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審時度勢 高瞻遠矚(2)(1 / 2)

1.調查材料的係統研究 就是從係統的觀點出發,著重從係統和要素、要素和要素、係統和環境之間的聯係與作用中綜合地、精確地研究事物,把握其規律性。通過係統研究,避免把局部當做全局、把局部規律當作全局規律的錯誤。在研究中注意以下原則:(1)整體性原則,即把調查材料當作互相聯係的有機整體來研究。這是因為“要正確認識事物,就必須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麵、一切聯係和中介。”(《列寧選集》第4卷,第453頁)(2)集合性原則,係統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具有一定結構的要素所組成,通過係統分析,看其各方麵的材料是否充實,能否說明問題,如果不完全,應進一步調查充實。(3)相關性原則,對材料的研究,不但研究各材料之間的內在聯係,而且要研究與其相關的客觀環境。(4)動態性原則,係統不僅作為狀態存在,而且還具有時間上的順序,因此,對調查的材料應以發展的觀點與考察。

2.調查材料的度量研究進行度量研究是由材料的模糊性決定的,而材料的模糊性又由客觀事物的模糊性決定的。客觀事物的模糊性,反映了其部分發生質變的狀態。所謂對調查材料的度量研究,是指分析研究所占有的資料,哪些是反映新質的,哪些是反映舊質的,哪些既反映新質又反映舊質。通過這種分析研究,來確定調查對象隸屬於某一質的程度。認真對調查材料的度量研究,可以克服要麼“非”、要麼“是”的二值邏輯的片麵性,從而獲得正確的認識。度量研究,實質上是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的綜合。它是定性的定量研究,又是定量的定性研究。

3.調查材料的比較研究 有比較,才能有鑒別。比較的方法是對彼此有某種聯係的事物加以對照,確定對象之間的差異點與共同點的方法。比較法是區分事物、認識事物的基本方法。在對調查材料的研究中,不僅進行縱向比較,而且要進行橫向比較;不僅比較事物的共同點,而且要比較事物的差異點;不僅比較並發現事物現象的異同,而且要比較並發現事物本質的異同。通過比較,在“異中求同”,在“同中求異”。前者是從不同單位中探索共同經驗、共同規律;後者則是對具體事物進行具體分析,發現其特點,尋求其特殊規律。

4.調查材料的概率研究 這是由調查材料的隨機性決定的,材料的隨機性是指對同一對象的調查,既可能得到這樣的材料,又可能得到那樣的材料;既可能得到真實的材料,又可能得到虛假的材料。這些材料在整個調查過程中,具有隨機性。對調查材料的概率研究,是指運用概率統計方法,對已獲得的大量材料進行統計研究,以揭示調查對象變化的統計規律性。通過對調查材料的概率研究,防止以偏概全的毛病。例如,對人的評價,既有反映成績和優點的材料,又有反映過失和缺點的材料。對這些材料通過概率統計研究,在比較二者概率的大小之後,就一清二楚了。

(二)集體智慧預測

領導者要做到高瞻遠矚,必須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預測。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預測的方法日益增多和現代化。目前,應用的預測方法不下百種,但歸納起來有兩大類:一類是集體智慧預測;另一類是數據計算預測。集體智慧預測是領導者及有關專家、有關工作人員通過討論或書麵意見等方式,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經驗、才能對預測對象的未來發展趨勢、前景進行判斷的一種預測方法。有些學者把這種方法稱為定性預測、經驗預測或直覺預測。

1.德爾菲法 又稱“專家征詢法”。德爾菲是英文Delphi的譯音。Delphi是古希臘的一個城名,以有阿波羅神廟著稱於世,而阿波羅能代表希臘神話中的主神宙斯宣布神諭,預告未來。美國蘭德公司將征集專家意見的研究預測,用的代號就是Delphi,於是,這種方法由此而得名。其具體步驟如下:

(1)確定預測目標。根據預測的問題及其目標搜集整理有關的信息、數據資料,編製各種表格,便於專家進行預測、判斷。

(2)選擇專家。所選專家對預測的問題真正有發言權,知識、經驗豐富;專家人數視預測問題的性質、大小而定。

(3)第一輪征詢意見。把預測的問題及有關的信息、資料以通信方式分發給各位專家,請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自由而獨立的提出意見,進行預測,然後,匿名把預測意見及征詢表格寄回。

(4)繼續征詢意見。將第一輪征詢的意見彙總整理,將較集中的幾組意見再製成新的調查表,發給各位專家,要求他們進行評論或繼續陳述自己的意見。經過多次征詢、反饋,直到意見基本一致為止。

(5)對大體一致的專家預測結果進行處理,分析它的可靠性和進行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