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令我們值得回味的例子:七年前日本某汽車公司駐北京一個代表,他唯一的工作是天天打聽中國汽車市場行情變化情況,每星期要給東京公司本部寫報告。知道他的中國人認為這工作吃力不討好,當時中國汽車價格長期穩定。但是不久就知道了他們這一謀略很厲害。他很快就打聽到中國企、事業等團體單位買小轎車很難批準,受社會集團購買力限製,並有明文規定。但他們了解到團體單位購買麵包車好批準,這種車算是生產用車,可拉貨也可接送客人。於是他把這條信息傳回後,日本的麵包車一時就大量進入了中國市場,獲得了可觀的利潤。
據報載:1992年春,安徽省蒙城縣刮著一股歪風(即傳播一種荒誕的信息):姥姥家必須給外孫買紅傘,有幾個外孫就買幾把,說這樣可以為外孫驅災避邪。該縣楚村鎮張景福老漢於4月19日買回三把紅傘,老伴李子英一見,誇老頭子會辦事。翌日,她把三把傘送給了大女兒家的兩個外孫和三女兒家的一個小外孫,之後欣欣然返回家裏。晚上,老兩口正在談論紅傘,二女婿來了,說二女兒自殺身亡。張老漢驚問其故,二女婿麵部冰冷,說是因為紅傘。老兩口恍然大悟,他們沒有給二女兒家的兩個小外孫女買紅傘。張老漢呆若木雞,李大媽號啕大哭,二女婿轉身便走。當天晚上,李子英懸梁自盡。老頭見女兒死老伴亡,覺得世間沒戀頭,自己也“蕩起了秋千”。二女婿回家後,見愛妻屍體,愈加難過,叫來兩個女兒,一起吃了拌毒的雞蛋,父女三人氣絕身亡。
三把紅傘喪了六條命,其因是謠傳荒謬的信息,二是喪命者缺乏科學知識。知識實質上也是信息的一部分,信息是知識的來源,知識是由大量的信息提煉、轉化而成的,也就是經過人類大腦按一定程序重新組合而係統化了的信息。因此,知識同樣比黃金更寶貴。
據《現代人報》題為“知識的價格”(作者,喻承海)的文章闡述了下麵一個有趣的故事:1923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一台大型電機出了故障,許多工程技術人員解不了這個難題,後來請來當時僑居美國的德國機電專家施坦敏茨來解疑。施氏兩天兩夜呆在電機旁,這兒聽,那兒看,還不時地進行計算。然後,他爬上電機頂部用粉筆劃了一條線.讓修理工把電機打開,將劃線地方的線圈減少16圈。果然電機故障排除。施坦敏茨為此向福特公司索取1萬美元酬金。有人說.劃一條線要1萬美元,是否太高了。施氏沒有回答,隻是在付款單上寫道:“用粉筆劃一條線,1美元;知道在哪裏劃線,9999美元。”施坦敏茨能夠解決許多人無法解決的難題,靠的不僅僅是兩天兩夜的辛勤勞動,更重要的是靠他平時掌握的淵博知識和豐富經驗。
據報載,在某地近幾年發生的曠日持久的人與天牛的大戰中,人打了敗仗,小小天牛給該地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2.5億元。為了防止病蟲害繼續蔓延,隻得徹底砍伐,清除病木。現在,該地區的白楊幾乎“全軍覆滅”,農林網已經不複存在,許多地方的防風林已光禿禿,數十年的植樹成果毀於一旦。其實,消滅天牛的問題,幾年前有關專家就大聲疾呼過,遺憾的是這些積極的意見並未受到人們特別是領導者、決策者的重視,沒有被采納,損失至少2.5億元。
知識是加工、整理、係統化了的信息。知識更為重要。據《中國青年報》1993年8月4日題為“一句唐詩減稅千金”的故事:法國是盛產葡萄酒的國家,有較高的釀酒技術和鑒別能力。因此,外國的葡萄酒想打入法國市場是很困難的。四川農學院留法研究生李華博士經過幾年的努力,終於使中國的葡萄酒奇跡般地打入法國市場。可是,中國葡萄酒從香港轉口時,港方說,按照土酒征80%的關稅,洋酒征300%的規定,中國的葡萄酒要按洋酒征稅。麵對這種艱難的局麵,李華博士吟出一句唐詩:“葡萄美酒夜光杯”,並解釋說,這說明中國唐朝就能生產葡萄酒了。唐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英國和法國生產葡萄酒的曆史,恐怕要比中國晚了幾個世紀吧!李華用一句唐詩駁得香港方麵無言以對,隻好承認中國的葡萄酒是土酒(即自己國家生產的),我方隻交了80%的稅。
三、信息是組織係統的靈魂
組織作為動詞,是使一個事物從無序到有序,從舊序到新序的過程;而作為名詞,是指一個有序的組織實體。但如果沒有一定量的信息,就不可能使這個事物從無序到有序,也不可能建成一個有序的組織實體。例如,100個人在操場上自由活動,一聲口令,立刻整齊地排好了隊。這是個簡單的組合,這個口令作為信息是一個必要的前提。同樣,在一個管理係統中,要把管理的各種要素按照整體功能要求,有機並有效地組織起來,如果沒有一定量的信息,那是根本做不到的,整個組織不僅混亂,而且領導活動也無法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