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
我們一直講要學會包容,學會求同存異。孔子早就說過同樣的道理,他說走在同一條道路上的人不一定能夠遵守同樣的人生原則,即便有著同樣的人生原則,也不一定對每件事都采取同樣的看法和作出相同的評估。但是,這並不妨礙人們在一起做事,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奮鬥。
在企業內也是如此,有些員工是因為希望實現自身價值而工作,所以他們努力付出以期獲得最大化的人生價值;有些員工則因為在某個企業中工作能夠更接近自己的夢想,他們是為了夢想而工作的;另外一些員工則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存環境而工作。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隻有企業獲得發展,企業成員們才能夠得到相應的發展,因此,每一位員工都希望能夠促進企業的發展。
很多管理者卻不能妥善地對待不同的員工,他們希望自己的下屬全都是價值性或是夢想性員工,但這顯然是不現實的。因此,作為管理者,必須學會公平公正對待每一位下屬,不管他是因為什麼原因而選擇這份工作的,前提是隻要他能夠認真履行自身的職責。
【行動指南】
在企業管理中,我們總是會麵對一些與自己誌向或是觀點不同的員工和同事,這並不是一件糟糕的事情,隻要他們能夠嚴格履行各自的職責,促進企業的發展,每個人都是企業所必需的。
星期五
未知生,焉知死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先進篇》11.12
【譯文】
子路請教如何侍奉鬼神。孔子說:“沒有辦法侍奉活人,怎麼能夠侍奉鬼神?”(子路)又請教:“敢問死是怎麼回事?”(孔子)說:“生的道理還沒弄明白,怎麼能夠理解死?”
【筆記】
這一章揭示了一個重要的人生道理:“不知生的意義,就無法體會死亡。”
子路是一個急性子,總是希望盡早知道一些知識,所以在還沒有學會怎麼樣好好侍奉父母、兄長以及老師時,他便急於了解如何侍奉鬼神。孔子對他非常了解,所以根本不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采取了反問的方式提醒他首先學好侍奉身邊的人,然後再去考慮侍奉鬼神。可是子路不甘心,接著問關於死的知識。孔子同樣沒有直接回答,因為他知道子路還不懂得生的意義和價值,在這種情況下是無法理解死的含義的。
的確如此,記得年輕時,我們時常一幫朋友聚在一起談論人生、生命以及死亡。關於死亡,沒有一個人能夠說清楚,我們隻能引用他人對死亡的理解來表述自己的觀點。我當時引用的是美國女詩人普拉斯的一句詩:“死亡是一門手藝,我們每一個人都得掌握它。”可是自己根本就沒有理解這句話的含義。直至經曆了一些人事滄桑之後,才逐漸明白死亡的含義就是更好地活著,在活著的時候充分實現自身渴望實現的價值,這樣我們就可以無愧於死亡,也就可以從容地麵對死亡。因此,我們應該珍惜我們活著的每一天。
每一個人都必須首先弄明白自己為什麼要活著,如果你回答不了這一問題,你就無法理解什麼叫死亡。
死亡是對我們一生的總結,如果你希望這一總結是淺薄的、簡短的,那麼從今天開始你可以選擇無所事事,甚至可以選擇今天便去死。
當管理者們理解了這一點之後時,便能夠對下屬有著更為深刻的了解,使他們能夠更為積極地投入工作和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