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未來的教育家?提倡走校長專業化道路,是一種新的思路。社會要創造條件建立校長職業的專業階梯,激勵校長通過專業階梯不斷去追求成功的目標。我們必須正視一個事實:必須有一個可供專業人員連續攀升的專業階梯存在於任何可以稱為專業性的職業中,而我國的校長似乎還沒有明晰的,可以做航標、做路燈的專業階梯。專業階梯是層級狀的目標體係。在管理學上專業階梯指的是連續不斷的層級,層級由眾多的層階組成。每個層階便是一個目標,每一個目標的實現,就意味著對舊目標的超越,還意味著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去實現更高層次的新目標。那麼應該如何構建校長的職業階梯呢?上海地區嚐試實行了校長職級製,另外,不妨可搞星級校長,或采用榮譽名稱,如特級校長、名譽校長、優秀校長等,其名額可適當放寬。一個唱幾首流行歌曲的青年選手,即被捧為歌星、歌唱家,演幾部電影就成了影星;企業廠長、經理沒當多久就成企業家,而唯獨教育界把當教育家看得神乎其神,有些相當優秀的教師、校長至死也沒封上這頂“桂冠”,實在是可悲。也許關鍵還是觀念問題。因此,走校長專業化道路建立校長職業階梯,應注意三點:首先是觀念改變。也就是改變對校長職業的傳統看法。校長工作具有專業性特點,那麼校長就是具備專業人員特征的人才。而作為這種人才的現代校長,其素質與教師專業素質的差異正在擴大,也有別於一般管理人才的素質。因此,校長的專業技能不能局限於一般的管理技能,校長的專業知識也不應局限於學科知識。
其次是製度調整。概括說就是實行校長招聘的公開化、校長評估的社會化和校長工資的單列。建立科學程序校長招聘公開化的關鍵,從校長缺額,到登廣告,再由申請人申請,到專家組審核推薦,直到主管部門任命,都應有一套具體而又明確的操作規範。讓校長的工資與教師職稱脫鉤就是工資單列,合職務工資與職稱工資為一體,建立一套獨立的校長工資序列。任哪一級校長,便取相應一級工資。那麼,應怎樣定位校長工資呢?我們認為,如果校長職業階梯是建立在教師職業階梯之上的話,那麼校長的工資理應定在教師工資之上。在澳大利亞,校長的年薪相當於普通教師的兩倍。校長職業階梯形成以後,必然形成校長評估的社會化。改變自上而下的單純行政監督,置校長於社區和家長的監督之下,是評估社會化的核心特征。製度的建立與職業階梯的建立互為因果是極其重要的。即使建立了職業階梯,如果沒有製度作保障,也隻能成為好看的擺設而已。
再次,應創造讓校長接受高質量培訓的條件。現代校長需要不斷充實最先進的教育理論,管理方法,對實踐經驗的反思,不斷進行專業知識更新,提高辦學水準,特別是多創造條件吸納先進國家的教育理念和科學方法。同時,應創造讓校長有時間進行一些科學研究,總結經驗,形成規律的條件。
從現在開始。經過教育界全體同仁乃至全社會的努力,完全可以自豪地相信,五年,十年,二十年之後,在中小學校長隊伍中,有望產生一批中國新生代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