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六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2)(2 / 3)

第三周

星期一

言必有中

魯人為長府。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先進篇》11.14

【譯文】

魯國的官員修建長府。閔子騫說:“維持原來的樣子有什麼不好呢?何必改建呢?”孔子說:“這個人平常不講話,一講話就切中要點。”

【筆記】

“言必有中”是對一個人講話能力的誇獎和肯定。閔子騫平常不愛說話,總是保持沉默,這並不是說明他很愚笨,而是他聰明的一種體現。我們都知道“沉默是金”,相信閔子騫便是如此。但是,閔子騫對各類事情看得比誰都要透徹,所以一旦他開口,就一定能夠切中要害。在魯國官員要擴建長府這件事上,閔子騫同樣一語中的,指出了其中的問題:擴建長府根本就是毫無意義的浪費。孔子一向以儉樸為生活法則,所以立即對閔子騫進行了誇獎。

很多人看了或許不屑一顧,心想不就是說了一句中肯的話嗎?可是現實中能夠準確表達自身的想法,並且一語中的之人實在是太少了。

在企業內也存在著很多言不達意的現象,這給企業帶來了很高的溝通成本。尤其是一些中層管理者常常無法準確傳達高層管理者的指令,最終導致執行完全背離企業發展的需要。可見說話的水準決定著企業的效率,乃至前程。

【行動指南】

在企業內,準確傳達命令和任務是一項基本素質和能力。同時,直接、準確地提出問題和提供解決方案也是企業員工們必須掌握的技能。

星期二

登堂入室

子曰:“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先進篇》11.15

【譯文】

孔子說:“子路彈出的瑟聲怎麼會出現在我的門下?”弟子們(聽了這句話)不再尊重子路。孔子說:“子路已經進入殿堂了,隻是還沒有進入內室。”

【筆記】

“登堂入室”這一成語由此而來。子路彈瑟因其性格剛烈,所以聲音頗具壯氣,缺乏謙虛,為孔子所不認同。同時因為子路過於剛健,孔子知道他愛逞匹夫之勇,所以總是不失時機地批評他,以教導子路學會謙遜。可是這一次卻產生了不良的後果:因為孔子批評子路的瑟彈得不夠好,其他門人對子路失去了尊敬。於是,孔子對自己的話進行了糾正。

“升堂未入室”,意思是子路的瑟已經找到門徑,並且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是要取得很高的成就還需要不斷努力。

本章給我的啟發來自於那些門人們,我們會發現身邊這樣的人隨處可見,一旦某個人因為一次很小的失誤就會引來這些人的非議。孔子的門人們還算不錯,敢於公開不敬子路。企業中很多人則將不敬放在內心深處,對那些偶有失誤的上司陽奉陰違。這類現象在企業中並不少見。當然,作為管理者,我們不但需要登堂,還需要入室,否則就難以獲得下屬的信服。

【行動指南】

我們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管理才能,不僅要做到登堂,還需要做到入室。唯有如此,才能夠贏得員工們的信服。

星期三

過猶不及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