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創新的真義(1)(3 / 3)

很快,新聞傳開了。不少城市人爭相湧入這個小村,為的是體會另一種生活方式。

隨著觀光人數的增加,丹波村的收入大大增加。他們蓋起了漂亮的餐廳、旅館,公路也鋪好了,汽車可以直達村前。然而,來旅遊的人反而日漸減少。因為這裏曾經吸引人的是極不方便的原始生活方式,而現在卻什麼都有了,與城市沒什麼兩樣,城市人還來這裏幹什麼呢?

然而,出售“原始”已經使丹波人走向現代,改變了落後麵貌。

第一個想到某個方法的人,是創新,但是永遠沒有永恒的創新。“原始”一旦不複存在,那“創新”也就是一句空話了。

然而,喚起消費者的需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唯有創新能贏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郭光華

常新則靈

1991年初,海灣戰爭舉世矚目,其影響波及全球,英國航空公司也取消了許多航班,生意大跌。戰爭結束後,公司為刺激消費,吸引遊客重返歐洲,推出一個免費搭乘航班的促銷活動。為此,英國航空公司準備了幾千張目的地為歐洲部分城市的免費機票,凡向英國航空公司提出申請的人,均有機會獲得。結果,有超過150萬的人參加了這次活動,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

這次耗資不菲的活動搞得非常成功。可這種做法對於那些實力並不雄厚的企業來說,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那麼,有沒有花費不大、效果卻很好的宣傳手法呢?

答案是肯定的。年初,台灣有一家珠寶公司擬推出一種適合上班族的雙環鑽石戒指。為此,該公司搞了一個“灰姑娘試穿水晶鞋”的新版本,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麵的雙環鑽戒試戴活動,凡年滿18歲的女性,能順利戴上鑽戒且在美感評選中名列前三名者,均可成為試戴鑽戒的主人。消息傳出,女士們紛紛前往一試,該公司門庭若市。

廣告想要吸引人們的注意力,關鍵是要創新,花費巨資不一定能收到你想要的結果。隻要有新意,出其不意同樣可以製勝。

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

——江澤民

靈機一動

有人說,美國實業界鼎鼎大名的愛克爾先生創辦著名的山毛櫸食品公司是出於他的“靈機一動”。

一天,他在紐約街上散步,看見一家小店將鹹肉切成薄片,裝在兩磅裝的紙盒裏出售,生意十分興隆。愛克爾想:這確是個好主意,隻可惜兩磅裝的鹹肉片還是太多了些,如果把它改成1磅裝出售,生意一定會更好。

他依計行事,把肉片切得更薄更均勻,以1磅裝送到市場,購買者果然踴躍。山毛櫸食品公司加工的食品不久就聞名全美,甚至全世界。實際上,愛克爾先生的“靈機一動”,來自他對小事情的觀察與思索。

許多人不屑一顧的小事情中往往隱藏著成功的因素,這全靠多一個心眼去發掘。美國著名鐵路工程師海立門先生就是這樣一個人。

一次,海立門偶然發現,鐵軌上的每個螺絲釘都有一截露在外麵,便問同事是怎麼回事。同事回答:“因為螺絲釘就這麼長。”

“可為什麼非要這樣長呢?白白露了一截在外麵。”

“這些螺絲釘一向都是這樣製造的。”

海立門沉默了一會兒,再問:

“1英裏鐵軌要用多少個螺絲釘?”

“約3000個。”

海立門吃驚地說:“太平洋鐵路公司和南太平洋鐵路公司共有路軌1.8萬英裏,所需螺絲釘約5000萬個。就算每個多用鐵50克,豈非浪費了2500噸鐵?”

後來海立門改造了螺絲釘,果然節省了不少費用。

節省,也可以創造出新的東西來。因為想要節省的人,他的心裏是在想著怎樣更合理地利用現有的資源。

……應該在青年人身上培養那種有益於公共福利的品質和能力。由一個沒有個人獨創性和個人目標的標準化的個人所組成的社會,將是毫無發展可能的、可憐的社會。

——愛因斯坦

乘虛而入

如今在中東的家用電器市場上,日本人獨占鼇頭。但在20年前,隻有在雜貨攤上才能找到一些日本產的晶體管收音機。

1973年,佐藤泰雄受日本富士通公司指派,到中東地區推銷空調器。當時中東的空調器市場被美國貨獨領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