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世大智慧
其實,凡事不必走極端,性格、習慣、食色之性都隻要適度而已;當然“矯枉必須過正,不過正則不能矯枉”也是一理。或者可以這樣說:曾國藩勇於改易並成功地改易了自己的品性,是其可敬處;圍棋沒有戒掉,還有一點嗜好在身,是其近人情處。人性是個翹翹板,既要處處在理,也要處處近情才是。
剛柔並用、自立自強
曾國藩認為,隻有自立自強才能成就大事。他指出,自古帝王將相,沒有不是從自立自強做起,即是成為聖賢的,他們也各有自立自強的方法,因而才能夠獨立不懼,堅定不移。
——曾國藩
“剛”是曾國藩的人生哲學,曾國藩流淚的時候,人所不知,因為他是戴著麵具的。
縱觀曆史上諸多聖王賢相、功臣名將、聖賢哲人,他們之所以獲得成功,就是他們身上不乏剛毅挺之氣,這是一種超凡脫俗的氣概,一種勢不可擋的力量,一種堅不可摧的自信。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剛”。剛是一個人的骨架,靠著這副骨架人才能站立於世,才能克服大量的困難險阻,才能超越常人,戰勝恐懼、悲觀、消極和畏難苟安的心理天敵,才能使人體生命之潛能無限地釋放出來。人若無剛則無以自立,若不能自立則無以自強。剛,是人類生命運動中最大的源泉,否則,生命則變得無動力、無價值、無意義。
曾國藩自幼便受到祖父“做人以‘懦弱無剛’四字為大恥”的訓導,因此,曾國藩認為“倔強”二字不可少,功業文章都必須有這兩個字貫穿其中,否則會一事無成。他早年在京城做官時,甘願與那些名氣大、地位高的人爭鬥,就具備了挺然持立不畏強禦的精神,他也因此而處處受排擠,經常成為輿論諷喻的中心,遭遇了諸多曲折磨難。他在實踐中逐漸認識到過剛則易折,易折則無以達到自強之目的。他在秉承祖訓的基礎上,又根據自己的親身體會總結出:隻有剛柔相濟,才能達到自立自強之目的。人不能隻具備“骨架”,還要具備“血肉”,隻有如此,才能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人,才會具有光彩照人的生命旅程。“柔”,就是一個人的“血肉”,是最富生命力且使人挺立長久的東西。莊子在《山木》篇中講到了東海有一個名叫“意怠”的鳥,這種鳥非常柔弱,總是擠在鳥群中苟生,飛行時它既不敢飛行在鳥隊的前邊,也不敢飛到鳥隊的後邊;吃食的時候也不爭先,隻揀其它鳥吃剩的殘食。所以,它既不受鳥群以外的傷害,也不引起鳥群以內的排斥,終日悠哉悠哉,遠離禍患。從這則故事可以看出,柔,並不是卑弱和不剛,而是一種魅力,一種處世的方法。
古往今來,有多少功臣名將由於過“剛”而遭遇不幸。關龍逢、比幹由於剛直不阿,直言進諫,而慘遭夏桀和商紂的殺戮;海瑞由於秉性耿直乏柔,而一生坎坷不受重用。在曾國藩看來,剛柔互用不可偏廢,太柔則靡,太剛則折。柔是手段,剛是目的,以退為進,以柔克剛,實現真正的自立自強,這才是柔的實質。
“柔弱勝剛強”是老子的一個著名的論斷,他說: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東西了,但是水可以衝擊任何堅硬強大的東西,沒有勝過它的,因為,沒有什麼東西能夠替代它。以柔製剛,以柔克剛,運用於人格的自立自強上,往往會產生特殊的效果。
一次宋太祖趙匡胤正手持彈弓在後苑打鳥。忽傳報一位大臣有急事求見。趙匡胤一聽說有急事不敢稍有怠慢,立即召見大臣聽奏.然而,聽奏後卻認為事情不大,便斥責奏臣說:“這算什麼急事!”奏臣對皇上的態度不滿,隨口說道:“這總比打鳥的事急吧!”趙匡胤惱羞成怒拿起斧柄向這位大臣的嘴上掄去,大臣的牙齒當即被打掉兩顆,他不卑不亢地揀起被打落的牙齒。趙匡胤更火了:“難道你還想保存這兩顆牙齒找我算後帳嗎?”大臣說:“我怎敢與您論是非呢?這事史官自然會記的。”趙匡胤聽了猛驚,連忙笑容滿麵的好言安慰,還送給這位大臣許多金帛。該大臣在權勢和地位上是弱者,無以與至高無上的皇位抗衡,但他采用了柔弱的態度,卻寓於道理上、人格上的剛強,征服了至高無上的皇權,達到了自己在人格上不畏強暴,據理而爭,自立自強的目的。
退步寬平,清淡悠久。曾國藩是一個善於從古代先哲那裏吸取智慧的人,也是一個善於把所學知識與人生經驗聯係起來思考的人,從而從中抽取人生的信條與經驗:趨事赴公,則當強矯;爭名逐利,則當謙退;開創家業則當強矯,守成安樂則當謙退;出與人物應接,則當強矯;人與妻孥享受,則當謙退。在大是大非麵前,在天下興亡的大義麵前不爭何待?在人生難行的地段、在名利場中、在富貴之鄉、在人際的是非麵前,退讓一下有何不好?所以說,為人處世,善用剛柔,才能長久挺立,自立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