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以立誌,信以守身,信以處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當必有誠。
——潘序倫
三國時期蜀國的國君劉備死後,許多原來歸屬國少數民族部落都發動了叛亂,奪取了蜀國很多的土地。225年初春,諸葛亮率領大軍出發,去平息叛亂。
臨走的時候,馬謖對諸葛亮說:“南方的少數民族依仗地形險要,離都城又遠,早就不服管了。即使我們用大軍把他們征服了,以後還是要鬧事的。用兵的辦法,主要在於攻心,丞相這次南征,隻有叫南人心服,才能夠長久安寧。”
馬謖的話,正合諸葛亮的心意。諸葛亮不禁連連點頭說:“正是此意,正是此意。”
到了南方,諸葛亮打聽到孟獲不但打仗勇猛,而且在南方中部地區各族中很有威望,就決心把孟獲爭取過來,於是下了一道命令:“隻許活捉孟獲,不能傷害他。”
諸葛亮善於用計謀,蜀軍和孟獲軍隊交鋒的時候,蜀軍故意敗退下來。孟獲仗著他人多,一股勁兒追了過去,很快就中了蜀兵的埋伏。南兵被打得四處逃散,孟獲本人就被活捉了。
孟獲被押到大營,心裏想:這回一定沒有活路了。沒想到進了大營,諸葛亮立刻叫人給他鬆了綁,好言好語勸說他歸降。但是孟獲不服氣,說:“我自己不小心中了你的計,怎麼能叫人心服?”
諸葛亮也不勉強他,陪著他一起騎著馬在大營外兜了一圈,看看蜀軍的營壘和陣容。然後又問孟獲:“您看我們的人馬怎麼樣?”
孟獲傲慢地說:“以前我沒弄清楚你們的虛實,所以敗了。今天承蒙您給我看了你們的陣勢,我看也不過如此。像這樣的陣勢,要打贏你們也不難。”
諸葛亮爽朗地笑了起來,說:“既然這樣,咱們來個約定,如果我能抓到你七次,你就歸順蜀國,怎麼樣?”
孟獲不以為然地答應了。
孟獲被釋放以後,回到自己的部落,重整旗鼓,又一次進攻蜀軍。由於他本是一個有勇無謀的人,哪裏是諸葛亮的對手,第二次又被活捉了。諸葛亮二話沒說就把孟獲放了回去。
像這樣又放又捉,一直把孟獲捉了七次。
到了孟獲第七次被捉的時候,諸葛亮還要再放。孟獲卻不願意走了。他流著眼淚說:“丞相七擒孟獲,信守諾言,說到做到,待我可以說是仁至義盡了。我打心底裏佩服,哪裏能不遵守當初的約定呢?從今以後,不敢再反了。”
孟獲回去以後,還說服其他部落全部投降,重新歸順蜀國。
能讓別人相信你的,隻有你優秀的品質。做人要誠信,即使是對待自己的敵人,也要信守自己的諾言。因為我們不知道今天的敵人在明天會不會是我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