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細雨綿綿的夜晚,劉軍伴著瀝瀝的雨聲早已進入了夢鄉。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將他從夢境帶到了現實中,拿起來一聽,是火車站祥龍網吧業主曹老板,他的網吧網絡不通,希望他能立刻去一趟。
電話上的時鍾顯示,此刻是淩晨1點30分。
嘉峪關街上的燈火也已睡眼惺忪,寬闊的馬路上車輛、行人更為稀少,顯得馬路更加寬闊。到了網吧,劉軍趕緊到服務器跟前一看,光電收發器指示燈正常,說明光纖通路是好的,網上不去是因為服務器的問題,估計感染病毒了。接下來的工作輕車熟路:查毒、殺毒、優化係統、配置網絡數據……網吧終於恢複了正常營業。看著網吧業主欣喜的笑容,劉軍自己心裏也熱乎乎的。
2004年2月9日,家住民勤縣新關街的用戶孫元和給武威電信分公司寫來感謝信,信中說:“趙永斌先生的優質服務值得誇一誇。我家電話障礙報修後,他半小時內就來到我家,修好了電話。查修結束後,又將家具歸原位,並將家具反複擦拭幹淨。這令我十分感動。感謝電信分公司培養出這麼優秀的員工。”
“社區工作是很難做的,但要做就做好。”2003年民勤電信局在進行社區劃分時,趙永斌毅然承擔起服務範圍覆蓋整個城區的四分之一的四號社區。他先對全社區情況進行了拉網式摸底調查,對社區內居民戶數、人數、企事業單位數、個體工商戶數等情況進行了詳細調查,並統計成表;將社區每戶居民、每個單位的精確位置,分布情況,線路布局等按照行政區域繪製成電子地圖。為了使數據準確無誤,他不顧酷暑烈日,不怕風吹雨淋,每日走街串巷,深入每個居民家中,以求數據精確無誤。
民勤縣城區北關李耕明老人對趙永斌更是讚不絕口。由於子女不在身邊,他和老伴行動又不太便,每次交電話費便成了難題。趙永斌了解到情況後,主動上門服務,收取話費,同時幫助他代買藥品及日常生活用品。李大爺說:“電信公司有了趙經理這樣的好同誌,有了這樣好的服務,電信公司將大有作為。”
誰說不是呢!忠誠、奉獻的員工用他們一點點的努力時刻構築著企業堅實的地基,用他們的熱血澆鑄著對企業的希望。
有信仰就年輕,
疑惑就年老;
有自信就年輕,
畏懼就年老;
有希望就年輕,
絕望就年老;
歲月使你的皮膚起皺,
但是失去了熱忱,
損傷的就會是靈魂。
這首小詩被打印成卡片輕輕躺在錢夾裏,起先隻是作為一種文雅的裝飾,時間太久就變成了她離不開的座右銘。當她麵對困難與挫折的時候,總會看看這張小小的卡片,生命仿佛變得更加七彩。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她學會了用熱忱為青春編織美麗的紅飄帶。
這是一個普通電信員工的情懷。她是慶陽電信分公司的大客戶經理牛吉霞,曾經是一名技術維護人員。
2001年的一次大夜班,某電信運營商需開通至各縣的光纖路由,工作之餘和客戶也是競爭對手聊市場競爭和企業前景,競爭者火辣辣地點評:“你們電信,多頭對客戶、響應慢、電路調度環節多、流程不暢、人心渙散、遲早要被市場所遺棄……”這段話像一根刺一樣深深紮入了她的心頭。她憤怒、不滿,甚至是自責和擔憂。“讓熱忱與溝通為企業和市場架起一道永不衰敗的彩虹。”她心裏默默想。
200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那一年,屢被獵獵作響的改革大旗拆分的中國電信在“切胳膊、斷腿”後被徹底地一劈兩半,元氣大傷的中國電信在巨大的陣痛中艱難前行。
痛,成為一種記憶。
痛,更成為一種激勵。
那一年,牛吉霞和數以百計的技術、管理崗位的同事一樣,一頭牽著企業的使命,一頭牽著電信的真誠,融入了剛剛組建的大客戶營銷服務隊伍。
“二八定律”使所有的運營商,包括相對弱小的市場進入者都蜂擁撲向大客戶,對大客戶的競爭慘烈到了極點,關係、利益、價格掀起了通信市場上一波又一波驚濤駭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