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攻心為上——孫子談現代商家如何贏得顧客信任(3)(2 / 3)

另外,對顧客“退換”商品時的服務態度也影響著顧客對你的信任度。“退換”隻不過會給售貨員帶來點小麻煩,卻得到了顧客的信賴,這是很大的收獲,必定會有助於商品的銷售。

有一位男職員,年底到商店為單位買獎品,順便給小孩買了衣服,回家後才發現妻子也給小孩買了衣服,比他買的好看多了,第二天他到商店退貨,可是商店說什麼也不退,惹得這位男顧客很生氣,他對周圍的人說:“我再也不去那家服務不好的商店買東西了。”

有位古人,在商人“八訓”中曾經寫道:“當顧客買的東西不順心意來退貨時,應比賣貨時更客氣地對待。”這話頗有道理,因為常有的售貨員對買東西的顧客態度很好,一見退貨就不高興;再說顧客買了不稱心的東西心裏也不痛快,如果顧客退貨時,售貨員比賣貨時服務態度還好,顧客會感謝你,也定會提高公司的聲望,贏得顧客。

在商店裏常看到櫃台上邊掛著這樣的牌子:“削價商品概不退換”,這種告示完全是多餘的。如果這些商品因此都賣不出去又會怎樣呢?那不止是退回一部分的問題,而是全部成為滯銷品,變成沉重的負擔。應該鼓勵退貨,為了使買主買著放心,賣主賣著自信,商店應該做到保退保換。

什麼樣的能退,什麼樣的不能退,商店應有明確的規定。在賣出的商品中,用過的,開口開蓋的,弄髒的,就不能退換。售貨員在謝絕退換時,要和顏悅色,客客氣氣,講明理由。

售貨員在決定該不該退換時,首先應搞清楚顧客為什麼要退換。顧客要求退換一般有以下4種情況:

1.商品是殘次品或被弄髒用過的。這種情況責任顯然在店方,應給顧客賠禮道歉和退換,同時內部還應查明原因,以便改進工作。

2.買走後覺得不稱心,像尺寸不合適或顏色不隨心意。這種情況責任在顧客,怨他挑選商品時不細心,即使這樣,也不要責怪顧客,應痛痛快快地給退換。

3.售貨員介紹商品言過其實,強行推銷。這種情況責任在店方,商店應好好檢查一下指導思想和平時的經營方針,對職工進行優質服務教育。

4.顧客一時心血來潮不想要了,沒有充足的退換理由。這種情況,按理論應不予退換。但若沒有用過,不礙出售,還是痛痛快快退換為好。

良好的服務態度不僅能夠消除顧客的抱怨、增強顧客的滿足感,而且有助於建立良好的企業形象,鞏固與客戶的關係,讓顧客更加的相信你,從而贏得更多回頭客。

10.攻心為上,說到對方的心裏去

【原文】“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大意】不經交戰而能使敵人屈服,這才算是最高明的。

孫子這句話當然是無可辯駁,但是他又是憑什麼說不戰就能讓人家投降的呢?孫子雖然沒有在此給出直接答案,但我們卻不能猜出,那就是“攻心為上”,要不,他怎麼會在開篇就說“多算勝,少算不勝,更何況於無算乎”呢?

同樣的道理,要贏得客戶的信任,在交流之時就要把話說到客戶的心裏去,抓住客戶最關鍵的問題。

春秋時,齊大夫田常暗害了齊悼,被任為右相。但他依然十分擔心高、國、鮑、晏四大家族的威脅,一心想到削弱他們的勢力,以鞏固自己的權柄。他想出一個點子,建議剛剛繼位的齊簡公出兵伐魯,並推薦國書、高無平二大夫帶兵出征,企圖假手於魯殺害國、高。齊簡是田常扶立的,自然是言聽計從。國、高率領一千輛兵車,到了汶水邊上駐紮下來。那時正好孔子在歸國途中,對祖國處境寢食不安。他對仍然追隨自己但為數不多的幾個門生說:魯是我的祖墳所在,也是我的父母之邦,現在安全受到威脅,你們誰能幫我出點主意,救救魯國?

與戰國名家代表人物趙人公孫龍同名同姓的衛人公孫龍,也湊上來表示願替老師想想辦法。他的確很有才華,可是他在同學中年紀最小,當年隻有十三四歲,畢竟還是一個“乳臭未幹”的毛孩子。孔子笑一笑說,再過幾年,會有用你的時候。

孔子心目中認為公孫龍有個同鄉要是願意出麵,倒是頂合適的。所以子貢一報名,孔子立即會心同意了。其時子貢三十五歲,正是風華正茂之年。

齊國這次出兵攻魯,名義上是報複魯曾經站在吳國一邊攻打齊國。原來魯國的附庸邾子益是齊簡的姑爺,同魯哀姬將關係不好。魯哀於前488年攻邾,把邾子益抓走。齊悼為此大不高興,於前487年邀請吳王夫差共同伐魯。魯哀害怕,立即釋放邾子益,並向齊求和。齊候便派人通知吳王:齊魯言歸於好,吳王無勞遠征了。那時夫差剛剛征服了越王勾踐,正在尋機插手中原事務,哪肯隨意受人指使?魯候眼看有機可乘,派人厚賂夫差,相約出兵伐齊。前485年,吳魯聯軍打倒臨淄南郊。齊人埋怨齊悼惹事生非,自討苦吃,田常便借故用藥酒毒死齊悼,訃告吳魯求和。第二年田常遂以魯候欺人太甚,慫恿齊簡伐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