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富於創新 銳意進取(3)(2 / 3)

見變而變,非變不可之變,像小“駱駝”式的快變,還不一定是高著,有時可能處於被動。見微知著,變於欲變未變之時,才算主動。長於應變的領導者和企業家,皆具有敏捷的才思,銳利的眼光,善於從紛紜混雜的外部環境變化中抓準時機,應運而變。這樣的“應變”,是“應”潛在的、漸顯的、未來的變化而變,它出人意外,快如迅雷,可使人耳目為之一新,並取得可喜的效果。

善變。古代兵書上說:“用兵貴變,勝不可一”。領導者和企業家應以善於多變取勝。在企業界流行著一些這樣的口號:“人無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優,人優我廉,人廉我轉”。“人無我有”,即力求搞出一些別人想不到、幹不了或來不及生產的新產品來,以新取勝;“人有我多”,當發現別人剛有時,自己要加速生產,大批量銷售,盡快擴大市場占有率,力求多多超過別人;“人多我優”,當別人也批量生產這種產品時,則要下功夫提高產品質量,以信譽爭取用戶,“人優我廉”,當別人的這種產品也達到這個水平時,則要通過內部挖掘潛力,減少產品成本,隨之降低價格,以增強產品的競爭力;“人廉我轉”,當別人也能生產這種物美價廉的產品時,則要立即轉產別的新產品。這樣的“變”,是越變越好,越變企業越興旺。

據報載,美國“福特”和“通用”是美國最大的兩家汽車公司,每當“通用”的新車型上市,“福特”就立即買來,在十天之內解體,對其零件逐個清洗、稱重,按功能排列在固定展覽板上,然後與自己的產品作對照,分別進行工藝、成本分析,從中找出超過對方的對策。“福特”是應“通用”之後的變化,但它的行動不僅快,而且目的是變得比“通用”更好。

自變。市場上的商品競爭如同下棋,在走任何一步“棋”的時候,力求看準下一步“棋”,並想好後幾步“棋”,以及在走這幾步“棋”時可能出現的種種意外和應變措施,以爭取主動。《兵經百篇》有一段精辟的論述:“我可以此製人,即思人可以此製我,而設一防。我可以此防人之製,人即可以此防我之製,而思一破人之防。我破彼防,彼破我防,而又設一破彼之破……。”這段意思是:我能用一種辦法製服敵人,敵人也會用同一方法來對付我;需另備一法防人;我能用一種辦法防備敵人的製服,敵人也可以用同一辦法來防備我的製服,需另備一法打破其防;我要突破敵人的防禦,敵人也要突破我的防禦,就應再想出新辦法去粉碎敵人破壞我的辦法。這段話的基本精神是:敵、我雙方作戰對策是相互作用的,“我變”必導致“敵變”,“敵變”又促進了“我變”;從“我變”中推知“敵變”,進而可以把握“敵變”。在市場競爭中,人、我雙方也是這樣相互作用、彼此促進的。顯然,從“我變”中推知、把握“人變”,比單純地應“人變”之變更為主動。從“我變”推知“人變”,可以積極地以新的“我變”替代既有的“我變”,從而勝於即將或正在形成的“人變”。

民族英雄嶽飛說:“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有效的領導者麵對錯綜複雜又千變萬化的客觀形勢,要妥善地處理問題和進行科學地決策,應悉心體察,獨立思考和創造,逐漸煉就成自己獨特善於應變的藝術。

七、創造力高低的鑒測

優秀的創造型人才和創造型領導者,在氣質、動機、情緒、習慣、態度、觀念以及才能等方麵,差不多都具有一係列特質。王健剛與陳天生在他們各自著作裏都列出了創造型人才的如下13條特征,可供領導者檢驗、衡量自己這些特征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