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莫善於誠。
——荀子
三國時期,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攻打曹操。蜀國的軍師諸葛亮和東吳的都督周瑜經常在一塊兒商量軍情。
可是,東吳的都督周瑜心地狹窄,不能容忍諸葛亮比自己高明,認為諸葛亮日後一定是東吳的大禍害,就想設計害死他。
有一天,周瑜請諸葛亮前來議事。他請諸葛亮在10天之內造出10萬枝箭,諸葛亮說隻需3天。果然,諸葛亮神機妙算,算出3天後必有大霧,不但用“草船借箭”的方法從曹操那裏得到了箭,還估計出一共得箭多少枝。
諸葛亮輕搖羽扇瀟灑地對魯肅說:“你有所不知啊,我方才靜聽艙外箭雨之聲,心中默數,算來此次曹賊所贈之箭應有125111枝!”
魯肅聽得張口結舌,心中暗想:這人莫非神仙下凡?
不一會兒,小卒進來稟報,共得箭125100枝。
魯肅頓時大驚失色,諸葛亮雖多算了11枝箭,但預算能精確到百位,卻也非凡人可以企及的。魯肅正要恭維一番,卻見諸葛亮麵色凝重,便不敢出聲,想來他是為誤差11枝箭而懊惱。
諸葛亮嚴肅地對小卒說:“你們仔細清點了嗎?”
在小卒眼裏,諸葛亮就是神仙,見他臉色難看,嚇得撲通跪下:“回稟先生確定細細清點了,不敢有分毫差錯。”
魯肅嚴厲地對小卒喝道:“再去重新清點,檢查一下船舷等處有沒有查漏之箭。有錯漏者軍法從事!”
小卒應聲下去了。
魯肅誠懇地對諸葛亮說:“12萬多枝箭,先生隻漏數了11枝,我已經很佩服。偶有一兩枝沒有戳穩的箭落入水中也是難免的。先生何必這麼嚴格地要求自己呢?”
小卒再次來稟報,經過核實,仍舊隻有125100枝箭。
諸葛亮看著小卒的背影,長歎一聲,坐倒在艙板上,神色很難看,好久沒有說話。快到東吳水寨時,諸葛亮像突然想起了什麼似的,對著魯肅深深地鞠了一個大躬。
魯肅連忙起身還禮,說:“先生為什麼對我行這麼大的禮啊?”
諸葛亮說:“我有一事相求,聽聲數箭一事,請代為保密,不要外傳,我感激不盡。”
魯肅說:“先生真是個誠實的人啊!僅數差11枝箭,在一般人看來已經是神仙一樣高明了,您卻為這件事感到慚愧,魯肅佩服先生的為人,替先生保密就是。”
魯肅果然是誠信君子,聽聲數箭的事從未對任何人講過。因此,曆史上隻有“草船借箭”而沒有“聽聲數箭”的記錄。
世間任何領域,修為高深的人所達到的境界是一樣的,那便是襟懷坦蕩,真誠守信。魯肅在《三國演義》中有“忠厚長者”之稱,魯肅的守信才免除了周瑜對諸葛亮的過分嫉妒,使得諸葛亮免除滅頂之災。守信不僅僅能使人博得好名聲,它還能救人於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