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故事,甲乙丙3個人,一直是蓬頭垢麵,衣衫襤褸,習慣於此。一天,一個朋友給了甲2塊錢,甲拿出1塊錢給乙,讓他給自己洗頭理發;另外1塊錢給了丙,讓丙把他的衣服鞋子洗得幹幹淨淨。此時的甲已經是煥然一新,而乙和丙各得1塊錢。
已經有1塊錢在手的乙,向丙付出了1塊錢,讓丙洗淨了他的衣服和鞋子。有了2塊錢的丙也取出1塊錢讓乙給自己收拾一下頭發,並再付1塊錢給甲,讓甲替他洗衣服和鞋子。這樣,丙渾身上下變得幹幹淨淨,甲和乙每人擁有1塊錢。最後,乙把他的1塊錢付給甲,讓他給自己清理了頭發。至此,甲乙丙3人都改變了形象,成為新人。可那2塊錢轉了一圈又回到了甲的手裏,甲又把錢還給了朋友。
我們吃驚地發現:錢還是回到了那個朋友身上,可3個人卻因此都改變了形象。其實,我們很多人都習慣了這種“蓬頭垢麵”的日子,而缺乏假借像上述“2塊錢”一樣的外部資源,因此我們的生活也無法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資本如果使用得當,其力量是異常強大的。天津港就是逐漸看清了資本的作用,並不斷地借用這種作用,讓企業高速成長。資本運營,對於很多企業來說,是逐漸挖掘和使用企業資源的手段。運用這種手段,企業逐漸與外部的資源融合在一起,成為對環境有著高度適應性的創新型組織。
天津港運作資本,一個非常突出的原則就是要服務於企業的自身發展。其資本運作的原則是突出企業自身的主體性以及企業對於資金的階段性需求。
由此可以看出天津港在投資思路上的三次變化,一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到2000年,投資的總體思路是調整港口整體布局,改善碼頭功能結構,提升航道、泊位等級,擴大綜合通過能力。第二次是從2000年開始,投資的總體思路從新建與改造並重過渡到以新建為主,從注重項目建設過渡到注重空間拓展與功能拓展,從注重生產性項目建設向生產性項目與環境改善性項目並重的方向發展。第三次變化從2005年開始,著力提高等級、擴大規模、完善功能、拓展空間、優化環境、追求科技進步、增強綜合實力。於汝民指出:“提高等級就是要把港口等級提高到30萬噸級,建設30萬噸級的航道和泊位;擴大規模就是到2010年貨物吞吐量要達到4億噸和1000萬標準箱;完善功能主要是不斷完善港口基礎設施和綜合服務設施;拓展空間主要指建設東疆港區、擴大南疆港區、建設臨港產業區;優化環境是指我們在投資方麵除了注意生產性建設以外,還要從構建和諧社會、促進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角度出發,加大環境投入,改善港區麵貌;追求科技進步是指提高企業的裝備水平和現代化管理水平;增強綜合實力是企業投資的最終結果。”
於汝民說,天津港當時提出建設世界一流大港的概念,可以說是在山下仰望整個半山腰,想到山頂上去。世界一流大港是什麼樣,隻是那時候的理解;現在的天津港已經站在半山腰,可能也沒有看到山頂,但是看到了更高的一個層麵,看到了全球化帶來的機遇,看到了全球的資源。隨著繼續向上攀登,可能會發現更高一層原來是這樣的,可能比以前看到的景色更美麗,它激勵你往上爬,要登到頂峰上去領略“一覽眾山小”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