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有些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還可以出現骶尾骨症狀、小腿水腫、肢體多汗等較為少見的症狀。
患者在經曆突然閃腰、扭傷或搬舉重物等誘發因素後,出現腰痛、下肢串麻、疼痛等一係列症狀時,就應從下麵幾個方麵去自我觀察和檢查,以判斷自己是否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症。
(1)在急性扭傷後,是否有跛行,如一手扶腰或患側下肢怕負重而呈一跳一跳的步態,或是喜歡身體前傾,而臀部凸向一側的姿態。
(2)腰椎是否因為試圖避免疼痛而向一側偏彎,偏彎後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疼痛。
(3)輕輕咳嗽一聲或數聲,嚐試腰痛症狀是否加重。這種嚐試不一定要刻意去做,在平時咳嗽、打噴嚏、大小便等增加腹壓的動作都有可能引起腰痛,因此,隻需在日常活動中稍加注意觀察即可。
(4)仰臥位休息後,如果疼痛仍不能緩解,可嚐試在側臥位、彎腰、屈髖、屈膝時疼痛症狀是否緩解。
(5)俯臥位,自行或旁人用手輕輕觸後腰部腰椎正中及兩側,檢查是否有明確的壓痛。
(6)仰臥位,然後坐起,觀察患側下肢是否可因疼痛而使膝關節屈曲。
(7)仰臥位,患側膝關節伸直,並將患肢抬高,觀察是否因疼痛而使其高度受到限製。
上麵介紹的幾種自我檢查方法,患者可選擇幾項進行。一般如有幾項符合都應懷疑有腰椎間盤突出的可能。不過真正確診,尚需請醫生進一步檢查證實。
五、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非手術療法
目前用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非手術療法多種多樣。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臥床休息:臥床休息是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可以采用的一種十分簡單,但又較為有效的措施,臥床休息是非手術療法的基礎。
(2)牽引療法:牽引療法是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常用療法之一。牽引療法曆史悠久,目前牽引療法的方法已獲得很大的發展。
(3)腰圍和支持帶:腰圍及支持帶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主要目的是製動,可使受損的腰椎間盤獲得局部充分休息,為患者機體恢複創造良好的條件。
(4)推拿療法:推拿療法是祖國醫學的組成部分,具有方法簡便,舒適有效,並發症少等優點,已被作為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綜合療法之一。
(5)針灸療法:針灸療法包括體針療法、耳針療法、電針療法、刺血拔罐法、手針療法、刮痧療法等。針灸療法用於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具有療效好,不需特殊設備,易於掌握等優點。
(6)封閉療法:封閉療法是一種快速而有效的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方法。由於它安全可靠、操作簡便,療效肯定,所以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較好的一種非手術療法。它包括痛點封閉療法、硬膜外腔封閉療法、椎間孔神經根封閉等方法。
(7)中西藥物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藥物治療一般僅作為一種以緩解症狀為主要目的的輔助性治療手段。
(8)其他:如物理療法、氣功、醫療體育等療法。
六、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體育療法
(1)旋轉複位手法:主要是利用軀體的杠杆作用,使腰椎旋轉及屈曲,充分發揮旋轉牽引力的作用,使鬆弛的韌帶緊張,予突出物一擠壓力,並使椎間盤恢複高度,髓核腔隙加大、壓力減低,將突出物完全或部分吸回,從而達到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目的。
(2)牽拉纏腰複位法:這一方法拉力穩妥,人為損傷小,患者痛苦少,且不需特殊設備,簡便易行,療效較好,比較適用於基層醫療單位。
(3)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踩蹺法:醫生應用自身的重力,雙腳施用不同的術勢,著力於施治部位的踩踏,稱為踩蹺法。踩蹺法是推拿療法中一種獨特的治療術式,也可用於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可達到與手法治療相似的效果。
(4)醫療體育法:它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又一重要手段。所謂醫療體育,就是利用機體自身各種機能,結合體育活動和自然因素來治療疾病和創傷,促進機體康複,恢複勞動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醫療活動。醫療體育的最大特點就是病人自我積極主動地參與治療過程。
七、腰椎間盤突出症可進行刮痧治療
刮痧療法是以中醫髒腑經絡學說為理論指導,眾采針灸、按摩、點穴、拔罐等中醫非藥物療法之所長,所用工具是水牛角為材料製作的刮痧板,對人體具有活血化瘀、調整陰陽、舒筋通絡、緩解疼痛、排除毒素等作用,是一種既可保健又可治療的自然療法。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患者有緩解症狀,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八、腰椎間盤突出症麻醉下推拿手法
傳統推拿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療效已基本肯定。
可是一般的推拿治療所需要的療程較長,每次推拿僅能短暫緩解,要想獲得穩定的效果,需要進行多次推拿治療,有時為了鞏固療效,甚至要進行數十次推拿治療。我國醫務工作者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結合西醫手段,開展了麻醉下推拿手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麻醉分別采用針麻、耳針麻醉、局麻、腰麻、硬膜外麻醉、靜脈麻醉等方法,使患者在麻醉狀態下痛覺消失,肌肉充分鬆弛,有利於推拿時腰和下肢的關節活動度增大,推拿力量容易達到病變部位,這樣隻要施行1次手法,就可獲得較好療效。其中最常用的麻醉方法有靜脈麻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幾種。靜脈麻醉一般采用硫噴妥鈉、度冷丁、氯化琥珀膽堿等去極化類肌鬆藥。硬膜外麻醉一般采用硬膜外注入2%利多卡因100毫克,加地塞米鬆10毫克,加0.9%氯化鈉液3毫升。