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運籌決策 萬無一失(1)(3 / 3)

決策樹是以圖解的形式,把決策的各個要點、選擇方案、可能事件和機遇結果,一步一步地有順序地展開,並以定量方法計算和比較各個選擇方案的結果,以取得決策問題的最優解決方法。決策樹是因其決策分析的思路如樹枝狀而得名。其步驟,一是繪製決策樹圖形;二是預計事件可能發生的概率;三是計算期望值;四是做出決策。

例如,某工廠擬投資建一新車間,以投產新的產品。提出三個方案:方案Ⅰ,總投資300萬元。方案Ⅱ,總投資105萬元。這兩個方案的使用期限均暫定為20年。方案Ⅲ,第一期投資105萬元,如產品銷路穩定,5年後再投資195萬元進行擴建。三個方案每年收益值及市場銷路好壞等自然狀態的概率如表4—1所不。

表4—1  單位:萬元

┏━━━━━━┳━━━━┳━━━━━━━━┳━━━━━━━━┓

┃ ┃ ┃ 投資300萬元 ┃ 投資105萬元 ┃

┃ 自然狀態 ┃概率 ┃ ┃ ┃

┃ ┃ ┃ 每年收益 ┃ 每年收益 ┃

┣━━━━━━╋━━━━╋━━━━━━━━╋━━━━━━━━┫

┃ 銷路好 ┃ 0.7 ┃ 300 ┃ 120 ┃

┣━━━━━━╋━━━━╋━━━━━━━━╋━━━━━━━━┫

┃ 銷路差 ┃ O.3 ┃ -60  ┃ 90 ┃

┗━━━━━━┻━━━━┻━━━━━━━━┻━━━━━━━━┛

根據上例畫決策樹圖,並由根及幹,由幹及枝,逐次外延,形成係統,以推出預測結果。

計算各自然狀態點期望收益值:

方案Ⅰ=300×20×0.7+(-60)×20×O.3-300=3540(萬)

方案Ⅱ=120×20×0.7+90×20× 0.3-105=2115(萬)

方案Ⅲ中:

①300×15-195=4305(萬)

②120×15=1800(萬)

剪去方案②

D2(2下標)=4305(萬)

Ⅲ=120×5×0.7+4305×0.7+90×20×0.3-105

=3868.5(萬)

經過三個方案收益期望值大小的計算,第三個方案的收益期望值大於第一、第二兩個方案,應剪去這兩個方案而選取第三個方案。

決策樹具有直觀、形象和便於比較的優點,使決策問題的表達清晰明了,適手風險型決策問題的運用。

四、決策中的領導者

決策正確與否,不僅關係到事業的興衰成敗,而且也極大地影響到領導者在群眾中威信的高低。我們來看看諸葛亮一上任是怎樣使關雲長和張飛心悅誠服的。

劉備求才若渴,自得孔明,以師禮待之。關、張二人不悅,曰:“孔明年幼,有什才學,兄長待之太過……。”劉備止曰:“吾得孔明,猶魚得水也。兩弟勿複多言。”

諸葛亮上任不久就遇上曹操差夏侯淳引兵10萬,殺奔新野來。諸葛亮胸有成竹,接過劍印立即召集眾將聽令,他先後把雲長、翼德、關平、劉封、趙雲等各路兵馬分撥停當,自與糜竺、糜芳引五百軍守縣。

夏侯淳領兵至博望坡,氣焰十分囂張,誇口活捉劉備、諸葛亮。正在得意之中,四麵八方皆是大火,發現了埋伏,曹兵人馬自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夏侯淳敗逃。真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戰役結束,關、張二人心悅誠服,二人相謂曰:“孔明真英傑也!”

領導者在決策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起著重要作用,應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提高決策水平。

(一)“拍板”之時,慎之又慎

領導者在決策時,應向自己提出五個問題:

1.這項決策必須由我來作嗎?是不是屬於本人的職權範圍?

2.這項決策值得我作嗎?假如這個問題不解決,將會失掉什麼嗎?

3.必須在什麼時候作出決定?條件是否成熟,時機是否適當?

4.已經掌握了作決定的必要事實了嗎?如果作出決定,會出現什麼後果?

5.我將怎樣作出決定?對各種方案的優劣利弊是否了解得十分周詳?當完成了這“五問”之後,才可以去“拍板”。

(二)信息靈敏,全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