲的光纖拿在他們手中,像捧著嬰兒那樣細心,輕輕地用酒精擦拭,再輕輕地插入熔接機中……
2004年7月17日、18日,省電信傳輸局組織8個分局16支“聯動”出擊,接連奮戰兩個晚上,對800公裏蘭成幹線光纜省內段28個點進行了帶電割接。
這在甘肅電信曆史上是接續點最多、距離最長、困難最多、曆時最短的一次割接。
這次割接還有一個特殊的背景。
近年來,西部大開發的暖風讓公路、鐵路、水利、農田等建設項目熱了起來,遍及全省的光纜們卻感到了陣陣寒意。
威脅!
威脅!
嚴重威脅!
僅2003年,全省境內國家一級電信幹線光纜和省內骨幹網因公路施工等外力影響障礙共13次,占全部障礙的一半。
甘肅電信傳輸局提出了在維護工作中“以搶修為重點”的工作思路,在全省先後組建了28支光纜快速反應搶修隊,在全省範圍內開通了“1600119”免費險情報警電話,實現了搶修隊隨叫隨到,光纜線路障礙得到了及時處置。
為縮短障礙曆時,甘肅電信傳輸局還建立了聯合行動機製,規定隻要光纜發生障礙、臨近的搶修隊必須以最快速度到達現場。
當然,最情非得已的要數“三盯”,這也是甘肅電信的一個無奈選擇。
何謂“三盯”,即“盯緊、盯死、盯到底”。“盯緊”就是及時掌握危及線路安全的施工因素,做到心中有數,標識清楚,對施工緊盯不放鬆。“盯死”就是對施工險段定點定位守候,嚴防死守,使其嚴格按照我方要求安全操作。“盯到底”就是24小時跟蹤監護,從開工到竣工全過程守護。
除了“三盯”,還有個“三同”。維護人員與施工人員“同吃、同住、同時上下班”。
雖然辦法有點“笨”,但卻很實用。
甘南境內舟曲至迭部光纜和公路一起沿白龍江峽穀行進,杆線緊貼懸崖峭壁,傍臨飛流急湍的白龍江。地勢險峻,路麵狹窄,司機提心吊膽,行人望而生畏。2002年4月,公路開始擴修,到處炸石放炮,對光纜嚴重威脅。在長達90天的施工中,維護人員居無定所,吃無定時,生活上艱苦不說,生命還經常受到威脅,為檢查杆路附近炮眼方向、炸藥用量,維護人員不顧淩空飛石和山體滑坡的危險,在峭壁,在數十丈深的江岸邊有時一天上下數十次。
2004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關於審理破壞公用電信設施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幹問題的解釋》,對破壞電信設施量刑有了明確規定。
這對於事關全省信息化的光纜傳輸網絡來說,自然是個好消息。
“護線宣傳”和“聯合護線”也是傳輸局一直沿用至今的兩大“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