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發揚勤儉辦企業的精神,大力節約企業管理費用。企業的管理費用雖然所占比重不大,但是“涓涓之水,彙成江海”,節約的潛力是很大的。企業要緊縮和精簡管理機構,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對管理費用的各項開支,要實行計劃管理;管好用好企業的資金、物資;大力節約各種非生產性開支;要嚴格遵守財經紀律和財務製度,不請客,不送禮,不講闊氣,不擺排場,兢兢業業為社會主義建設節約每一分線。
8.千方百計推銷產品,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企業生產產品的勞動效率再高,如果銷不出去。不僅沒有效益,還要賠大本。因此必須製定科學的產品策略、價格策略、銷售策略,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把產品盡快地銷售出去,以便換回資金,順利進行再生產,並不斷擴大再生產。
9.加強成本管理,促使成本降低。首先,搞好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第二.做好成本預測和計劃管理工作;第三,正確計算產品成本,加強成本核算;第四,嚴格成本開支範圍和費用標準;第五,建立成本管理分級歸口責任製;第六,開展成本評比分析,做好成本考核工作,尋找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以便用最少的勞動耗費取得最大的經濟效果。
(三)資金的時間價值
要以較少的資金,辦更多的事,取得更大的效益,必須重視資金的時間價值。
1.什麼是資金的時間價值
簡單說來,資金的時間價值是指因放棄現在使用資金的機會,可以換取按放棄時間的長短計算的報酬。其最常見的表現形式是利息。
假如一個人年初有1000元,不是把它放在自己的保險櫃裏,而是存入銀行,年利息率10%,那麼,年底的本利和應為:
1000×(1+10%)=1100元
第二年再繼續存,第二年年底本利和則為:
1000×(1+10%)×(1+10%)=1210元
以此類推,第三年年底應為:
1000×(1+1O%)×(1+10%)×(1+10%)=1331元
到了第50年年底,本利和則為:11739元
到了第100年年底,本利和就為:13780630元
上述說明,現今的1000元價值量不等於未來1000元的價值量,即高於未來1000元的價值量,而且會隨著時間的延長,這個價值量相應地有規律的增加。
又如,一個人年底才能拿到1000元,年利息率為10%,那麼,這1000元則折算到年初的價值量應為:
1000×1/(1+10%)=909.10元如果到第二年年底才能拿到1000元,那麼,這1000元折成第一年年初的價值量為:
1000×1/(1+10%)×(1+10%)=826.40元
這些計算例子,從反麵說明,將來的1000元價值量也不等於現在1000元的價值量,而且會隨著時間的延長,這個價值量相應地有規律的減少。
總之,一定量資金的現實的值與未來的值是不等的。1994年1月1日的1元錢與5年之後1999年1月1日的1元錢.其值是不等的。仍以10%年利息率計算,1994年1月1日的1元錢到了1999年1月1日,則為:1.6105元而1999年1月1日的1元錢,則為1994年1月1日現值:1×1/(1+10%)5(5上標)=0.6209元
複利終值係數表明現值1元錢,在複利率i和N年後的複本利之和(即將來值)。
複利現值係數,表明將來值1元錢,在折現率i和貼現期N年時的現值額。
年金終值係數或稱年金複本利係數,表明每年年末支付年金1元錢,在複利率i和N年年底時累積的將來值總額。
基金年存係數表明在複利率i和N年的情況下,要積累將來值1元錢,需要每年年末儲存的年金額。
年金現值係數表明在N年和折現率i情況下,每年年末得到年金1元錢,貼成第一年年初的現值總額。
投資回收係數或稱資金回收係數,表明在i利率和N年內,投入現值1元錢,需要每年年末回收的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