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攻心為上——孫子談現代商家如何贏得顧客信任(1)(1 / 3)

《孫子兵法》在“謀攻篇”中指出,打仗的最高境界是用謀略戰勝敵人,使用攻心戰術,使敵屈服,而不是直接與敵人交鋒。如“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在商戰中,除了挖空心思與對手競爭,還不應忘了要“俘虜”顧客,當然這兩者是統一的,但顧客是最終的決定因素,贏得了顧客的信任就等於是贏得了商戰的勝利,而對待客戶的最好韜略就是“攻心為上”。

1.了解顧客的心理需求

【原文】“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則軍士惑矣;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軍士疑矣。三軍既惑且疑,則諸侯之難至矣。是謂亂軍勝。”

【大意】不了解軍隊的內部事物而幹預軍隊的行政,就會使將士迷惑;不懂得軍事上的權宜機變而去幹涉軍隊的指揮,就會使得將士產生疑慮。軍隊既迷惑又心寸疑慮,那麼諸侯國乘機進犯的災難也就隨之降臨了。這叫做自亂其軍,自取滅亡。

孫子在論述君主與軍隊的關係時指出君主一旦胡亂敢於軍事,那就很可能讓士兵產生疑惑,導致危險。同樣,一個企業的產品要讓消費者相信,也應該與大眾的消費心理相對應,隻有最大限度滿足顧客的消費需求,企業的產品才會有競爭力。

而要滿足顧客的消費需求,你首先就得了解了顧客的心理需求,這樣你才可能使自己的產品讓顧客滿意,也才可能讓顧客相信你。

一種產品,如果不能符合顧客的心理需求,那就意味著你是瞎打誤撞,盲目經營。事實上,凡是能取得成就的企業管理者都是最高明的心理醫生,他們能很好了解顧客的心理需求,滿足顧客的心理需求,那麼顧客到底有哪些心理需求呢?

(1)追求物美價廉的心理

在實際的消費活動中,顧客都希望用最少的付出換取最大的效用,獲得更多的使用價值。追求物美價廉是最常見的消費心理。顧客在消費活動中,對商品的價格的反應最為敏感,在同類以及同質量的商品中,顧客總會優先考慮價格較低的商品。

(2)耐用的心理

這種心理需求講究消費行為的實際效果,著重於消費品對消費者的實用價值。人們需要吃、喝、穿、住等,實際上絕大部分人是將其大部分精力放在獲取這些基本必需品上。購買行為也是為了滿足這些實際的需要,消費者自然就要追求其實用價值。

(3)安全的心理

所謂安全心理包含兩層意思:一是獲取安全,二是避免不安全。消費者購買消費品後,要求消費品在被消費過程中,不會給消費者本人和家人的生命安全或身心健康帶來危害。人們之所以要購買社會保險、醫療保險或把錢存入銀行,是因為他們想年邁和困難時得到安全。人們所以要購買消防裝置和防盜門鎖,是因為害怕缺少這些東西可能會帶來惡果,為了安全,寧願在這方麵投資。這種安全心理在家用電器、藥品、衛生保健用品等方麵的消費選擇上表現得較為突出。

(4)方便的心理

這種心理需求的特點是,把方便與否作為選擇消費品的第一標準,以求盡可能在消費活動中最大限度地節省時間。在這種心理狀態下,人們追求購買各種能給家庭生活和工作環境帶來方便的東西。洗衣機、吸塵器、自動洗碗機、飲料、半成品食物等,就滿足了人們這種消費心理。

(5)求新的心理

“喜新厭舊”是顧客的一種基本心理,在我們的生活消費中,某些新穎、先進的日用品,即使價格高一些,使用價值並不太大,人們也願意購買。而陳舊、落後的消費品,即使價格低廉,也會無人問津。這種求新的欲望,年輕人比老年人更強烈。

(6)求美的心理

美的東西一旦撞擊到我們的神經和情感,就會使我們產生強烈的滿足和快樂。美對人類來說,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隨著人們審美趣味的不斷提高,對產品的求美心理也會越來越明顯和強烈。

(7)自尊和表現自我的心理

人人都有自尊心,顧客當然也不例外,而且更為看重。特別是生存性消費需要得到滿足後,顧客更期望自己的消費能得到社會的承認和其他消費者的尊重。不論怎樣,我們都有這種心理,喜歡聽好話,受人恭維,從而覺得自己有成就,並通過某種消費形式予以表現。

(8)追求“名牌”和仿效的心理

消費者對名牌產品有著強烈的追求欲望和信任感。他們總是認為買到名牌消費品才能保證使用期,提高消費效果。年輕的消費者更崇尚時髦,進而相互仿效。

(9)獵奇的心理

這種心理需求就好比是人們對古董的喜愛,講究是一個奇特。這在青少年中表現得比較突出。其心理因素主要有兩點:一是認為奇特本身就是一種美;二是為了引起人們的注意。

(10)獲取的心理

說句不太中聽的話,絕大多數人都有一種強烈的占有欲。人擁有了財產才算是踏上了尋求人生安全的康莊大道。精明的推銷員利用這種心理的做法,一般是通過產品的試用推銷產品。比如,一個買主已經試用了一台計算機或電子打字機一個多月,他就很難再舍得讓人搬走了。他的占有欲會變得十分強烈,堅決要求把東西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