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你與某甲在一起吃午飯,某甲明明與某乙表麵上很友好,而你卻誤認為兩人關係非常好,將心比心,以為對方一定對某乙之事了如指掌,於是說話隨便得很。你問:“某乙那天去見客戶碰釘子,真是倒黴!”對方瞪著雙眼反問:“他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
這個時候,你再反應過來,你明白原來某甲不知道這事,你該怎麼補救?無疑,你已經成了小道消息的傳播者了。
你隻能岔開話題,答非所問地說:“我是說某乙那天遲到,卻正好碰到上司罷了。”可以隨便找一件小事來岔開那個話題,裝作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然後盡快另找一個話題,將對方的注意力分散。
這樣的情況絕對不是少數,所以,你一定要做到對別人的私事守口如瓶,讓那些破事爛在肚子裏。不然你一旦成為小道消息的傳播者,必然會受到人家的打擊報複,到時候,你百口莫辯,隻能眼看著人家背地裏下黑手了。友情沒了,自己在別人心中的良好印象也會一落千丈。
在很多時候,別人對你傾訴,你最好隻做一個聽眾,而不是評判者。千萬不要在別人的恩怨中摻雜自己的個人意見,不然你可能裏外不是人了。其實,做個聽眾倒是不妨的,隻是千萬別做唯一的聽眾,因為容易陷自己於困境。總之,與同事保持距離乃上上之策,不參加意見,也不費神去理解,對你來說可以說是有益無害。
在職場,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要牢牢管好自己的嘴巴,不傳播小道消息,更不能不負責地傳播謠言或小道消息。任何一個上司都不會喜歡愛傳播小道消息的人,這無疑為自己的升職加薪帶來無法逾越的障礙,所以,最明智的方法就是不去傳播,更要做到謠言止於智者!
榮耀歸於上司的正確領導
在職場,我們常看到這樣一種現象,有些員工的業績非常突出,卻總是難以獲得上司的信任,甚至遭到上司的無端猜忌。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是上司妒賢嫉能嗎?當然,原因肯定不全是這樣,這主要跟這些員工對待功勞的態度很有關係。在職場上,任何一個員工取得了成績,都離不開他人的協作,更離不開上司的正確領導和支持。
如果一個員工取得了成績,就借功自耀,而忽視了上司的領導和支持,把上司晾在一邊,這樣的員工又怎麼可能獲得上司的信任和重用呢?
所以,在職場上,對任何一個職場人士來說要想做上司的紅人,獲得上司的信任,千萬不要在上司麵前貪功,取得了成績,一定要想辦法淡化自己的功勞,把成績的取得歸功於大家的幫助,特別是上司的正確領導和支持。隻有做了這樣的鋪墊,上司才不會猜忌下屬,反而會認為自己領導有方,對取得成績的下屬平添幾分器重,才會信任有加委以重用。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相信對每一個職場人士都有所啟示。
在西方,曾經有一位國王喜歡揮霍奢華。一天,他的總務大臣決定策劃一場前所未有、最為壯觀的宴會,以此來討國王的歡心。
在總務大臣的精心策劃下,全國最顯赫的貴族以及最偉大的學者,都參加了這場為國王準備的宴會。一些劇作家甚至還為這次盛會寫了劇本,並在晚宴時粉墨登場,予以表演。
在宴會結束之後,國王在大家的擁簇下一起參觀總務大臣特地為國王修建的別墅、庭園和噴泉。而總務大臣本人也陪伴著國王走過呈幾何圖形排列的灌木叢和花壇,觀看煙火和戲劇表演。宴會一直延續到深夜,賓主盡歡。在場所有的大臣、學者以及劇作家都一直認為,這是他們見過的最令人讚歎的盛事。當所有的觀眾都讚揚總務大臣辦事有眼光、有魄力,是全天下了不起的人,是難得的棟梁之材的時候,總務大臣在眾人的讚譽麵前,飄飄然了,認為自己為國王籌辦了如此盛大的宴會,奉獻了如此壯觀的傑作,國王一定會賞賜自己的。
但是,第二天一早,國王便下令逮捕了總務大臣,讓所有的人都大跌眼鏡。三個月後,國王宣布總務大臣因私自侵占國家財產被判死刑,送上了斷頭台。
讀完這個故事,我們不妨想一想,為什麼國王會突然殺總務大臣呢?事實上,他被指控的罪行全部是得到過國王許可的。但是,為什麼國王要殺他呢?因為國王傲慢自負,他希望自己永遠是眾人注目的焦點,無法容許任何人搶占自己的風頭。總務大臣搞了如此豪華的盛會,別人愈是讚美,國王心裏愈是嫉恨。而真正犯錯的是這位總務大臣,他在別人的讚美麵前忘乎所以,沒有把榮耀歸於國王的英明領導,這是導致他丟命的直接原因。
職場也是這樣,作為下屬必須明白,想辦法讓你的上司感到他比你優越,是獲得上司青睞和信任的重要秘訣。身為下屬,要想獲得上司的信任,當然需要表現一下自己,展示自己的才華,但千萬不要展示過度,尤其是當你取得突出成就時,千萬不要忽視了上司的存在,一定要把榮耀留給領導,把利益留給自己。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明哲保身,悶聲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