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六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2 / 3)

首先,要知道自身是不是在做正確的事,也就是是不是符合企業發展的需要,如果在做一件錯誤的事,那將永遠都不會獲得成功。

其次,要堅持到底,任何成功都不可能在一夜之間獲得。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差別隻有一個:是否鍥而不舍。

星期四

後生可畏

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子罕篇》9.23

【譯文】

孔子說:“年輕人是值得尊重的,怎麼會知道他們將來比不上今天的人呢?不過,一個人到了四五十歲還沒有獲得一定的聲望,那也就不足以敬畏了。”

【筆記】

“後生可畏”,的確如此,後來者超越前者的事舉不勝舉。孔子正是看到了這一事實,弟子中就有令孔子充滿敬意的人——顏淵,孔子不止一次地稱讚顏淵,並且在一次與子貢對話時,承認自己與子貢都不如顏淵。在《子罕篇》中又曾發出這樣的感慨:“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意思是:顏淵是一個從未停止學習的人,每天都在進步,從來沒有停止過。這樣的人是可畏的,也是可敬的。

當然,孔子也說到了不值得敬畏的人,“四十、五十而無聞”之人。按照孔子的說法,“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到了四五十歲,還“無聞”,的確無法令人產生多少敬意。但是,我們也知道很多人是在晚年才成功的,所謂大器晚成。所以,“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不能一概而論,隻能針對常人而言,對於那些特殊之人無法以正常的眼光去評價和判斷。

【行動指南】

很多管理者對年輕人都有些輕視,甚至不屑一顧,這種態度是錯誤的。要知道無論是一家企業,還是一個國家,未來的重任都落在年輕人身上,因此,我們要做的是不僅要尊重年輕人,而且要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機遇,對他們進行盡心盡力的培養和輔導,使他們早日成為有價值的人。

星期五

不繹不改,無可教也

子曰:“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未知之何也已矣。”

——《子罕篇》9.24

【譯文】

孔子說:“符合禮製規矩的話,能不接受嗎?改正自己的錯誤才可貴。聽到符合自己心意的話,能不開心嗎?(對這些話)分析一番才可貴。盲目開心而不加思索,表麵接受而實際並不改正,(對這樣的人)我也沒有任何辦法了。”

【筆記】

知道自己犯了錯誤卻不思悔改,聽從他人的甜言蜜語而不加分析,這樣的人可以說隨處可見。孔子對他們的態度是什麼?是“我也沒有任何辦法了”。對待這樣的人的確是沒有什麼辦法,跟他講道理也沒有用,因為他聽了之後也不思改正。聽到好話也不去分析對方為什麼要說這些話,一旦如此,就會被阿諛奉承的小人、奸人所利用。

對於“不繹不改”,可將它們分開來看待。“不繹”主要針對領導者,做領導的人喜歡聽下屬和他人的好話。根據我的觀察,幾乎每一位領導者身邊都會圍繞著一群甜言蜜語的諂媚之徒,這些人通過好話獲取領導者的青睞,從中撈取一己私利。

“不改”則主要針對基層員工,有一些員工,上司指出他的缺點和問題,但從來不思悔改,通常表現為反複犯同樣一種錯誤。對於這樣的員工,單純依靠教導是無效的。

【行動指南】

每一位領導者從今天開始應該做兩件事:

第一,認真思考身邊的每一位甜言蜜語之人的目的,遠離那些目的不良之人。

第二,將屢教不改的員工清除出局。連孔子都沒有辦法的人,還留在企業內幹什麼?

第二周

星期一

匹夫不可奪誌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

——《子罕篇》9.26

【譯文】

孔子說:“可以奪取三軍的主帥,但不可奪去一個平凡人的誌向。”

【筆記】

這段話通常會令我想起另一句話:“士可殺不可辱。”我總覺得兩者旨意有相似之處:三軍可奪帥,是可以通過武力來做到的,隻要武力超越對方,便可以奪取對方的主帥。但是匹夫之誌卻不可奪,為什麼?因為誌向在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隻要他自身不放棄,任何人都無法奪走。同樣,“士可殺”是指你可以終結一個人的生命,但是你無法侮辱一個人的品節。正如革命戰爭期間湧現了很多革命誌士一般,反動派可以殺死他們,但是絕對無法侮辱他們的名節,所以至今他們仍然被後人們敬仰。

但是,今天很多人卻輕易被他人和社會奪去誌向。我曾經做過一個訪談,訪談的內容核心是關於人生目標和誌向,結果大多數人都因為生存壓力而放棄了當初的夢想和誌向,甚至很多人在從事一項自己很不喜歡但不得不委曲求全的工作。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很簡單,因為甘於平庸、得過且過的心態占據著人們的內心。任何一個人隻要抱著自身的誌向不放,想盡一切辦法去追逐自身的夢想,就一定能夠取得成功。那些人生的失敗者,通常擁有一個共同特征:甘於平庸。所以他們最終也隻能夠成為平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