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審時度勢 高瞻遠矚(2)(2 / 2)

德爾菲法的優點:一是靈活性,可使專家機動利用自己的時間,並能充分醞釀、準備。二是匿名性,各位專家互不知曉,可消除相互間的心理影響或幹擾,各人可在第二輪之後修改自己的意見,也無損於自己的威信。三是反饋性,經過反複征求意見,對問題的研究比較深透、細致。四是廣泛性,這種方法比本單位少數人預測得出的結論更客觀些。五是數理性,因通過統計方法對專家們的意見,可進行定量處理。六是經濟性,以通信方式征詢意見,費用不高。其缺點是由於信件往返多次,所需時間較長。

2.集合意見法  指集合有關人員的判斷意見的預測方法。由於發揮群眾的智慧,集中群眾的經驗、意見作出判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個人認識的片麵性。這種方法大體經過以下三步:第一步,領導者把預測的問題向有關預測人員提出預測的問題及介紹有關的數據、資料;第二步,請他們根據自己的經驗並參考這些數據資料進行判斷和提出預測數值;第三步,彙總他們的預測數值加以平均。

例如,某廠預測1994年的產品銷售收入額,廠長、總經濟師、銷售部經理分別預測為:2100萬、2000萬、2200萬,其平均數值為2100萬元,即:

(2100+2000+2200)÷3=2100萬元

也可以根據他們各自的水平、能力確定不同的權數,采用加權平均數法。假定廠長、總經濟師、銷售部經理的權數分別為1.5,1.3,1.2,則加權平均值為2097.5萬元,即:

(2100×1.5+2000×1.3+2200×1.2)/(1.5+1.3+.2)=2097.5萬元。

3.頭腦風暴法 這是一種通過有關人員(如專家)之間的思想交流,引起思想共振,產生組合效應的預測方法。西方某些國家的政府有關部門和大公司曾用這種方法取得較好的效果。主要做法是:召集有關人員(10~15人)各抒己見,通過交流思想,充分發揮創造性思維,在短時間內取得富有成效的創造性成果。與會者要遵守下列規則:

(1)參與者一律平等,不宣布各人的職位,以防止心理幹擾。

(2)限製每人發言時間(3~5分鍾),但不限製發言次數。

(3)不準批評別人的發言,否則發言者受到壓抑,創見部分被批評掉。

(4)不準作肯定性結論,不然會堵塞別人的言路。

f5)注意力集中,不跑題,以免浪費時間。

(6)不準私下交談,否則,發言人感到對自己不尊重會影響獨立見解的發揮。

(7)不準讀發言稿,因各自宣讀發言稿,互不相幹,就達不到思想共振和產生思想火花碰撞的目的。

(8j不準多數壓製少數。在討論中,不能用集體的意見阻礙個人意見的發揮,此種討論會不存在少數服從多數的問題。

(9)鼓勵多提設想、創見,不怕“怪論”、“荒唐”的見解,從這裏還可能產生創造性意見,可以給人們的想象插上自由飛翔的翅膀。

(10)認真、快速記錄或錄音,以便不放過任何一個有價值的設想、靈感,思想火花。

(11)主持者善於引發,盡力使每個與會者都能暢所欲言,每個頭腦都“風暴”起來。

第一次會議,稱“直接風暴法”預測,為使預測結論更加科學,還要進行“質疑頭腦風暴法”預測。它是組織另一些未參加前次會議的人員,通過第二次會議對前一次會議預測結果,進行質疑、評判、估價。其規則除上述11條外,還要禁止對已有的設想提出肯定的意見,隻準橫挑鼻子豎挑眼,挑不出毛病就不發言。可以說,這是專門挑刺會議。

經過兩輪的“頭腦風暴”預測,可以對預測對象從多角度、多方位去探討,對其認識更加全麵、更加深刻。美國國防部在製訂長遠科學技術發展規劃中,曾邀請了50名專家采取“頭腦風暴法”分別召開會議,任務就是對已有的規劃提出異議。通過兩輪“頭腦風暴”,隻保留了原有規劃中25~30%的意見,使長遠規劃更具有可行性。

(三)數據計算預測

數據計算預測即定量預測,是指運用一定的數據,按照時間或因果關係,對事物的未來情況進行分析和判斷。定量預測方法很多,下麵介紹幾種常用的方法。

1.簡單平均法 是將總體的各個數據之和除以總體的數據的個數,所得的算術平均數作為預測值,其計算公式是。平均數=∑Xi(i下標)/n。式中,Xi(i下標)為觀察值(i=1,2,……n);n為總體中數據的個數;∑為總和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