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運籌決策 萬無一失(2)(1 / 3)

領導者決策失誤的基本原因之一是對決策的問題沒有從曆史到現實,從內部到外部,從主觀到客現,全麵地進行調查研究工作,獲得的信息不夠準確、全麵、及時。據報載,70年代初,信息“反映”我國石油資源很多,貿然決策將許多燒煤鍋爐改為燒油,每年燒掉原油1000萬噸、重油2000多萬噸。而到1979年發現石油資源並不那麼豐富,又不得不把燒油鍋爐改為燒煤。這樣一折騰,經濟損失約為40億元。又如前麵所舉雲南80多個糖廠,由於信息不靈敏而使全省少收入五六個億的例子,說明領導者必須緊跟形勢的變化,及時搜集、占有新的信息,作出新的決策。

領導者在決策時要善於動腦,要運用辯證觀點、係統觀點去分析、處理問題。領導者要站得高,看得遠,想得全麵、周到。決策中重要的是權衡利害大小。其中可能有三類情況:有利無害,有利有害,有害無利。在有利有害中,又有利大於害、利害相當、利小於害三種狀態。有害無利中,也有害大、害小之分。在決策權衡中,利大於害當然可取,但在某種情況下,往往是害中取小即為利。有時,領導者的良好願望,不一定都符合客觀實際情況,對局部有利的事,並不總是有助於全局;對眼前有利的事,並不一定對將來有好處。這就要求領導者首先要從整體出發,以戰略眼光進行科學決策。

(三)出以公心,堅持原則

領導者在觀察、分析、處理、決定問題時,要從人民事業出發,要顧全大局。在領導班子討論問題時,所有領導成員都出以公心,大家爭論得再激烈,也不會傷感情、鬧矛盾。反之,如果有的人爭權奪利,大家沒有共同語言,就會使決策偏離正確的方向。因此,領導者必須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有的方案提供者可能片麵誇大其方案的長處,掩蓋其短處;有的則針對領導者的特點、偏愛而投其所好,不講求科學性;有的則夾雜個人、小集團的私利。這就要求領導者頭腦冷靜,不能感情用事,要秉公決斷。

領導者在決策時要注意以下原則:1.政策原則。即決策的內容符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符合政府的有關法令、製度;2.進取原則。決策是為了指導未來的行動,實現預定的目標,必須要有創新,要有發展,要有所作為,有所提高。3.程序原則。一個廠長或經理雖然對本企業的重大問題有最終決策權,但辦防止獨斷失誤、草率行事,應事先把有關問題提交到職代會、黨委會、企業管理委會員討論。4.效益原則。應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取得最大的效果。5.可行性原則。製定決策方案要從實際出發,認真進行可行性分析。決策最終是要付諸實施的,不能付諸行動的決策隻能束之高閣。6.責任原則。誰決策誰負責,功與過要和決策者相關聯。

(四)情況不同,處理各異

夏禹龍等同誌所著《領導科學基礎》提出不同類型的決策要有不同的思考原則:

對於把握很大的確定型決策,領導者要果斷地下決心,竭盡全力去獲得最好的成果。如果猶豫不決,貽誤時機,就會時過境遷,悔之不及。《閱微草堂筆記》記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富戶遭強盜搶劫,一家大小被堵在屋內,唯15歲的做飯婢女睡在廚房,悄悄溜出喚來全村鄉親,擒賊救主。主人為感恩於婢女,要娶婢女為兒媳,兒子也同意。於是當天就為兒子與這位婢女成了親。為什麼要辦得這麼急呢?主人說:事不宜遲,遲事生非。

這主人的考慮不無道理。假如他不當機立斷,馬上就辦,遲一天孩子他舅來了,說富貴人家娶婢女沒這先例。孩子他姨來了,他姑來了,村裏的老頭老太太再來一大群,貴賤、是非、門風是非話都端出來,這事兒八成就“黃”了。事情的成敗都有個機會問題,機會來了,就應立即決斷,馬上就辦。

對於非決策人員所能控製但可估計概率值的風險型決策,應考慮以下四點:一是選擇最有希望的方案行動;二是準備好必要的應變方案,當不測事變發生時得以應付裕如。三是留有餘地,如作戰方案中要有預備隊,機器設計中要有安全閥、旁通閥等。風險型決策要盡可能有防止不測的保險手段。萬一失敗,可把損失減少到最小限度。四是盡可能通過試點實驗,取得經驗再施行,以便化險為夷,使風險型決策轉化為確定型決策。

對於把握小的非確定型決策,應考慮的原則,一是“摸著石頭過河”,決定問題不要太匆忙,步子不要太快。切忌剛愎自用,輕率莽撞。二是多方案並進,通過試驗,哪一個方案妥當,就選擇哪一個方案。三是密切注視決策實施情況,及時進行信息反饋。如果發現失誤,就迅速采取措施或另選方案進行糾正。否則,失誤了還僵化不變,就會遭致更大的損失。

對於麵對競爭對手的決策,應注意的是,一要知彼知己,孫子曰:“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充分了解自己,以揚長避短,充分了解競爭對手,可抑其長攻其短。二要出奇製勝,但奇策貴在“奇”字上,不能重複使用,“空城計”雖妙,第二次就不靈了。三要靈活變換對策,誰占先一步,誰就取得了主動權。2300年前,田忌與齊威王賽馬,最後取得2:1的勝利,就是因為變換了比賽的對策。田忌先是以“上、中、下”馬分別與齊威王的“上、中、下”馬比賽,田忌輸給了齊王。後來兵家孫臏為田忌謀劃,以田忌的“下、上、中”馬分別與齊威王的對“上、中、下”馬比賽,結果三賽兩勝,贏得了齊王千兩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