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熱情聽取其他領導成員的意見。在一個單位,除了主要領導者外,其他領導成員分別負責某一方麵的工作。在確定目標、擬定方案、選擇方案時,他們能夠從不同角度思考並提出意見。這樣可使最後決定的方案能夠統籌兼顧,周密完備。
(七)優化心理,排除幹擾
要提高決策水平,領導者除了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哲學素養和豐富的知識、經驗外,還應不斷優化自己的心理素質。領導者在決策過程中的心理一般有以下三種:
1.果斷型 這種人有魄力,表現在對信息的吸收、消化,對知識經驗的綜合運用,對未來的估計、推測,對處理問題的對策和結論性的意見,都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果斷與草率、魯莽不同,前者是理智行為,後者則是頭腦一時興奮,還未看清事物的本質,沒認真考慮其行為的後果。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有許多良機稍縱即逝。果斷型決策者常常能捕捉這種良機,因而能取得突出的成績。
2.頑強型 決策者能保持其決策的堅定性,對決策的實施具有韌性。他們能正確地判斷情況,善於駕馭複雜的環境;一時的幹擾挫折,不會使他退卻動搖。事業的成功,往往在“堅持一下”的決心之中。其不足是思路特點往往出現單徑趨向,缺乏必要的機動性,回旋餘地較小。
3.多慮型 決策者具有深思熟慮的特征和沉著穩健的風格,表現為“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並是有層次地一浪高一浪,一環套一環,最後才形成正確的決策。這種決策者善於打破常規性思路,朝著大家不敢想的地方去想。這樣,往往能達到“柳暗花明”的佳境。其缺點是由於考慮過多會出現優柔寡斷,猶豫不決的情況。
一個有效的領導者除了善於吸收上述三種心理的長處外,何善心同誌認為,要努力、自覺、主動地排除下列幹擾決策優化心理的影響。1.保守心理。其特點是因循守舊,墨守成規,“怕”字當頭,“穩”字開路,滿足現狀,不求進步,反對變革。2.求全心理。其特點是要求任何方案、任何決策都必須十全十美。這種追求絕對優化的決策,是難以做到的。由於追求“十全十美”而優柔寡斷、舉棋不定,結果是坐失良機。3.虛榮心理。虛榮心實質是一種扭曲了的自尊心,他們往往缺乏自知之明,為了維護個人的名譽地位而不顧主客觀條件,訂高指標,隻顧眼前的局部利益,甚至吹牛皮放大炮,弄虛作假,欺上瞞下,最終招致決策的重大失誤。4.獨斷心理。其特點是自以為是、固執己見,傲慢專橫,家長作風一言堂,排斥科學決策和群體優化決策,聽不進任何人的正確意見,總是毫無理由拒絕考慮別人的建議。5.逆反心理。有這種心理的人,或者感情上與別人不和,總是對著幹;或者過於好勝,不從實際出發,思想浮躁、偏激,總是對別人的方案吹毛求疵,非要大大超過對方不可。或者預先在思想上就有了“定勢”,結果,別人提什麼好的建議也容易當作耳旁風。6.從眾心理。有這種心理的人屈從於公眾輿論或多數人的意見,或對權威的盲目崇拜,他們依賴性強而獨立性、自覺性差,更談不到創新性。7,自我辯解心理。有些人在選擇方案,采取行動之前,一般比較謙虛理智,能聽取不同的意見,一旦作出了決定,其心理、態度就發生了奇妙的變化。他們變得隻樂意聽取讚成的意見,而不願意再聽反對的意見。即使許多意見確實有道理,確切證明自己認定的方案有缺陷、有失誤,但他們還是極力尋找對自己支持的意見,極力為自己辯解。這種心理嚴重妨礙決策方案的修正和完善。
領導者對上述不健康的心理,克服得越徹底,就越有助於決策的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