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激發手下的士氣
【原文】故殺敵者,怒也。
【大意】要使士卒勇敢殺敵,就要激起他們對敵人的仇恨。
“怒兵殺敵”是孫子在《作戰篇》中提出的重要戰前動員原則。在進行戰爭時,如果參加戰鬥者貪生怕死,見到敵人不能產生殺氣,顯然這樣的軍隊是沒有戰鬥力的。因此,英明的將帥要使用各種有效的方法,搞好宣傳鼓動和教育工作,用以激發起參戰者的憤怒情緒,形成高昂的士氣。這樣才能使大家同仇敵愾,奮勇殺敵。
“怒兵殺敵”策略實際上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激將法”,對現代企業的領導者來說,它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勵員工的奮發進取精神。因此,在某些時刻,你很有必要人為的製造出某種特定氣氛,運用“激將法”激發員工的士氣。艾爾?史密斯任美國紐約州州長時,紐約州的星星監獄十分難管,獄中經常發生鬥毆、騷亂,幾任監獄長都被迫辭職或被撤職。史密斯上任後,就想找一位能幹的人來管理這所監獄。這是一件很棘手的事,因為實在沒人願幹這種苦差事。
經過調查了解,史密斯請來了一位叫劉易斯的人。此人性格剛毅,意誌堅強,身材高大,體格強壯,看來隻有他能鎮得住監獄裏的這幫犯人。
“讓你當星星監獄長,你覺得怎麼樣?”劉易斯來後,史密斯問道。
劉易斯當然也知道這所監獄十分難管,做獄長的總沒好結果。但這是一個全國聞名的大監獄,能做它的獄長關係到一個人的榮譽,自己能行嗎?
史密斯發現劉易斯猶豫不決,便微笑著說:“年輕人,看起來,你有點怕了。對你的畏懼心理我能理解,因為那是一個困難而危險的位置,需要一個意誌堅強的男子漢才能勝任!”
劉易斯想:如果不接受,無異於承認自己是一個膽小鬼!他一下子激動起來,立即決定留下來任職。
他終於成了星星監獄曆史上最有名氣的獄長。
這個例子雖然不是企業實例,但道理卻基本一樣,隻要企業領導者能掌握其中的技巧,那麼你就不必擔心你的員工會沒有士氣。
10.視“員工”如子
【原文】“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
【大意】將帥對士卒能像對待嬰兒一樣體貼,士卒就可以跟隨將帥赴湯蹈火;將帥對士卒能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士卒就能夠與將帥同生共死。
愛兵如子,向來是兵家所推崇的將帥重要的素質和品德。因為在生死於一瞬間的戰場上,隻有親密如父子的官兵關係,才能充分調動廣大士兵的積極性,激勵大家同生共死,同仇敵愾,努力奪取戰爭的勝利。但是,對士兵的鍾愛必須有個“度”,即有一定的節製。如果過度厚待他們而不去指揮他們,過度溺愛他們而不去教育他們,那麼士兵就可能因為自覺性不高而經常違犯軍紀,在戰場上也可能貪生怕死,不能勇敢殺敵,無法完成戰鬥任務。因此,“視卒如子”的核心是將帥在治軍過程中,愛兵而不驕兵,愛兵的目的是為了奪取戰爭的勝利。
戰國時的吳起治軍,以愛惜士卒、與士卒共患難而聞名。魏文侯命令吳起統率大軍攻伐秦國。西征之中,吳起與普通士兵一樣,背著糧袋,徒步行走,而把戰馬讓與體弱的士卒騎。吃飯時候,吳起也不吃“小灶”,而是與士兵們坐在一起,圍著大鍋,喝大碗湯、吃大碗飯,有說有笑,儼然一名小卒。睡覺的時候,吳起還是與士兵們滾在一起,以天為被,以地為席。士卒們深受感動,打起仗來,都願意為吳起出死力。
當時在吳起的部隊裏有一名士兵的背上生了個大疽(一種皮膚腫脹堅硬而皮色不變的毒瘡),由於軍隊正在行軍,一時找不到良醫好藥進行治療,吳起就親自為士兵把疽中的濃汁用嘴吸出來,為這位士兵治好了病。這名士兵的母親聞訊後,竟放聲大哭。鄰居大惑不解,說:“吳將軍為你兒子吸毒治疽,你不感謝吳將軍,卻哭泣不止,這是為什麼?”這位母親回答道:“不是我不感謝吳將軍,我是想起了我的丈夫啊!我丈夫以前也在吳將軍手下當兵,也曾長了背疽,是吳將軍為他吸出毒汁治好病的。丈夫感激吳起,打起仗來不要命,終於戰死沙場。我兒子一定也會對吳將軍感恩不盡,恐怕兒子的性命也不會長久了。”說完,又哭了起來。由此也可見吳起“視卒如子”謀略的激勵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