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信息靈通 相機行事(2)(3 / 3)

據報載,日本商務人員某年在莫斯科,有二三周沒見到熟悉的前蘇聯外貿部的司局級以上官員在公開場合露麵。於是他們把這個信息發電至東京,東京讓他們認真查查。查來查去,發現去了美國,秘密進行糧食的貿易談判。日本人認為蘇聯這麼多高級官員去談判,不會是小買賣,做的結果會引起國際糧價上漲。他們果斷搶先猛抓一把,迅速“吃”進大批糧食。待蘇美達成協議並開始交易時,日本手中已有了大批糧食,糧價果然上升,他們又立即拋售,從中發了一筆大財。

1924年,美國著名企業家哈默正準備結束他在蘇聯的全部營業回國,順路走進一家文具店去買一支鉛筆,價格是50戈比,竟相當於在美國的十倍。他又要買一支擦不掉筆跡的化學鉛筆。售貨員說:“看你是外國人,我就賣一支給你。可我們存貨不多,照習慣隻賣給老主顧。”哈默花了兩盧布買了這支鉛筆,實際上他是買了一條珍貴的信息。他立即回到外貿人民委員克拉辛那裏:“聽說你們政府定下目標,要每個蘇聯公民都學會讀書寫字,這是真的嗎?”“當然,我們把它看作是我們的首要任務。”“那樣我想申請一張生產鉛筆的許可證。”於是簽署了協議。不過兩年,於1926年他的鉛筆廠年產達一億支,成了世界最大鉛筆廠之一。

(五)輻射推導

這是以信息表征的事實為中心,推導出由中心事實引起的不同方向的反應,從而得出新的結論或作出相應的對策。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年,某一個茶場喜獲豐收,來訂購茶葉的商賈蜂擁而至。一位茶商因故來遲,茶葉生意的業務洽談時間已過。但這位有頭腦的商人並未善罷甘休。他山上山下跑了幾趟,便從中看出了門道,全部預訂了茶場周圍當年生產的茶葉裝具。結果,先他一步訂購了茶葉的客商,苦於缺乏裝具,隻得叩求於這位已經“壟斷”了茶葉裝具的生意人。盡管他失去了經營茶葉盈利的機會,但卻禍中得福,取得了銷售茶葉裝具獲利的優勢。

(六)逆向推導

即對信息表征的事實,從相反的方向進行推導。由於事物內部包含著對立的因素,事物的發展也存在著兩種相反的可能性。不同的人就可能沿著相反的方向進行思考。一家西歐鞋廠和一家美洲鞋廠,各派一名推銷員,到一個偏遠的島嶼去開辟市場。上島後,他們各自給自己的工廠拍回一封電報。一封是:“這座島上的土人不穿鞋子,明天我就搭頭班飛機回去。”另一封是:“棒極了,這個島上的人都還沒穿上鞋子,潛力很大,我擬常駐此島。”可見,對於同一事實,兩個人預見了相反的發展未來。第一個人認為島上的人沒穿鞋,鞋子在這裏不會有銷路,這似乎是不容懷疑的“定論”。第二個人則敢於進行反向推導,敢於用新的實踐推翻“定論”:今天沒有穿鞋,明天為什麼不可以穿上鞋子呢?據說,第二個人獲得了成功,賣了大批鞋子。

六、信息反饋

反饋是相對信息而言,沒有信息也就無所謂反饋。信息反饋在現代領導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貫穿於領導工作的每個環節和每個方麵。可以說,沒有靈敏、準確、有力的信息反饋,也就沒有領導工作的科學化和現代化。所謂反饋是指把給予被控對象的輸入信息(又稱給定信息)作用於被控對象後,所產生的結果(真實信息)再輸送回來,並對信息的再輸出產生影響的過程。

信息反饋是一種普遍現象,並在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生物體內的穩定和平衡主要是借助於反饋控製實現的。人體內的血壓、體溫、血液酸堿度以及各種激素的含量,都是借反饋控製而保持其穩定的。動物的本能活動也存在著反饋現象。如一隻老鷹在上空發現地麵一隻野兔並要捕捉它,鷹要不斷地調整自己飛翔的方向、速度,力圖縮小同野兔的距離,直到差距為零,這時也就抓住了野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