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養方式導致的心理問題。如下案例可窺見一斑:女兒4歲半的時候,媽媽為她買了一架鋼琴,原因是見到別人的孩子都學鋼琴,也想讓自己的孩子高雅起來,於是請了老師讓女兒學,其實孩子真正喜歡的是唱歌和跳舞。在媽媽的監督下,孩子每天堅持練習,但事與願違,不僅沒有培養出對鋼琴的興趣,反而增加了對鋼琴的厭惡感,媽媽隻是一廂情願地認為隻要時間長了就好了。一天上午,媽媽領著女兒過馬路,一輛小汽車疾駛而來,媽媽學著孩子的聲音說:“小汽車,快快駛過,別碰寶寶!”話剛說完,女兒便說:“汽車快來,把媽媽軋死吧!”媽媽頓時目瞪口呆,心裏難過極了,媽媽的頭腦一片空白,不明白小小的孩子為何如此恨媽媽。媽媽領著女兒跌跌撞撞地走回家,把女兒叫到身邊問她:“為什麼希望媽媽死掉?”孩子天真地說:“那樣我就不用練琴了!”我們看到:孩子本該天真活潑的臉上,有時卻滿是焦慮、恐懼、憂鬱、冷漠;他們本該健康向上,有時卻很孤獨、任性、逆反、自私。這一切向我們敲響了警鍾:有相當多的孩子存在著嚴重的心理問題。上麵的故事也證明了孩子的許多心理問題實際上是父母的問題。大多父母隻關注孩子的身體、學習,卻忽視了他們的心理發展。比如,有些父母隻知道一味逼孩子努力學習,卻不懂得讓他們放鬆;有些父母缺乏與孩子交流、溝通;有些父母沒能給孩子溫暖的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