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線核查工作悄然進行的時候,係統軟件的開發也在緊張有序地開展。
係統軟件開發是係統建設的重要工作,在製定係統建設方案和技術方案時,蘭州電信計算機中心的骨幹來了,飛天網景的技術人員來了。
當時,飛天網景公司是一個“非常年輕”的網絡公司——公司成立時間僅3年,人員平均年齡僅為30歲,多數都是大學剛畢業的毛頭小夥和青春亮麗的姑娘。
飛天網景公司能勝任嗎?這些年輕人能勝任嗎?
為盡早完成軟件開發,這些年輕人自覺地“囚禁”了自己——把自己關在榆中太陽能基地。由於電纜網絡連接關係複雜,實現計算機係統化管理的難度大,尤其是在係統中不但要管理網絡線路設施分布狀況,還要管理電纜線對的具體占用信息,同時必須將這兩者與圖形化的表達有機結合起來,軟件的開發難度之大、挑戰性之高前所未有。
那是一場真正的戰鬥,雖然沒有硝煙。
這支年輕的隊伍沒日沒夜,昏天黑地地設計、編碼和編譯,堆成小山般的方便麵和速食餐盒,可以拿米尺衡量厚度的打印數據……
2002年2月5日,本地網資源管理係統在定西路模塊局試運行。
2月份,自動配線準確率為53.66%;
3月份,準確率上升為82.39%;
到了8月份,自動配線準確率上升為98.39%。
係統不僅給企業帶來了一些變化,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網絡資源,就連客戶們也悄然感到了一些變化:雖然裝移機(城市)時限為7天,但現在一天左右就能開通;大客戶服務時限雖然規定3天,但現在一般1天之內就能開通。
本地網資源管理係統成功誕生了!
有了管線資源管理係統,工程資料被轉化為維護資料,零亂書麵的資料開始被微機管理所取代,從工程施工,裝、拆、移、修等動態的線序變化,到采集資料錄入,統計等過程都達到閉環式管理,它的成功開發使企業實現信息化、數字化管理不再是夢。
2002年5月28日,本地網管線資源管理及預測係統開始在全省推廣。
“管線資源管理係統有助於實現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和係統化,提高企業決策水平和業務服務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全麵提升企業的競爭實力。”省公司恩廣禮總經理如此評價。
無網而不在
在人們習慣的思維中,甘肅電信常被看作信息高速公路的築路者,其實他們也是這條路上的先行者。
“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把地球撬起!”信息化就是這樣一個支點。甘肅電信正是運用了這個支點,將自己置於一個信息化先行者的地位。
“作為一個電信運營商,信息化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上路伊始,甘肅電信就給自己確定了這樣一條不成文的規矩。“這是一項持續不斷的運動,信息化沒有休止符,而我們正走在大路上。”在信息化的大潮中,甘肅電信果斷而謹慎。
這條道路是從2000年開始的,最初是為改變傳統工作條件和環境。智能化辦公集成係統(OA)的最先使用,使甘肅電信成為在全省企業係統信息化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率先實現了日常工作和業務處理的網絡化、無紙化,以及數據查詢電子化和流程標準化,使企業各種資源配置和信息流通有了一個基礎的信息化平台。
發生在這個平台上的變化是驚人的:三年前,一封報告從發出到接受,最短需要3天,長則需要一周甚至更長;一次線路故障從開始申告、逐級上報到排除,中間至少有一半多的時間是花在信息傳輸的路上;一個工程計劃從擬定、下達到執行,至少需要數周甚至數月……如今,一切都有了質的改變:文件傳輸“點”到即“至”,報障處理聞訊即動,電話、電腦、電子數據庫、電子工單、網上營業廳、網上投訴……“電”和“網”的結合使得質與量、速度和效率實現了協調和統一。
對於信息化,甘肅電信想得更深、更遠、更廣。
2002年,甘肅電信製訂和公布了企業戰略信息係統(SIS)的整體架構,確定要逐步建成包括固定資產投資管理、全麵預算管理、經營服務管理、綜合統計分析管理、財務和績效考核管理、行政辦公事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培訓管理、運行維護管理、采購管理、運營管理和決策支持在內的十大信息支撐係統。
這是一個建立在企業管理和生產網絡之上的信息共享平台,也是一個功能強大的數據平台。在這個平台上,從投資、計劃、管控、人力資源開發……人流、物流、資金流分別按照不同專業和分工以及各自渠道流通,並在整個係統內融會貫通,形成強大而綜合的信息流,並且完全符合“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目標”的企業運作模式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